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的规律,是时代的选择。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实践育人是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基本途径。全国第四次少代会明确提出了体验教育这一崭新的课题,成为少先队教育的新发展。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小学以开展探究性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家庭生活:体验教育的重要领域家庭是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少先队员生活的又一领域。少先队员在家庭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加强亲子两代的相互沟通,使少先队员们更加孝敬父母,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学习,体验教育也正是教学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新发展。实施"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实施"校园岗位"体验,学会自我管理的本领;实施"社会生活"体验,感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价值;实施"大自然"体验,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生活的情感;实施"学科间活动"体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合作能力。是实现体验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验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也促进了班级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义务,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及自身所承担的任务.今天的少先队员是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匹夫"无责,怎能"兴国"呢?所以,培养少先队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那么如何培养少先队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呢?通过对培养儿童的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等几个案例,阐明少先队"体验教育"正是培养少年儿童的一种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当前职业学院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社会责任感现状,剖析了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强化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扩展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2002年,全国少工委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养成道德好习惯”体验教育活动,引导队员根据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遇到的烦恼,提出解决的办法,然后以少先队小队或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从而培养队员高尚的道德品  相似文献   

7.
本着新课改中对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民主小学紧密联系少先队活动,在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让教学融于生活,将少年儿童到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体验式的学习作为少先队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与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少先队工作应该注重岗位体验,由个别谈话转向团体熏陶,由理论说教转变为情境体验,力争达到“小中见大”“小岗位大精彩”的目的和效果,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本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有效载体和路径,并以此创设出一片健康、灵活、博大的少先队创新教育新时空。  相似文献   

9.
朱会文 《亚太教育》2020,(1):185-185
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体验中学习,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有了责任感,才能积极主动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此,本文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服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必须努力贴近时代脉搏,引导少先队员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立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广泛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零距离:直接参与社会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生活不仅是教育场所,而且还是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直接参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是开展体验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当“非典”肆虐时,我们…  相似文献   

11.
『认识社会』:小学社会课教学的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讲授小学社会课应紧紧抓住“认识社会”这条主线,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一、抓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生活能力   社会课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全面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家庭生活”这部分内容,在学习一些家庭生活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一些家庭生活能力。如做家务、防煤毒、处理烫伤,正确判断发生在家庭内部或邻居间对错、…  相似文献   

12.
北师大版《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教材,它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市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时,立足课本,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学习进入生活化场景,让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真善美,辨别丑与恶。  相似文献   

13.
北师版《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科课程,它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市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时,立足课本,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让学生学习进入生活化场景,让教育从生活中宋,到生活中去,使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真善美,辨别丑与恶。  相似文献   

14.
没有责任感的一代是没有希望的一代,年轻一代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家庭是小型的社会,是儿童生活的首要环境,儿童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是他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预演。父母在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儿童自我责任感、对父母的责任感与对家庭的责任感的培养,这是儿童自我责任感、人际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对开展体验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必须努力贴近时代脉搏,引导少先队员投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确立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各行各业的广泛体验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赵晓敏 《考试周刊》2014,(15):165-166
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体验。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  相似文献   

17.
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于一体。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义务的一种复杂情感的体验。人的责任感一般通常可以分为对自我的责任感、对家庭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三个层面,其中对自我的责任感是基础和根本。对于一个对自身都不负责任的人来讲,就无从谈起对家庭、社会、国家、他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公民教育是江苏省教研室引进的与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合作开展的实践活动项目,实践活动的主旨是通过让学生以自发、自主、自由的方式,自觉地走进生活的世界,主动地在多样化的社会大背景中进行真发现、实体验、细探究、真解决。学生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q-,关注生活、执着探索、融进社会,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胸怀天下、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和谐社会为背景针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客观现状,主张通过加强学生认识教育、加强学生体验教育和校园文化教育等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的自我体验教育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我体验教育具有实践性、持续性、主体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自我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