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世居高原的云南省自行车运动员的高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原训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世居高原的运动员与平原运动员的高原训练有着不同的训练特点。本通过对云南自行车运动员在昆明的高原训练、“高高交叉”训练、“高低交叉”训练,以及下高原的时间间隔和下到平原参赛时的训练安排进行研究,为今后自行车运动员更好地进行高原训练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以自行车男、女运动员(年龄,14—18岁,训练年限2—4年)为对象,对业余自行车运动员常用的放松方式(分为专项放松组和完全放松组)进行分析。通过一些生化指标,了解不同的放松活动对消除运动员运动后乳酸的效果,来为自行车项目业余训练的放松这一问题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1.自行车运动员早期训练周期划分的规范化自行车运动员早期训练阶段的训练特点具有明显的启蒙性和全面性,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全面发展他们的体能和增进他们的健康,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并从中发现有培养前途的苗子。早期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特点,该阶段分为一般基础训练阶段和专项基础训练阶段。前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专项训练打好全面和一般身体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为  相似文献   

4.
选取18名辽宁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FMS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设计功能性动作纠正训练方法,最后分析8周纠正训练后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变化情况,旨在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和改善运动表现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纠正训练前FMS总分低于14分,存在损伤高风险;其中深蹲、肩部灵活性和躯干旋转稳定性三项测试得分偏低,躯干稳定俯卧撑得分最高。主要存在问题为踝关节背屈灵活性不足,下肢后侧肌肉紧张伸展性差,肩部灵活性差,多个维度上整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性一般。针对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测试结果制定功能性纠正训练方案,纠正训练干预后,公路自行车运动员FMS总分有显著提高,且得分高于14分,损伤风险降低;有效提高了运动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改善了运动员的动作质量,降低了运动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地自行车运动项目训练特征和客观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详细深入探讨心率在山地自行车训练监控中的应用对于山地自行车运动的科学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自行车训练水平不敌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国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也多为女子项目,以江永华、郭爽、宫金杰、钟天使等为代表,男子短距离项目难以成为国际自行车比赛的姣姣者。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我国自行车速度能力训练的现状,分析短距离自行车力量训练类型,讨论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训练的专项力量特征,最后探讨提升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训练速度能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算训练法在自行车短距离项目训练中能明显直观地表示出运动员完成训练强度情况,为教练员充分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身体状况和制定下一阶段的训练.,预测比赛成绩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测试了8名男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2个月冬训期间训练前、中、后血液中Hb、BUN、血睾酮和铁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月的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的HB和血睾酮均明显低于冬训前(P<0.05);BUN明显升高(P<0.05);铁蛋白明显下降(P<0.05)。冬训两个月后,除铁蛋白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表明训练负荷的安排是适宜的。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在奥运会实现了零的突破。但是,男子场地自行车训练水平依然很低,同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摸索场地自行车训练规律,为科学训练提供依据,本试验测试了8名男子自行车场地运动员冬训期间不同阶段Hb、BUN、血睾酮等指标并分析了其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强 《四川体育科学》2005,(4):63-65,74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运动能力的训练方法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它己成为游泳、田径、自行车等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所采用的训练手段之一。本文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游泳高原训练发展现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为游泳高原训练方法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为游泳运动的科擘运动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运动员强度训练中的酸碱平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自行车运动员一次强度训练前后的血乳酸、血液酸碱度、缓冲碱、碱剩余、碳酸氢盐的变化,了解无氧糖酵解能力训练对自行车运动员酸碱平衡缓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自行车运动力量训练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自行车运动员的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在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区别,所以在训练安排时应注意几点:  相似文献   

13.
自行车是典型的体能性运动项目,专项体能水平是决定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心理、战术、技术等对于竞技水平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自行车运动员科学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对我国自行车运动科学训练理论发展及训练监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科学训练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主要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对以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对我国自行车运动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研究大量运动方法和训练实践积累以及在研究设计的基础上为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学研究人员提供了对于自行车项目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自行车运动水平的发挥,在诸多因素中,空气动力学是一项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需要自行车运动员必须克服的,这可以通过设备技术的改进和身体姿势结构的改变来调整。完成从身体机能到自行车骑行训练的功率转换首先要考虑到自行车的构造和骑行的身体位置。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作为一种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我们校园里能随处可见。笔者在平时的业余训练时将自行车运用到训练当中,不仅为学生们喜欢,提高了训练的乐趣,而且也促进了学生业余训练成绩的提高。笔者  相似文献   

16.
浅析短距离自行车项目专项力量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有关短距离自行车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相关问题对部分省市的自行车教练员进行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急性和慢性疲劳产生的机理,论述疲劳对自行车训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鲍珊菊  周筱 《健与美》2023,(11):100-102
近几年,核心力量训练已经成为自行车运动体能训练的关键项目,与传统训练项目对比来看,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明显加强运动员的控制及协调能力。对于青年自行车运动员来说,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身体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加强运动员的控车能力,从而提高骑行的整体表现。促使青年自行车运动员全面把握“核心”,应当以自行车运动的本质特征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创新运动员体能训练模式,不断加强核心力量训练。基于此,本文就青年自行车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的发展,提高竞技体育训练的水平被广泛关注和研究,作为项目多,运动量大的自行车运动训练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大负荷训练过后不能及时恢复会直接影响比赛成绩。因此,合理的安排自行车遣动员的训练负荷与恢复,采取科学的方法,加强恢复训练是自行车运动员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自行车运动训练中,有很多种注意事项,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便是对于力量的训练,所谓力量素质就是说运动员本身具备的运动素质,是指身体的协调机能,当身体进行一项运动时考验身体机能和肌肉系统能否有效配合的素质。对于自行车运动来说,讲究的是眼睛、腿部的力量、头脑、反应能力和手部力量、腰部力量的和谐统一,才能够长久地进行运动。本文通过实际举例和探讨,对提高自行车运动效果的力量训练该如何进行展开探讨,希望对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