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兴趣,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学习,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沟通、合作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真正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学会"变为"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优化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由此可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很重要。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新课改下,小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众多数学教师一直探讨的话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激发了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去积极、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教学之目的.只要教师在教学时避免照本宣科,挖掘其中的可参与因素,将学生学习内容赋予感情色彩,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以下谈谈我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习的主体性,使其在英语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在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激发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分别从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模式的转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活跃课堂氛围四个方面,对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小军 《考试周刊》2013,(77):67-67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潘英梅 《考试周刊》2014,(75):55-55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并且集中精力学习和探索。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探析,希望能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爱恩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小学数学大纲提出: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数学一旦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而自觉地学好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我们数学老师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呢?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赵丕锋 《师道》2009,(5):26-26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一、重视导入环节鼓励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12.
钟玉林 《考试周刊》2013,(51):46-46
在课堂中,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问题意识,为进一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深化素质教育,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方向的转变,熟悉并对语文课本产生较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创设比较特别的情境,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新鲜事物的愿望。本文对如何构建情境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那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本人认为:激发兴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以情激趣。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情绪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敢想、敢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职校教师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新形势下,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方雷来 《考试周刊》2011,(70):96-97
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是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培养体系中更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数学教育的灵魂所在。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初中数学的教育现状,之后对初中数学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通过分析,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主动学习意识与能力培养的主要思路,包括:深挖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数学思想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塑造学生主动学习意识;适时地开展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意识的形成和参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刘莹 《成才之路》2012,(18):24-2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四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改革教学课堂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做好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设计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实施分层教学,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初中生的必修科目之一,许多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思考能力要求较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占据了课堂的主动性,学生的数学思维紧紧地围绕着教师的思路展开,学生缺乏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的机会,这使得许多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果欠佳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中部分思考、探究的时间交给学生去完成,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温培珠 《考试周刊》2014,(15):73-73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提倡师生平等,给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