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江西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我省现有的基础,论述了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平台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以及平台运行的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国际接轨、横纵可比、动态开放的原则,科学编制一套体现新常态下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逐年测算广东科技创新指数,从创新环境吸引力、创新资源集聚力、创新绩效影响力、创新企业活力、创新经济源动力、创新发展辐射力这"五个力",客观评价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绩效,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推进创新治理与科技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俊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231-232
文章建立了一套安徽省科技创新评价指数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该指数的测算方法,测算了安徽省各市的科技创新指数并进行排序,为各市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价研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为例,运用PMC指数模型并结合文本挖掘方法对相应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评价,以实现为现有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框架的目的,具有为新一轮政策的实施、调整、修正及延续提供决策支持的意义。实证结果表明政策P2的PMC指数低于其他两项,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总体来讲三项政策均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在分析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意义、特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的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在政府积极支持下,通过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组织等区域民生科技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建立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创新指数研究及设计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创新特点以及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创建区域中小企业创新指数的思路,并构建中小企业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以更好地为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湖南科技与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湖南科技与金融协同创新要走集约发展、两型驱动、特色创新和软实力提升之路,以期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廖建锋  李子和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117-119,122
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优势的充分发挥离不开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需要调整基地建设的结构、布局和研究方向,完善基地建设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广东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应努力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知识储备、技术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进和发展现有"创意指数",量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效果。从市场需求、企业主体、平台建设、政策环境四个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动因出发,从十一个领域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指数,涵盖消费基础、市场体系、对外贸易、规模效益、技术能力、骨干企业、交易平台、人才集聚、行业自治、经济政策、执法保障等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统计测算,重点分析浙江省创意产业融合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省情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地方社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加大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建设社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997年12月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递交了题为<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作出了"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的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南沙为例,建立科技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以及DEA中CCR、BCC以及超效率模型对南沙科技自主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南沙在"十一五"期间,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其中技术进步发挥了主要作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有效率的。与珠三角主要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发现,2010年南沙在综合技术效率得分方面排名第一,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是有效的;同时南沙在专利授权量,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医疗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一直都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迅猛,其中高校科技创新对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经过多方考证和探究,建立了一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翟镇煤矿按照煤炭主业提效、非煤产业提速、企业文化提升的工作思路,立足于煤业做大、热电做优和药业做强,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积极推行全员创新,在全矿形成了一个创业、创新、敬业、奉献的热潮,一批项目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在矿井管理、安全、生产、经营、非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高校科研团队在高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团队组建和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2015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以来,为解决以往地方科技计划体系中存在的科技资源“碎片化”“重复资助”等问题,广东省等省市逐步开展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将以往的零散项目整合为以重大项目为主体的地方科技计划体系。针对改革后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模糊ANP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结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度和三角模糊数法确定各级因素的重要性和关联度,从而得出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最后以广东省为实例得出的结果表明,技术路线、实施计划、产业需求等因素对该地区科技项目成功绩效影响较大,符合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解决产业核心技术瓶颈问题设立的战略定位,验证了本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率问题亟需关注与研究。21世纪是复杂科学的世纪,科技创新政策的运行系统也是极为复杂的。因此,以复杂适应系统的刺激反应机理为指导,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市创新政策对中关村区域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政策效率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单一政策工具的运用具有差异性及时效性,而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会呈现较高的效率,且不同产业间的政策效率也存在各自的特征,最后总结了研究启示与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SEM模型的产品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表明,由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技意识、发展方式转变、成果转化、信息化水平等组成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对区域产品创新能力形成较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显现,一是直接影响,即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能力基础;二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科技与产业基础雄厚,因此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更加便于形成专利等科研成果,而科研条件的提高又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进而人才的聚集有利于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探讨创新合伙人内涵和机制的基础上,以海淀创新合伙人实践为例,分析其发展特点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伙人机制、有效激励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