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丽华 《高中生》2011,(22):46-47
开始时间:1948年11月双方主力数量:国民党约80万人,解放军约60万人。战况: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最多、战况最激烈的一次大决战。我军在兵力装备上处于劣势的情形下,歼灭敌人55万余人。淮海战役实现了把国民党主力部队尽可能多地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时间:1950年11月双方主力数量:美军有几个师,中国志愿军约一个营。战况:这次战斗堪称朝鲜战场上一场最壮烈的战斗志愿军先头连只剩下6人,敌人死亡600多,敌我损失之比约为6:1。志愿军胜  相似文献   

3.
1946年6月底,蒋介石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全面进攻。敌军兵力33万余人,当时我野战军主力仅有2万余人。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放弃延安,派出小部队以蘑菇战术吸引敌人,先后歼敌第31旅,围歼敌第135旅,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八年春,我国著名爱国抗战将领李宗仁将军在指挥台儿庄战役中,充分展示了他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杰出的军事才华,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台儿庄大捷。纵观李宗仁的一生,台儿庄战役无疑是他的得意之作。一、李宗仁将军战胜强敌的过人胆识,是取得台儿庄大捷的前提当李宗仁将军来到第五战区时,他南边的敌人是"刚刚扫荡我军主力百余万人",取得了松沪和  相似文献   

5.
飞机刚一出现,就有很多人认识到了它的军事价值--嗯……当时大家觉得坐在上面能够看得很远,而且比飞艇飞得快,可以为主力战舰更早地发现敌人…… 在这方面,美国人走在了时代的前面。1910年11月14日,美国海军在轻巡洋舰"伯明翰"号前甲  相似文献   

6.
一位青年教师开了一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公开课: 当课有条不紊地进行到二十多分钟时,突然一名男生站起来插嘴道:"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就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焦味,而敌人没有闻到呢?"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这位教师显然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为了给自己找台阶,板着面孔说:"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随便插嘴!"此后,大家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以致后来,这位教师在板书时将"挪动"写成了"挪云",全班五十多人竟无一人再敢站起来"插嘴"指错.  相似文献   

7.
王清珍14岁参军。1951年3月,参军不久的她,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现在我们就单说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的出色表现。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打响。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几个山头上,敌我双方投入了总计10余万人的兵力。敌人以美军为主力,配备数百门大炮,百余辆坦克,对我军阵地狂轰滥炸, 仅头一个昼夜,就将30余万发炮弹倾泻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其后,每天平均2.4万发炮弹不分昼夜地轰炸,使山头削低了两米,坚硬的山石和泥土混在一起,变成了几米厚的浮土,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冒着密集的炮火,与敌人展开了以坑道为主的阵地防御战。  相似文献   

8.
《狼牙山五壮士》是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安全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并予以痛歼,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五壮士爱憎分明、坚强不屈的优秀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师正有条不紊地讲解着<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一位男生突然站起来插嘴:"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的焦味,而敌人没有闻到呢?"面对学生思维的跳跃、灵感的泉涌,这位老师竟反而板起面孔一声怒吼:"闭嘴,上课要专心听讲".  相似文献   

10.
原文: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 译文:古时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使敌人前后部队不相策应,主力和小部队不相依靠,官兵不相救援,上下建制失去联络,士卒溃散难以集中,对阵交战阵形也不整齐。 战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