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本研究中制备了一系列Cu-Cr-Mo-RE/SiO2和Cu-RE/SiO2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在Cu/SiO2催化剂中,引进Cr、Mo和稀土氧化物后能显著延长催化剂寿命。这一结果并用XPS光谱对催化剂表面及用TG对催化剂抗结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为:Cu-Cr-Mo-RE/SiO2和Cu-RE/SiO2催化剂的负荷比Cu/SiO2催化剂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四对靶溅射的方法制备了Mo/Al光学多层膜,通过X射线小角度掠射法(LAXD)、断面高分辨透射电镜(HREM)以及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薄膜在在制备态及不同的退火温度下微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制备态下,Mo和Al都为多晶结构,界面的混合层厚度与生长顺序有关系,不对称.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多层膜呈现出周期延展,伴随峰增加.550℃以下,周期延展和出现了6级布拉格峰分别归结于晶粒的长大和退火增强了层间相关程度;550℃时,出现了Al-Mo非晶合金,有意思的是此时多层膜的界面粗糙度并没有增加,周期膨胀与450℃时候基本一致,仅层厚比发生了变化.而600℃时候,多层膜的周期结构则被完全破坏.  相似文献   

3.
采用XPS、UPS方法,研究了存在于Ni-ZrO2复合镀层中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质金属Ni与ZrO2微粒间并无新相形成,但在其界面确实存在轨道相互作用,且这种轨道相互作用是通过界面处Ni原子和Zr+3离子之间d轨道的相互搭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Cu-Cr—Mo/SiO2三元复合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和寿命。结果表明Cu-Cr—Mo/SiO2三元复合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靠,切实可行,各元素含量可以控制.在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加氢还原的反应中,本催化剂性能较现在工业上所采用的改性单铜催化剂有较大提高,一次寿命负荷超过单铜50%以上,最高达176%。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功率CO2激光器在20吨碳钢表面熔覆WC-TiC-SiC-Co,WC-TiC-SiC-Co,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熔覆层进行物相分析,并对熔覆层的硬度分布及耐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大功率激光束可在碳铜表面熔覆高硬合金,提高了金属材料表面镀和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流动吸附法制TiO2/γ-Al2O3复合载体,浸渍法担载一定量MoO3或CoO-MoO3.用XRD,LRS和TPR等技术考察了Mo或Co-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覆盖在γ-Al2O3上的TiO2能减弱MoO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改善M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促进MoO3的还原,适量CoO助剂的加入能促进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相似文献   

7.
提出在中子-质子角动量耦合空间,通过群链间二次幺正变换,构造核子同位旋-角动量耦合波函数,并由此计算因子化的亲态比系数(CFP).用该方法完成了j9/2的因子化CFP全部计算,在486DX2微机上,j=7/2用15s,j=9/2用12min,表明该方法比已有方法高效  相似文献   

8.
吴国建 《中学教研》2002,(3):38-40,F003,F004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和差化积公式  sinθ+sinψ=2sin θ+ψ/2 cos θ-ψ/2; sinθ-sinψ=2sin θ+ψ/2 sin θ-ψ/2; cosθ+cosψ=2cos θ+ψ/2 cos θ-ψ/2;cosθ-cosψ=-2sinθ+ψ/2 sin θ-ψ/2.台体的侧面积公式 S=1/2(C+C')l,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台体的体积公式 V台体=1/3(S'+√SS'+S)h其中S',S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表示高。  相似文献   

