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对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由来进行了介绍。分析当前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养殖的现状,并对实现水产养殖新品种养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项目,历经26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孙效文研究员带领团队用坚持和汗水完成了"鲤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最终斩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鲤,是我国三大主养鱼类之一,优良品种短缺是制约这个大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针对鲤具有养殖生境差异大,种质退化严重,养殖和越冬成活率低等现象,项目组收集并创制了优异种质,培育出适于不同养殖生境的4个优良新品种——松浦镜鲤、松荷鲤、豫选黄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处于持续上升的阶段,据统计我国三文鱼的年进口量也处于一个持续增长的水平,因此相关行业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从国外引进一些三文鱼的新品种进行养殖,以满足我国人民的消费需求。三文鱼对其生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不同品种的三文鱼养殖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也有所不同,这都是养殖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当前所引进的几个三文鱼新品种的一些特性,并且对养殖前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养殖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我国中兽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地位,促进我国养殖投入品行业的绿色发展,湖南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农学院、浙江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26家单位开展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中兽医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YFD0501500)的研究工作,项目牵头单位为湖南农业大学,项目下设6个课题.按照"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创制—推广应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历时3年,以动物肠道健康研究为重点形成了"整肠、抗炎、促生长"的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标志性成果,并通过新创制的二类中兽药在市场获得推广和验证.  相似文献   

5.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环境模拟自动化养殖箱。该养殖箱由承重底座、承重柱、主箱体、温度调节系统、湿度调节系统、液位调节系统和光照调节系统所组成。养殖箱工作时,能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养殖水产物自动调节箱体内的各项指标,达到水产最适生长环境。该设备解决了以往区位养殖品种单一、生产环节维护成本高、基建设备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实现了根据水产最适生长环境,提高水源的充分利用,并利用闲置房屋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满足水产养殖农户以及各类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遵化市的崔红宾,希望能介绍一些特种养殖信息,下面就介绍特禽养殖新品种——蓝孔雀。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叉尾鮰、美国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鲶科。斑点叉尾鮰具有适应性强、广温性、杂食性、易繁殖、生长快、肉味鲜美、抗病力强、价值高等特点。经多年饲养试验,证明此鱼种适合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养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开展多种途径的饲养方式,除池塘养殖外,还可以进行网箱饲养、流水养殖、大水面饲养,使之形成自然种群。目前,斑点叉尾鮰已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的一个水产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黄喉拟水龟庭院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品质,降低饵料成本,开展黄喉拟水龟庭院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对黄喉拟水龟庭院养殖设施配套技术、养殖饵料搭配、饵料成本分析、投喂技术、水质调控、中草药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为黄喉拟水龟庭院健康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淡水养殖业已从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水产品种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以虾蟹为代表的名优品种的需求日益提高。近年来,水产养殖主要为河蟹、罗氏沼虾和对虾等品种,并使其规模化。但随着一系列生产制约因素的出现(如病害、苗种繁育等),必须对其它品种进行开发研究。而青虾(日本沼虾)则是当前淡水养殖业中一个新品种。它具备了很多水产品种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其养殖前景和潜力是极其诱人  相似文献   

10.
作为经营海水鱼类亲鱼保种、新品种开发、种苗繁育以及商品鱼养殖的民营企业,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探索热带海水鱼人工繁殖技术和养殖技术,在公司董事长蔡春有的带领下,承担了海南省科技兴海专项"一个新石斑鱼杂交种的苗种繁育技术开发"(2015XH01),参加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一个石斑鱼属间杂交种苗种繁育技术的示范推广"(2015GA800003),提出了"棕点石斑鱼与清水石斑鱼的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驼背鲈与鞍带石斑鱼的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黑斑石斑鱼的人工繁殖方法"等热带海水鱼人工繁殖技术,在海南率先突破了多种热带海水鱼类苗种生产技术,体现出企业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网友称,从超市买回来的金针菇在冰箱里放了一周后不仅没有枯萎,反而进行"逆生长",甚至把保鲜膜都顶破了,因此怀疑是不良商家在养殖过程中过分使用激素所致。事实上,只要环境适宜,采摘下的植物继续生长是很正常的现象。金针菇会"逆生长",和植物生长激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用生、死来区别生物的生存状态。摘下的蔬菜还活着  相似文献   

