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数学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创设相应情境,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钻研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历史,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利用数学美学,触及数学学科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学习的热情。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情境教学能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是激励、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考的改革,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必须随之做出调整.文章基于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现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需要关注的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要关注数学本质,即教师除了要教授知识本身,还要揭示知识背后蕴含的本质,帮助学生构建有序、良好的知识体系,发展数学能力;二是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生成...  相似文献   

4.
学科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与教育实践的纽带,其内涵包含核心素养观照下对学科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学科素养的结构系统。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落实核心素养教师应将数学情感作为发展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助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要切实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数学味"的课堂实质就是要体现数学的学科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实现"数学味"的课堂,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研究教材和课标,寻找"数学味"的配方;关注思维和过程,感悟"数学味"的魅力;渗透思想和方法,领悟"数学味"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王建强 《学周刊C版》2011,(3):198-19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它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要有创新意识。数学学科是比较枯燥、死板的学科,有些学生看见数学题就头疼。随着高中数学内容的加深,要求理解知识的能力增强,内容较抽象,很难理解,致使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喜欢数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数学文化是小学数学这一科目魅力的集成体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单元都有对数学文化的展现和表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这一学科不再只是单纯的向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而是要向学生展示数学这一学科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本文对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环扣紧密并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学科。学好数学,不仅要有连接的环扣意识,更要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方法。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放在了重要地位,提倡在数学课堂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这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学科教学的本质是育人,促进学生发展是学科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学活动最终落脚点也在于学生的发展,这在教育领域已成为一个不争的基本论点.因此,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思维的学科,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上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必须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关注数学的学科特质.然而,审视当下的中学数学课堂,在某些地区,高效数学课堂的要义被严重曲解,演变成一味追求高效率、大容量,追求知识的速成,解题训练过多过滥,课堂气氛沉闷缺失灵气,学生负担日益加重,思维与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压制.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必将严重阻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制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无论从数学的高度抽象触及问题的本质、数学思想作为数学知识的精髓方面来看,还是从数学是思维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科方面来说,高效数学课堂应该凸显出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承和数学思维训练的的效度,以此来促进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封晓菊 《广西教育》2014,(26):87-88
本文结合《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与反思,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真",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要符合学生思维递进性和连贯性;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善",即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促使学生善于学习、灵活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应"美",即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融入一些人文色彩,增添一些诗情画意,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体验中真正喜欢数学、爱好数学,并能有信心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1.
1“阅读·引导·提炼·探究”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1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离不开阅读和探究 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对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  相似文献   

12.
王兴和 《江西教育》2022,(44):33-34
“数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关系,树立辩证意识;让学生自制情景教具,建立对应关系;设计趣味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隐性规律;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科学解释。教师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9):73-74
在小学低年级把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将数学游戏作为展开教学的一种策略,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学科能力,提升数学素养都非常有意义。数学游戏内容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要有游戏性、学科属性,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较为关注如何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为主来设计教育方案和活动,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样,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去学习数学知识,培育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本文对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渗透进行探究,希望对于落实新课改理念、数学课程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关系数学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数学思维。数学知识是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同时数学思维活动也是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二、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是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认真处理好的一对重要关系。必须将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基础,将学生世界作为学科数学的背景,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16.
运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运算能力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数学能力,而运算能力与技巧又是学习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运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能力与技巧对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来说就很有必要。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常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借鉴喻平、俞梦飞等人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框架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框架,并对2020年3套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及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套试卷关注现实情境,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强调数学应用;立足必备知识,注重融会贯通.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命题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现实问题;教师需要把握数学课程内容主线,从"四基""四能"着手制定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就离不开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把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融数于形之中,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发展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化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创造要求超过前人,超越存在,冲破常规,打破某些固有观念,在数学创造的道路上,时常可能出现挫折,需要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创造有可能出现错误,必须有不达目的誓不休、不导向成功不罢手的坚强意志;遇到嘲讽与打击,要有顶着逆风而上的勇气,敢于向陈旧的传统挑战的气概。在数学创造中,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坚强的意志,一往无前的精神,都需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小学数学教育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情感,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说明了数学猜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数学猜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现状,最后提出了数学猜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包括挖掘教材理论知识,引出数学猜测内容;引入生活场景元素,激发学生猜测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质疑追问,拓展学生猜测深度;积极猜测反思,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