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瞒着太阳,偷来一整夜的黑暗,迫不及待地穿上那自以为美丽的衣裳,然后躲在角落里,一一细数那被碾碎的高三记忆。  相似文献   

2.
回 首     
“不用你管,烦死啦!”你摔门而去,走得如此决绝.如果你能回头,你会发现昏暗的灯光下,那个瘦小的身影显得手足无措,孤寂得像全世界只剩下她一样.少年,为什么不回首?  相似文献   

3.
燕园     
张毅 《新高考》2010,(9):65-65
如果期待在象牙塔内感受百年中国的印迹,那么北大燕园无疑披拂着最厚重的历史记忆。生于内忧外患纷扰不断的"戊戌"之秋,在百日维新的强国之梦颓然坠地后,京师大学堂作为唯一的劫  相似文献   

4.
燕园     
燕园位于常熟古城区,为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初名蒋园。乾隆四十五年,蒋元枢渡海遇险,回常熟后,取“燕归来”之意,更名为燕园。  相似文献   

5.
从我跨进北大的那一刻起,高考的荣耀已经随昨日而去。时光荏苒,又一批莘莘学子即将面对高考的严峻考验,作为曾经的考生,我十分荣幸地将我对高考复习的感受与各位学弟学妹分享。  相似文献   

6.
燕园杂记     
引 子 中国的大学出现具备学籍的作家班,北京大学中文系首开先河。1984年3月至1988年7月,我们这一批当年还称之为“青年作家”的老学生,先入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再入北大作家班。此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等校相继开办,但都只办了一两期,便作罢了。忆及这段日子,选出几个记忆的片断……楷 模 走出燕园的时候,似乎什么牵挂也没有,平静的心绪竟泛不起半点涟漪。直到回来好一段日子了,才猛然觉得那地方静穆,也洁净,心头方觉得少了点什么。 是未名湖畔清爽的晚风,曾拂动过我的鬓发?是静园缤纷的桃花,也曾在…  相似文献   

7.
8.
春满燕园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凋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已经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似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灿烂满园,香飘十里,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  相似文献   

9.
燕园追忆     
离开江湾近半个世纪,四十余年来追忆往事,如影历历,恍在目前。但自己七十初度,江湾夜月,午舍鸡声,无一不勾起那逝去的岁月,那金色的梦。人事沧桑,感慨万千。多少天真,多少甜美,随着时光的脚步,远了,都远了。燕园,是复旦的校园,面积虽不大,但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倒也有林泉之胜,在那里,消磨了无数的黄昏,尤其夕阳西下,置身其间,好似人间仙境。特别燕园邻近东宫(复旦女生宿舍别称),晚餐后很多同学,都挤在燕园等待校花的出现。那时校花是潘美丽小姐,修长的身材,弯弯的秀眉,晶亮的眸子,够得上称作一代佳人。潘小姐习惯晚餐后出来散步,男生们则成群结队地跟在后面,当然,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事隔四十余年,倘潘美丽小姐尚在人间,容颜已非,当也是满头白发的老妪了。  相似文献   

10.
11.
初入燕园     
到北大已好久了,可我总是有似乎在梦中的感觉。这感觉,来自于惊喜与兴奋,也来自于困惑与迷惘。到北大第一天,我报到后便直奔未名湖。循着幽幽荷香,沿着宁静的林荫道没走多久,一片明亮的浅绿便闪现眼前。我心中一阵狂喜:这便是我梦中多少次  相似文献   

12.
走进燕园     
王璐 《教育文汇》2013,(20):46-47
燕园是北大本部所在。我对燕园的仰慕热爱之情,白幼儿时代酝酿,在少年时代发酵,进入青年时代越发浓烈。从中学历史课本中,我知道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它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地位显赫,发挥过独特的先锋作用。毛泽东、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这些新思想的先驱、新文化的大家,犹如一盏盏璀璨的明灯,照亮无数蒙昧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春满燕园     
燕园花事渐衰。桃花、杏花早已开谢。一度繁花满枝的榆叶梅,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连几天前还开得像一团锦绣似的西府海棠,也已落英缤纷、残红满地了。丁香虽然还在盛开,但已显出疲惫的样子。北京的春天本来就是短的,“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看来春天就要归去了。但是人们心头的春天还在繁荣滋长。  相似文献   

14.
初入燕园     
王佳 《中文自修》2001,(4):44-44
北大人喜玖把自己的家称为燕园,带一点亲昵,蕴儿缕书香。初入燕园,我惊讶于这分无处不在的氤氲书香。镜舂吲的稚韵,德斋、才斋的理趣,临湖轩的巧致,还有未名湖的水波柳影,静园草坪的夕阳斜照……置身于此,不得不让人慨叹于精神的力量与人文的伟大。  相似文献   

15.
燕园的清晨     
去年6月中旬,恰好又被派去燕园阅卷,其间唯一的乐趣,就是能欣赏清晨时分燕园的湖光山色. 燕园文名太盛,所以平日里总有各种朝圣者.白天的喧嚣中,你总能看到一对一对的爱侣或者一队一队的驴友--实在地说,这地方确实也已经被开发成一处著名的京郊景点.  相似文献   

16.
学习在燕园     
告诉你真实的大学生活上课谣言1:大学的课是可以随便跷的在大学里不用再像高中一样,被整天关在教室里"圈养"着,学习很自由,如果跷课了,上课点名,就让兄弟帮着答"到"。如果你整个大一都从未跷过任何一节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和耶稣基督一样纯洁了。  相似文献   

17.
燕园草木情     
许智宏  刘华杰 《大学生》2014,(18):13-13
正如果从明末米万钟建的"勺园"算起,燕园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期间饱经风雨沧桑,校园内现存的五百多株古树见证了这块园地的变迁。每当出访有植物园的海外大学时,因知道我是学植物学的,都会请我去看看他们的植物园。但我想,燕园就是一座植物园。有山有水,部分园地还保留着半自然生态的状态,加上由于校园绿化和教育的需要,过去几十年,又引进了不少种植物。据资料所载,燕园内约有90多科300多种植物,是北京生物多  相似文献   

18.
南国的燕园     
“在火车上,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向检票员说,我是新录取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新生,所以买的是半价票,那检票员茫然地看着我,北大在深圳有研究生院?他似乎自问,又似乎在对我说,我突然感到一种不被认同的委屈, 但又不知如何向他解释……”  相似文献   

19.
燕园四年     
2002年,我终于来到了北大。那年夏天很热,空气仿佛着了火,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太阳。我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在北大的校园内迷路。突然间,心里一阵虚弱: 北大同北京一样,大的令人发慌。转眼间,四年过去。除去夏日炎热的记忆外,一切似乎都已改变。那个不经世事,懵懂青涩的少年已然长成。北大也好,北京也  相似文献   

20.
高洪波先生笔下的燕园是斑斓的,悠悠的蓝天,叆叇的白云,芊芊的绿草,还有作者那荡漾在未名湖闪闪波光中彩虹似的梦。曾读过宗璞老师多篇关于燕园的散文,深感这座名园历史文化的渊源和社会人文荟萃的品格。对燕园的深厚感悟基于她在那儿几十年的居住经历,而高洪波先生何以会对燕园也怀着一份深深的眷恋呢?在我以为,这不单是因为燕园秀美的景物,更在于作者对能成为燕园的学子,充分感受燕园浓郁的人文气息所持的一份向往。可以说,高洪波先生在燕园拾起了一个青年时代遗落下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