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先生的文集出版了,这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同时也多少有些意外:一是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能够出版文集,无论其学问如何,这在当今又能有多少人呢?二是在我的印象中,张先生  相似文献   

2.
李吉林(著名儿童教育家、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春天已回大地,草长莺飞,百花齐放,沉甸甸的八卷本《张庆文集》也沐浴着明媚的春光传到我们中间,让今天会场散放着浓浓的书香,洋溢着我们对张庆先生的深深敬意。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出版社倾力推出《张庆文集》张庆先生毕生致力于语文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为语文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张先生出任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带领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团队立足传统,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  相似文献   

4.
《张庆文集》即将付梓,张先生嘱我为他的文集写序。《张庆文集》共八卷两百多万字,分别为《感悟篇》《求索篇》《未来篇》《雨润篇》《文史篇》《赏析篇》《写作篇》《实录篇》。文集收  相似文献   

5.
吴华飞 《贵州教育》2011,(24):45+48-45,48
读《陶行知文集》,我的印象是:陶先生是一个教育家,他很朴实,也很睿智,更显得先进。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16日,《张庆文集》首发式暨张庆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单位主办,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教育部  相似文献   

7.
董岩 《教师博览》2003,(12):50-51
刚从云南回来,学会一句非常好听的纳西话——“天雨流芳”,翻译过来就是“去读书吧”。在他们看来,一本好书就如同天降甘霖,点点滴滴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在《梁衡文集》里,你会如愿采撷到天雨流芳般的真美与哲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教育实验在全国许多中小学蓬勃展开, 朱永新的名字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在不少一线教师的心目中,“朱永新”这三个字意味着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种教育理想;而我认为, “朱永新”更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教育行动”,因为朱永新在阐释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时有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只要行动,便有收获。”  相似文献   

9.
爱读肖川教授美文久矣。读肖川的文章,正如他描绘的挑灯夜读:恰似夜半江上传来的杳杳钟声,清幽绵长, 给世人焦灼的心田以清凉的抚慰,让孤独的旅者警醒,在静夜中仔细思考教育以至人生的哲学问题。近日又拜读肖川的新作《学问与人生》,深感其学识渊博,引经据典, 信手拈来,收放自如,且思想平实深远。想必凡自以为是“学问人”者,读之定生百味,或羞愧,或警醒,或自勉,或思考……按中国人的思维,从事教育的,大凡是有学问的,这得感谢中国教育的始祖孔老夫子。因此,教育者列入“学问人”之列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也是教书的,教的是小学,和许多同事一样,自知才疏学浅,本是不敢以“学问  相似文献   

10.
《求是崇实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一本自选集。崔老师从自己40年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几百篇的文章中选出几十篇结集出版。纵观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以人为本的情怀,处处闪耀着继往开来的理性思辨的光辉。一、以人为本的情怀“天地万物,以人  相似文献   

11.
周耀先 《宁夏教育》2012,(11):74-74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把一生都投身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一生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影响和感召着无数教育工作者。假期中,我有幸读到《陶行知文集》这本书,可谓受益极深。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初中《语》第二单元的阅读重点,或说编的意图,是让学生感知议论,读懂议论,然后能试着写作议论。其实这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然而本单元似乎很特别,编为什么把表达同一内容的章编在一起?这除了要传达议论这个意念之外,有没有可能潜存着另一层意思呢?  相似文献   

13.
14.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于漪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是钻研,越是感到其博大精深,越是由衷地叹服.我在<于漪语文课堂教学风格谱系>一文中说过:"一个语文教师穷其一生的探索实践,能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已属不易;而一个语文教师在其语文教学生涯中能形成多种风格,且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更属难能可贵.于漪就是当代语文教坛中难得的一位兼具多种风格的语文教师."这些话语反映了我的真实想法.2001年秋正逢于漪老师从教50周年,举行大型活动,会上山东教育出版社赶印出来的<于漪文集>非常及时地送到大会,于漪老师当时送了我一套,使我有幸成为第一批读到此书的读者之一.于老师在扉页上写着:"红兵同志:这是过去的脚印,充满了幼稚、不足与缺陷.审视,借鉴,跨越过去,创造辉煌."抚摩着精美的书籍,看着这几句话,我读出了于漪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拳拳之心,对青年语文教师一代人的殷殷期待,怎不令人感动!  相似文献   

15.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7年7、8月合刊中张忠诚老师的《独立处理教材:教学的起点》一文后,思绪万千。钱梦龙老师说:“一个语文教师成熟的标志,就是自己能独立地处理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也曾说:“课前教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好教材。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处处体现出母语教育规律,给我们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法和努力方向。《标准》内涵丰富,下面,且谈谈自己对《标准》中“附录”部分的学习体会,不当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附录”共分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语法修辞知识要点”(7~9年级),第一、二部分则分别是“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这两个“建议”基本呈现形式为一列书单,包括要背的120篇古诗文篇目和一些课外必读书目。另有一些篇目未指明,建议由教材编者、任课教师补充推荐。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看到了一…  相似文献   

17.
是“缩水”还是“瘦身”?针对名家名篇《燕子》一文的改动,一线教师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发出了自己不同的声音。薛瑞萍老师的观点尖锐、鲜明,显示了一位思考型教师可贵的“钻探精神”“较真精神”,张庆老师则引经据典,回溯到上个世纪初的语文教材编写细节, 其深厚的学养令我们叹服! 争鸣的目的不为“华山论剑”, 只为“沟通无限”,以便引起我们对教材更多的关注和思索。如今的教材种类越来越多,选文越来越开放, 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来自教师和孩子的声音还不够响亮! 关于教材,您一定也有许多的话要说,那么,有话就大胆说,“争鸣”这个栏目就是你“想说就说,说就说个痛快”的黄金地带!  相似文献   

18.
姜莉 《教育文汇》2004,(1):46-47
尽管塑造过一个神采飞扬、流丽华美的艺术世界,李叔同却以自我认同的方式洗尽铅华终老空门。虽然他的选择让有些人费解,但他那“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人生路,他那高蹈余裕的艺术风格和沉静孤高的大师风范,直至今日,依然卓尔不群,芳香四溢。  相似文献   

19.
高可至 《红领巾》2008,(5):45-45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昙花》,被昙花那生命虽短,但不曾浪费一点一滴的精神所震撼。  相似文献   

20.
于文华 《现代语文》2011,(12):149-150
现代早期语文教育家阮真在其教育实践及论著《中学国文教学法》中体现出独特的语文教材观,本文试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对阮真语文教材观的论述:以人为本,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联系生活、加强教材功效性;紧跟时代,合理安排教材比重。阮真先生的语文教材观,对于现阶段改进语文教材建设,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