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的全过程(投入、运行和产出过程),将联盟运行绩效评价指标转化为联盟创新主体的效用指标,构建"基于主体效用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体系",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收集了西部地区4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涉及的29个创新主体的相关数据,采用Choquet模糊积分评价方法对2014—2016年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体运行绩效进行评价,指出联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后续的联盟运行机制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效用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向东  胡萍 《科学学研究》2004,22(1):108-112
本文提出了从创新思想产生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激励两个方面考察技术创新政策效用的理论框架,并实际考察了我国1985-2000年间的151项技术创新政策,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整体发展正在从个体创新激励转向机制创新激励,同时,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偏重创新活动的外部激励和外部设施建设,而创新主体内部创新激励的政策从数量上看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创新阶段性特征,构建了包括两系统多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设计了技术效率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系统效率、子系统效率以及各技术创新主体效率进行描述.在给出我国31个省份技术创新各阶段及不同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完全排序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省际差异比较、子系统效率差异比较以及研发主体效率差异比较,进一步揭示和总结了我国各省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域性、阶段性、规模效益递增等特征;通过对各阶段、各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规模效益的识别,指出各省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技术创新阶段性特征,构建了包括两系统多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设计了技术效率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系统效率、子系统效率以及各技术创新主体效率进行描述.在给出我国31个省份技术创新各阶段及不同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完全排序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省际差异比较、子系统效率差异比较以及研发主体效率差异比较,进一步揭示和总结了我国各省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域性、阶段性、规模效益递增等特征;通过对各阶段、各主体技术创新效率值规模效益的识别,指出各省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是企业做出使用一项技术创新并实现市场化目标的复杂决策过程。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个体行为、决策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群体行为、企业组织层面的决策行为是决定采纳结果的关键。同时,将企业技术创新采纳内化为单个具体企业内部的决策过程,更多的关注创新技术本身、组织内部条件以及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将更加有利于解决如何调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采纳的积极性,提升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组织障碍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市场治理模式下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特点,深入分析了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过程,并对参与技术创新的各类主体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主体的创新动机,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各类主体创新动机影响因素的耦合分析模型,对制约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组织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组织障碍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组织临时性和分散性、业主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成果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是制约重大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战略。基于创新生态观,以我国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创新绩效的协同机制以及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1)充足的人力资源是驱动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缺乏研发经费是导致非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2)存在四条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知识创新主体—人力资源型、技术创新主体—研发经费型、知识创新主体—均衡型和技术创新主体—均衡型,进一步可归纳为"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和"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两类协同创新策略。非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且与高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3)在一定条件下,创新主体之间以及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4)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策略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以"主体—资源—环境"均衡驱动型为主、中西部以"主体—资源"双重驱动型为主。  相似文献   

8.
王群  王凡 《内江科技》2007,28(12):2-2,38
由于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对技术创新的新颖性和创新主体进行选择,实现企业的风险—收益最大化。本文提出企业在资源冗余状况下合理进行技术创新类型选择的方法,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创新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勇  郑垂勇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74-76,80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以及研发主体。然后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重点考察了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在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技术创新收益。分析结果表明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以及委托条件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主体是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政府等以共建法人实体形式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共性技术供给与产业化以及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一种新型技术创新主体。联合主体的产生与发展对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市场失灵”、“组织失灵”乃至“系统失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内外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主体的案例,总结了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主体的类型,并通过与其他类型技术创新主体的比较,得出联合主体在组织模式、目标定位和功能等方面的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