9.
制备了PVA(聚乙烯醇)/CMC(羧甲基纤维素)渗透汽化复合膜。研究了PVA/CMC用量比、交联剂用量、乙醇浓度、渗透汽化时间等因素对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发现PVA/CMC复合膜对85-98.3wt%乙醇溶液表现为水优先透过。在26.5°C和1atm下,90.8wt%乙醇溶液渗透汽化3小时、膜内乙醇浓度增至98.3wt%。达到了较好的醇/水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14C放射技术对1,5一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 SDS-PAGE不连续电泳凝胶技术对其蛋白亚基进行分离研究.结果发现:Rubisco的大亚基(LS)和小亚基(SS)在水稻叶片失绿过程中相对稳定,而其活性却有明显不同.说明 Rubisco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活性,除与自身的分子结构稳定性有关外,还与叶绿体中其他调节蛋白的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淀积a—SiNx/nc—Si/a—SiNx不对称双势垒存储结构.通过电容和电导测试研究结构的界面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ECVD方法制备的不对称存储结构的界面特性良好,其界面态密度为3×10^10cm^-2eV^-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试了硫化态的催化剂CoMo/(TiO2-Al2O3)及氨化态的Mo2N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硫化态催化剂CoMo/(TiO2-Al2O3)在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方面都优于Mo2N,而Mo2N在吡啶的加氢脱氮反应中显示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新型助洗剂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与应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中性水溶液介质中合成了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PAA-Na),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粘均分子量的影响,并测定了产品与其它助洗剂的抑制CaCO3析出的临界值.以扫描电镜SEM观察并证明了在PAA-Na存在下CaCO3晶体可产生缺陷.洗涤应用实验表明,所合成的PAA-Na助洗剂可部分替代三聚磷酸钠(STPP),在低磷洗衣粉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八羧基酞菁钴(Ⅱ)低聚物修饰电极(CoOCPc/GCE);循环伏安(CV)图表明它对氧的电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相比,在NaHCO3溶液中O2在CoOCPc/GC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240mV,且出现第二步还原特征,用旋转园环盘电极(RRDE)技术初步讨论了氧的电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议,对四种单细胞澡类细胞内含有的元素种类进行了分析,它们都含有K、Na、Ca、Mg、Al、P、S等元素。同时,使用了化学法分析了这些藻类的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糖醛酸等含量  相似文献   

16.
双DSP数字信号处理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两片TMS320C31芯片和两路A/D,D/A通道为核心,构成了一个方便有效的设计,调试DSP算法的实验环境,作为一个实验例子,在系统上实时实现了ITU-TG.728标准。  相似文献   

17.
学生386计算机的新配置程建新随着电脑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应用电脑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按照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关于中小学配置计算机的规范意见要求,普通中学应配置386SX/IM/1.2MB/VGA单显计算机。但学生按386SX的CPU配置,从目前...  相似文献   

18.
定义了半序集中网的序收敛,证明了在一个格中,对每一个o-离散的网X(Px,Qx)是一个闭间断,且每一个间断(A,B)对应一个o-离散的网X使得PxA’_及QxB*'.另外还证明了:(1)有限个半序集的乘积中网是按坐标o-收敛的,(2)半序集P中o-收敛的网在P的任一个收缩Q中也是o-收敛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可见光谱(VIS)及酶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铜锌超氧化歧化酶 (Cu_2Zn_2SOD)与精氨酸钴(Ⅱ)(Co(Arg)n)的直接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精氨酸钻(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溶液中原酶活性中心处的Zn(Ⅱ)离子可被外加的精氨酸钻(Ⅱ)部分诱导、交换出来,而溶液中外加的 Co(Arg)n中的 Co( Ⅱ)进入酶的活性中心,形成“Co-SOD”酶衍生物,并相应影响了酶的催化活性.与此同时,外加精氨酸钴(Ⅱ)的量、溶液pH值对此类相互作用进行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Ti/Al多层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与溅射气压的关系,采用对向靶直流磁控溅射法在0.5、2.0 Pa的溅射气压下制备了Ti/Al软X射线光学多层膜(Λ=9.25 nm,Г=0.3,N=20),并采用低角度X射线衍射、高角度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发现:低溅射气压(0.5 Pa)下制备的多层膜具有相对高质量、有序的结晶层,导致了相对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热稳定性好;高溅射气压(2.0 Pa)下制备的多层膜周期性结构相对较差,晶向较为无序,表面粗糙度较大,结构热稳定性差.可见,Ti/Al多层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是溅射气压的函数,低溅射气压下制备的多层膜会获得更好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