12.
海水养殖践行“海洋负排放”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减排增汇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渔业生物的碳汇功能也受到关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以非投饵型的贝藻养殖为主,养殖种类丰富、营养层次多样、养殖技术成熟,"海洋负排放"的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贝藻类养殖的负排放过程复杂,其负排放的科学原理、过程机制、计量方法及增汇途径等科技问题正在被逐步认知和解决。文章阐释了渔业碳汇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可能影响,提出了拓展养殖空间和提高养殖单产、基于养殖容量管理制度的海水养殖绿色发展、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蓝碳牧业工程、海洋人工上升流增汇工程等践行"海洋负排放"的技术途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益忠 《内江科技》1999,20(1):29-29,33
威远县十分重视新品种猪的引进和利用。先后引进过英系长白、约克,美系汉普夏、杜洛克、合成系,丹系长白等,用以作为父本与本地母猪开展二元杂交和三元杂交,取得了显著的杂交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肉猪品质和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并结合省下达的《瘦肉型猪规模养殖与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及中加  相似文献   

14.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叉尾(鱼回)、美国斑点叉尾(鱼回),属于鲶形目,鲶科.斑点叉尾鱼具有适应性强、广温性、杂食性、易繁殖、生长快、肉味鲜美、抗病力强、价值高等特点.经多年饲养试验,证明此鱼种适合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养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开展多种途径的饲养方式,除池塘养殖外,还可以进行网箱饲养、流水养殖、大水面饲养,使之形成自然种群.目前,斑点叉尾(鱼回)已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的一个水产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简介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是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历经19年选育的青稞新品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主推品种,为规范"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藏青2000"青稞新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供科研、教学、生产等相关部门参考利用。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把新战略转化为新优势,依托"一带一部"着力提高经济竞争力,就需要在抓好有市场、有效益的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当前,集约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餐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养殖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如何让规模化养殖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陕西省商南县科技局、县科协、县老科协、县级各涉农科技部门联合组成的"商南县科技惠农服务报告团"常年活跃在农村第一线,大力宣传科普知识,扎实举办各种技术讲座,印发科普实用技术资料,建立科技示范样板现场培训与示范演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传授种植、养殖技术,拓宽农民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如德国镜鲤、白鲫、革胡子鲶、蟾胡子鲶、卡特拉鱼、虹鳟、红鲍、绿鲍、罗非鱼、俄罗鳄、太平洋牡蛎、海湾扇贝、巨藻、异枝麒麟菜、褐首鲶、沟鲶、尖吻鲈、加州鲈鱼、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英国大菱鲆、美国红鱼、美国务纹鲈、日本红鳍东方等.且绝大多数已形成了产业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概述了我国历年来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鱼类遗传育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类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及其遗传改良技术的创建驱动了我国水产种业的蓬勃发展。在分析我国鱼类遗传育种的起源、发展和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的支持下,以银鲫、草鱼和黄河鲤等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全基因组解析,性别控制、抗病、耐低氧、饲料高效利用等分子模块解析,以及高产抗病异育银鲫新品种培育的研究进展,由此探讨了在集约化和生态化养殖趋势下未来鱼类遗传育种和水产种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蓝色农业的主战场,海水养殖是海洋蓝色农业的优势产业。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研究的重点将着眼于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地可持续发展,努力推动我国从世界海水养殖大国向世界海水养殖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把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有机结合,创造环境和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局面。本文围绕海水养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就海水养殖生物的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海水养殖生物的免疫与疾病控制、海水养殖生态环境评估与健康养殖技术,以及设施养殖渔业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发展战略与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论述,对有关基础研究及其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