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指体育课程专家、学者、教师等,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体育课程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除了根据自身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要与其所处的社会时代的主流精神相一致。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尽管产生的时代不一样,但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自然体育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占主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问、文献资料研究和分析归纳等方法,探讨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以及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健康第一”是当前社会时代下体育课程和健康课程目标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体育课程和健康课程长期以来的课程目标取向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与增强体质、运动技能学习、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学习评价体系及与该课程本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如何理解“健康第一”主流价值取向和如何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林志阳 《考试周刊》2010,(7):145-146
农村学校相对来说教学观念会比较保守,教学手段与方法相对落后。但我校比较注重教改教研.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我校于2005年开始实施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高中体育新课程三年来,虽然刚开始实施时,对课改产生一些误解,也走过一些弯路,但最后还是成功的,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转变.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确立新的体育观念,必须消除传统的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学校体育观念,确立以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中心,以育人为宗旨的新的学校体育观念。第一,确立体育素质教育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体育教育的权利,都能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学校在体育活动的安排、项目的选择、场地设施完善等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全体学生有机会有条件参与。不论学生身体素质如何,教师都要关心、支持,热情鼓励,让他们确立信心,体验成功。教师必须从学校体育的各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融合、个性与主体自主性价值的内在联系、技艺性和情意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价值取向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的特征,这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吴建婷 《考试周刊》2013,(68):109-110
本文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演进概况,客观阐述了以知识、技能为主体,以增强体质为主体,以竞技运动为主体,以发展整体效益为主体的几种指导思想的形成与演进,以及在此指导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带来的利弊,并从理论上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兴趣,树立终身体育观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灵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保持健康的状态,并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高校体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增强体质的功能,更要重视体育的渗透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智力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推动自我意识、集体主义精神的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下,面对新世纪,如何进行深化改革,使之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个十分重要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向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该以"树立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出具有健康体魄及终身体育意识的新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论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作为造就人才的高等学校教育,不仅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而且需要健康的本魄。因此,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终身体育的内涵,分析了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高校体育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健康第一"新的教学观念的阐述,力求对旧的遵义师范学院女生公共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作一些探索,赋予新时期体育教学新的内容,对以"健康第一"为主导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具体教学实施等作了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大、中、小学传统体育教学大纲、教学摸式和新课程体系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改变教学观念、完善实施办法势在必行;改革和发展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注重学生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及技能,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其培养模式应是“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课程价值并驾齐驱的展现,各种课程价值彼此保持一定的张力并试图走向融合,这种融合的突出特点是为了摆脱并超越个人和社会本位从而回归到人类活动中去。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这种应然的价值取向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益凸显,如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思想落后、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等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突破应该围绕学校体育任务和以发展能力、提高素养为出发点来进行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依据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总结我国体育教学几十年评价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评价理念与模式,完成了新课程标准较完备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但其中评价目的、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科学的世纪里,现代课程也被打上了科学的烙印,面对“制度课程”存在的种种弊端,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学校该为学生开设哪些课程,这取决于人们对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从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改进教学评价导向,重视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五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教育学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