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出现衰微现象,既有国际、国内的外部原因,也有专业建设的内部原因。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深入分析此专业出现的各种状况及其原因,充分发挥外语院校的优势,利用较强的专业师资优势,实施"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突出汉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固本强基,而且采取"+外语",尤其是"+小语种";"+实践",尤其是"+海外实践";"+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跨境线上汉语教学技术"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多维协同,强化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显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生命力与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吴思霖 《知识文库》2023,(19):192-194
<正>OBE是以产出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本文试将OBE理念融入汉语国际教育实训课程国际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与国际汉语语言技能教学的教学实施中,探讨如何在课程中体现OBE理念,以及如何做好两门课程的过渡与衔接,并提出了课程教学重难点及注意事项,意为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教师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提出建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注重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本专业通常会开设实训课程,以满足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训练需求。国际汉语语言要素教学与国际汉语语言技能教学是广东培正学院2021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的两门专业选修课,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近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及考生知识背景的分析,本文主张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的原则。本文强调在指导性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应特别加强汉语汉字和中华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外语教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学;加强跨文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3,(3):93-97
指出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是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使者。以泉州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境外学生为例,就该专业学生在菲律宾华教中心中小学生夏令营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该专业学生语言文字技能可持续培养策略及完善效果检测模式,以提升大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和教学实习,在学校培养的基础上,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进行自我训练,在课程学习、教学实习和自我训练三者结合共同作用下,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最为完善的。只有学生拥有合格的实践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才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院校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强调与中医药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本文以安徽省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为出发点,探索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思考今后中医药院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是地方高等院校探讨的课题。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地方特色,融入国际因素,遵循当前校园活动的主流方向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各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一带一路政策”为导向培养基于国际传播的汉语教学人才。学生本科阶段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准确了解学生需求,加强专业教育,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构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多维实践平台,拓宽实践的维度;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增加实践能力考核比重,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汉语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必须不断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以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为依托,遵循其系统性、渐进性、实践性的原则。同时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实践教学理念、开阔实践教学视野等具体内容,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讨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教学、实践等问题,认为语言文字教学是汉语国际教育的核心任务,扎实地学好"现代汉语"是对本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现代汉语"课程要有别于中文其他专业的教学,要在教学中突显专业特色,要在实践训练中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从业能力的基础,相关的培养工作应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和见习、实习.突破培养瓶颈的建议: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须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2)专业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须突出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重视对过程的解析,以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3)通过训练课程与学生见习活动的双向互动,培养学生调研、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4)建立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制度,对教师的海内外汉语教学经验提出硬性要求;5)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从业实践需要,规划好与课程教学、见习实习相适应的“MTCSOL研究生专业课题指南”,为培养学生的专业问题研究能力提供完整的参考框架;6)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档案袋评价体系,确保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论文还对课程教学、见习实习和档案袋评价体系的实施方案做出了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新兴的专业硕士学位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其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该专业是要培养既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该专业学位的实践环节以及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古代汉语虽是一门传统学科,但其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完善学生的汉语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古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干课,应当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更为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现代汉语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满足专业的需求。该课程教学应从教学实践出发,培养学生从汉语知识到汉语教学能力的转化,使学生既能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又具备一定的解释和教学现代汉语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储备师资力量及可以胜任跨文化交际的人才,专业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特别是语音分析能力。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语音选修课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语音听辨能力进行了论述,就进行听辨能力训练的必要性及操作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汉语言类课程设置 相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更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之相衔接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也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门组织专家制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性培养方案》)便将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明确定为“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7.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国际汉语教学合格师资,其人才培养方案由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八个层面构建和各层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实践运作,是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培养、第二语言应用能力、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涉外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学习型社团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对外汉语专业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有实现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成果进行评估时,传统的对语言教学师资进行评估的方式显现出一些问题,因此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评估要进行适合学科特点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进行要适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基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研发而成的智慧教学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利用智慧教学系统培养该专业学学生教学能力的新路径,同时论述了该系统在教学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期通过借助互联网与新技术的力量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效率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我国新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以来,河南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院校逐渐增多,生源充足,基础比较扎实,但在招生形式、实践实习和培养方向等方面还需要加强建设。教师的可行性的建议有:增加国内外在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招生、拓宽教学实践和实习途径、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和打造特色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