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靖 《江苏教育》2022,(93):53-56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综合体现在印章的章法美、篆法美、刀法美。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章法。章法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通过对带走之旁字的观察分析、对比欣赏、实践操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平正匀落”“适当变化”的章法规律,明白和谐统一的章法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音乐形式美的技法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秩序、比例、和谐、平衡、对称、对比和多样统一”七个方面对音乐形式美的各种表现形态所包含的创作技法内涵进行了梳理考察,论述了隐含于音乐形式美之中的创作技法内涵在构成音乐整体美时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的实施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真挚高尚的审美情感中受到陶冶,拨动心灵琴弦,敞开心灵之窗与文本对话。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艺术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艺术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搭建让学生自主表演的  相似文献   

5.
参与性学习是一种自美性学习 ,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就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参与性学习强调“实践的美”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崇高的美。从形式美的角度说 ,参与性学习要求教与学双方积极互动。从内在美的角度说 ,参与性学习对参与者的思想、人格、意志品质和“情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格律诗词的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文章认为格律诗词的美是由形式美和内容美组成.形式美包括语言美、风格美、技法美等;内容美包括形象美、意境美、情态美和气韵美等.文章从语言、风格、技法、形象、意境、情态和气韵等七个方面对格律诗词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的美有两种,即形式美、神韵美。书法的形式美就是外因,是直观的,外在的表现形式;神韵美则是内因,是书家内在学养的蕴涵和积淀。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构成了书法辨证法则中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的。形式美会影响神韵美,神韵美则制约形式美。学习书法,应把形式美和神韵美结合起来,在修炼神韵美的同时,提高形式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美术的根源,美术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理论与技能技法的学习过程,更在于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审美情操。所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是美术教学关键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欣赏型德育模式”力图建立一种德美、育美欣赏过程中的“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中道德美和教育形式美的呈现去“涵泳”学生;设计审美、立美化的活动以使学生成长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强调运用艺术手段对德育进行审美化改造,变“外求”、“他塑”的“灌输型”德育为自主感悟的德育。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一线经验,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切入,让美术教学重新回归到体验美、感知美、形成美的过程。其通过“有感情地提问,引导学生艺术感知”“有目的地引导,促进学生艺术体验”“有节奏地建构,引导学生形成艺术意识”等方式,探究格式塔心理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进而增强学生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让每个学生学会创造美有一定难度的话,那么在美育中让学生学会发现美和欣赏美则是最基本的要求。美育是关乎美的教育,那么学生首先要懂美,其次要学会赏美,最后要形成尚美的态度。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课堂并不是唯一的育美场所,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和艺术馆等公共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2.
邵义萍 《考试周刊》2008,(12):176-177
在化学教学中发现美会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13.
张倩 《小学生》2010,(7):57-58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立足实践,我建立了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等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放式音乐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开放性。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音乐实践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表明课程的功能不仅是向学生提供“黄金”(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点金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籍中积累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具备健康的心理、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人格,从而成为“社会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充满着浓郁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我们时常在思考我们的许多美术课是否太功利了些,有没有把美术课视为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创造美、尽情地去体验美的课堂呢?"美"在于学生最后交出的作品,更在于学生学习或作业的过程.美术课不同于高考辅导班,单调的技法训练或过于苛刻的主题性作业只会让学生远离美术、逃避美术,最终也远离了美术的本质.杜威讲:"艺术是一个生动而且实在的例子,证明人能有意识、有意义地再现感觉,需要和冲动的统一以及生命活动的特  相似文献   

16.
论艺术的形式美及形式美的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容与形式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它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艺术作品应该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形式美既受内容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作用,有其自身的规律。“黄金律”、“有意味的形式”等,都是形式美规律的体现。形式美的创造则应遵循变化统一与化繁为简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7.
小语教材中所选古诗文质兼美,言简意赅。怎样教会学生学古诗,使他们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呢?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感知·玩味·入境·动情”教学流程。这里仅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例谈谈运作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读,感知形式美。古诗的形式美由语言、韵律、节奏以及诗篇的句式等因素综合而成。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包括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使用的一种相互交流,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也是教师实施教育与学生完成学习过程的统一。人们常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因为它不仅要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同时还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作为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提问,应该是也必须是讲究艺术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的思维交流过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需要一定方式了解,课堂提问即是方式之一。处理好提问与回答,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  相似文献   

19.
追求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美,既能让学生身心愉悦,又能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学目标,使核心素养培育要求落地。教学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园林造园艺术的“三境”手法,用适切的素材选择做“生境”,以适当的艺术加工构“画境”,让适宜的情感升华添“意境”,从而描绘道德与法治教学美的三重境界,打造课堂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20.
中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课程内容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都能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呢?一、技法课上摆脱“像”传统的技法课以这幅画画得好不好、像不像为评价标准,如果一堂课上下来,没一个学生画得好画得像,那么这堂课就失败了。如今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教授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