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文艺界引发热烈反响。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四个方面展开,与他两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脉相承,再次吹响了全国文艺界以文化自信为底气和底蕴、以伟大灵魂和作品攀登文艺高峰的进军号角,值得我们深深回味。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们应结合学科知识,把这种文化自信、文化追求、文化理想传递给学生,培养有文化情怀的现代青年。孙干老师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文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质文明的建设又起着很大的影响。《邓小平文选》就文艺问题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基本点是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他不断强调,毛泽东思想(包括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3.
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着眼未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它对我们顺利完成“三步走”的宏伟目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是因为: 第一,它符合中国国情。我国有12亿人口,本世纪末将达13亿,到达2050年约有16亿人口。虽说中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人均有效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只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1/10—1/15。况且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北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国情,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论述。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站在战略高度,提出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的战略思想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刚召开不久,邓小平同志对十二大提出的“二十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如何实现的问题已经深思熟虑,他高瞻远瞩地指出:二十年翻两番“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同时,邓小平同志怀着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呼吁“: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这段论述鲜明地表述了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施的设计中,把教育作为基础和战略重点放在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以及发展规律。他面对现实,着眼未来,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作用也作了大量的、精辟的论述。而要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就首先应该重视师范教育,办好师范教育,注重全面培训师生的能力,以造就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既是邓小平同志论师范教育的要点所在,也是指导我们师范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理沦核心。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代表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意愿,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目前,我国经济犯罪问题比较严重和复杂。因此,尽力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贯彻邓小平关于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科学思想,显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构想出发,不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经济、政治、历史和哲学,而且还深入地研究了文学和艺术。他针对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的新命题,并作出了新的理论阐述和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它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是正确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光辉范例,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文艺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锻炼,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收集了邓小平同志自1975年至1982年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47篇,全书二十六万多字,其中有39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这些论著,既是全党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胜利纪录,又是我们继往开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全党认真学习,省委对组织学习也作了具体部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通知精神,把推动和指导《邓小平文选》的学习认真地抓起来,使这一学习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从而“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寥寥数语,言简意深。这个大政策,击中了我们长期致富迟缓的要害,解除了我们致富中“左”的精神枷锁,指明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探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内容博大精深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全书贯穿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主线。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真正读懂这部经典理论著作,才能更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拟就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这两个有紧密联系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札记王革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早在粉碎“四人帮”不久的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自告奋勇”抓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工作。1982年至1992年,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创立了整套方法体系,邓小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神财富。 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纳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轨道,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著成于我国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解决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指引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提法,就是一个崭新的纲领性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最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本文只就文选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同公有制的关系谈一些学习的认识和体会.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就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和新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消,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同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表述相比,有两个最明显的变化和不同特点:一是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收入了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至1982年9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讲话和谈话。这段时间虽说只有七年又几个月,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岁月。就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党和人民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和后果作了巨大的努力;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拨乱反正,实现伟大的历史转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教育事业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早在粉碎"四人帮"不久的1977年,邓小平同志说"自告奋勇"抓科学和教育方面的工作.1982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新形势,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目标出发,对教育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对于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要把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的论述。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教育科学的重大贡献。一九八二年九月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作为今后二十年内必须牢牢抓住的一个根本环节,列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个重要方针和党的十二大的战略决策,把教育事业提高到了过去任何时候从未有过的高度,这对我国教育事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