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麦金秀 《宁夏教育》2007,(11):35-36
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竞聘上岗"课,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增强自信心任何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已  相似文献   

2.
英国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人失败的原因."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曾经对很多名人做过研究,调查了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后得出结论: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的要素中,个人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  相似文献   

3.
刘君霞 《甘肃教育》2010,(14):43-43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可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忽视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许多幼儿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  相似文献   

4.
1.树立自信心,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唐朝人史青就很有自信,他说: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之。"他果然五步成诗。而纵观历史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成功几乎都来源于自信。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的支点,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促进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今天的幼儿将是21世纪的主人,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避免的挑战。只有具有自信心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柳淑慧 《中国教师》2009,(Z2):421-422
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初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并从爱心、自身的自信心、榜样的力量、积极暗示和其他特殊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小学生自信心缺乏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应遵循的原则,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尉桂荣 《甘肃教育》2013,(20):40-40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自信心是一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必然会朝气蓬勃、神采奕奕、乐观向上、精力充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到处充满了探索、竞争、创新的世纪。无数事例证明,富于创造之表现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密切联系。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与保护学生的自尊,加强对学生的成功教育,多用赏识学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0—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在成人远程教育院校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地位越来越重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而青年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则是其重中之重。关注"教师"、"教学"、"成人远教"的内涵,正确引导和全方位帮助青年教师形成良好的、符合成人远教要求的职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人的生活和学习中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成长更是意义非凡。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三大因素,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对策。对小学生自信心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很强自信心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幼儿的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自信心则是与成功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美国的一位哲学家讲:“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对初中学生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能上还是在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要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种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发挥起决定的作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只有具有自信心、自尊心和其他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可能适应发展的社会。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幼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6.
姚丽 《成才之路》2012,(12):45-45
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这样他们就会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7.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发展都具有基石性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着严重缺乏自信心的现状,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依托教材文本、采用分层教学、提供表现机会、运用肯定性评价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发表了自己的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奠定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  相似文献   

19.
[活动背景]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自信不但能带来快乐、愉悦的内心体验,更能激发人的各种潜在的能力,是积极心态的催化剂,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有自信的人往往给人一种阳光、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生有了自信心,大脑机能就会在强烈自信心的激励驱动下,焕发出极大的潜能。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教学中我通过赏识激励让孩子走向自信,并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最终让自信心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