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危机与遭遇:迎接挑战与重建信念相伴随的,是对意义感的寻求。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老师?"甚至"我为什么而活着?"或许,对于意义感的思考,要从退休甚至于死亡的那一刻开始。当你垂垂老矣或者弥留之际,回想起一生的时候,是欣慰与幸福,还是遗憾或痛苦?许多人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生汲汲其中的东西,可能并不重要;而过去弃如敝帚的东西,或许才是最  相似文献   

2.
2009年7月10日~13日,以"教师的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九届年会在江苏省海门市举行,来自全国23个新教育实验区,700多所实验学校的1300多名代表齐聚江海门户,共话教师发展。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美国麻省州立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严文蕃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沈厅长指出,新教育实验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大胆开展实践探索,试  相似文献   

3.
生命课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基础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格,进而提升其生命高度。新教育实验尊重个体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中心,设置个性化课程,以“十大行动”为途径和主要内容,强调共同体及其愿景的价值,致力于使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将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构建“职业认同+专业发展”的教师成长模式,引导教师在增强职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促进自身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姜海晶 《教书育人》2007,(10):17-20
“新教育实验有望成为继希望工程之后的‘新希望工程’——希望工程是一项增添书桌的工程,侧重于物质;新希望工程是一项有了书桌后塑造一个什么样人的工程,注重于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教师是指处于实习阶段的师范生和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新教师带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热情投入到教师职业中,他们有着年轻人的朝气与蓬勃,也有着对工作与生活的迷茫与困惑,有的甚至在不久之后就产生了职业倦怠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对新教育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三专"模式来实现的,即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实质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生命的发展,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探讨新教师生命的实质以及新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困惑,寻求生命化视域下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有一个问题将伴随着我们整个的职业生涯,而往往直到我们离开讲台退休时,仍没能获得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个问题就是: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相似文献   

9.
用教育生命的发展统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知识能力(知能层面)、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智慧层面)与教育价值和意义层面,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教师对自己教育生命的自我意识,要实现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实验"于2000年发起,是一项民间教育改革行动,这一行动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生命叙事理论和"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理论为教师成长的思想指导。在实践层面,新教育实验倡导教师"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组织教师进行自我生命叙事、研发卓越教师教育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训练,取得了广泛的实验成效。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知识或能力的发展,也是教育生命的实现与发展。从教育生命发展的角度审视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育生命视阈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体系,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在我国有其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关于生命的理论与学说是源远流长的。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再一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人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文自觉的形成和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致使漠视生命,摧残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且问题越来越严重。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会如此漠视?生命悲剧为什么屡屡发生?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办?党和国家采取了正视现状,积极行动的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社会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作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生命教育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出版部门重视生命教育是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3.
张文质 《湖北教育》2006,(10):11-11
昨天观摩两位老师的生命教育公开课的过程中,我先后流了五次眼泪,下课后一上车就问其他老师:你们流眼泪了没有?在我看来,昨天听课如果没有流眼泪的老师,要么就是童年的时候生命教育做得不太好,要么就是随着生活的变迁,心肠可能变得越来越硬了,所以需要补课。  相似文献   

14.
她没有很辉煌的从教履历,但她所走过的每一步,都倾注了全部的生命激情。 26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历任小学教师、初中教师、职业高中教师、高中语文教师、高中副校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15.
刘征 《教书育人》2008,(4):62-63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黄克剑为指导、以《明日教育论坛》主编张文质所推动的,主要在福建中小学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实验,由于其生命化教育思想极具冲击力以及民问的“草根”的实验立场.逐渐引起了全国许多教育界人士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西安、上海举办的两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该会所彰显的“学术性”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及来自一线的老师、教研员的推崇。笔者就此谈谈一孔之见,以求教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7.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2,(12):19-21
这种幸福完整吗这位老师的来信还谈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幸福与完整。她告诉我,她觉得新教育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朝向。也许正是如此,她从教23年来,唯有接触新教育的这五年,这种作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尤为强烈。可是,这种幸福与完整,在她看来,是必须有前提的。她举了一个常丽华老师的例子。年会前,常老师在学校排练《绿野仙踪》,家里女儿发高烧。爷爷奶奶坐车好几小  相似文献   

18.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2,(11):24-26
新教育一路走来,如今已迈过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新教育从一个人的构想,变成万千人的梦想;从一所学校,发展到38个实验区的1500多所学校,成为大半个中国的民间教育改革运动;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已成为许多学校的价值追求;所开发的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已成为许多孩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学习在"额外压抑"下成为"异化劳动",在"被培养"的继续教育过程中难以获得快乐和幸福。教育硕士(中小学教师)培养本质上是生命原始冲动推动下的"自由劳动"实现进化与消遣的过程,是教育硕士"进入事物"独特体验与把握生命的过程。为实现教育硕士生命意义与价值,在职教育硕士教育应该营造"非压抑性"生存氛围,使其产生创造的生命冲动;获得自我生命体验,实现其生命绵延;在"习明纳"中自由消遣,满足他们生命之流的交融;理解学科研究或探究方法与范式,彰显其创造特性。  相似文献   

20.
全国第九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简称 PMⅨ),由全国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交流中心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数学系和西南交通大学附中联合承办,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协办,于2008年9月28日~3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会议主题:数学方法论专题研究、数学方法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如 MM 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