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问题的研究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实现教育现代化要较多地考虑经济因素,考虑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发展的要求。但是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它不能仅仅作为实现社会现代化和发展经济的工具,而应该考虑人的发展。一方面注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顾及人的素质的提高。随着经济差距的缩小,后者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所在。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吸收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同时也要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也即面临民族化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我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在学习先进国家的基础上,而且要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国际化,但是在学习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国家的民族性和国情需要。总之,教育现代化就是古今中外融合基础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21世纪教育的理念是把人作为资本去投资。教育制度的改革的根本是想让我们的学生积极性和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培养懂外语,懂技术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要实现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事实上,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所有任务,因此教育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不容忽视。21世纪,国与国的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化信息化的国际大环境中,我们的人才要有个人气质,要具备国际化思维,国际化视野,从国际化视角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作为“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要注重提高人的素质,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服务,为弘扬先进文化服务。要努力营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培养“四有”新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留学史是中国人追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一个缩影。国家公派留学要体现国家意志,要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以人为本,对自费留学要积极引导,加强监管,做好服务。积极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战略中,我国职业教育有责任与义务提供重要的服务与支撑,这是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一带一路"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空间巨大,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外输、结构升级及品牌塑造,但同时也要看到,在服务与支撑"一带一路"战略中,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模堪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内在结构失调、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及职业院校学生参与融入前景待明等困境,需要科学判断,综合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扩大人才培养的规模、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大服务与支撑能力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质量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必须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前提下,加强文化了解及认同,整合不同文化,促进文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必须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前提下,加强文化了解及认同、整合不同文化,促进文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文化因素无处不在。必须在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的前提下,加强文化了解及认同,整合不同文化,促进文化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德育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上出现了国际化趋势。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爱国主义认识浅、道德实践参与机会少、知行脱节的现象。国家要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德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应对国际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或者结果是为了人的幸福,教育的过程就是人发现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新常态教育下的学校管理,要通过文化导航,成就儿童,成全教师,要勇于责任担当,造福社会,服务国家。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急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也把我国高职教育从国内市场推向了广阔的国际空间。因此,高职教育在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同时,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即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强国建设要求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要着眼于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为文化强国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德育要实现国际化,德育要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教育方式要更加平等民主,教育载体要多样化以及要拓展大学生的现代意识。文章从提高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实效性以及完善德育保障体系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使大学德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之后,在国际化经营的背景条件下,我国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状况,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重视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同时,国家要重视并加强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指导与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文化转型时期教师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在文化转型时期,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还未完全形成,旧的文化价值观念仍然存在。人是实现文化转型的决定力量。培养既有现代文化价值观念,又保持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的人是实现文化转型的关键。教育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念将直接影响文化转型的整体进程。所以,要实现新时期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建和整合,必须要求教师自身首先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本文拟对当代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文化选择性观念与文化创造性观念相整合   文…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与国际学院以"雕琢快乐使者,陶铸国际视野"为使命,旨在培养具有高端职业技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健康、阳光、快乐的旅游企业中的基层管理、服务人才。学院现有专职教职工90人;兼职教师87人,其中来自加拿大、新西兰、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人。  相似文献   

18.
<正>在知识经济日益显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就是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的教育市场,优化国内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服务。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树德协进中学一向秉承"树德广才,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铸  相似文献   

19.
行之 《教育文汇》2013,(11):4-4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培养的人才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育人为本,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求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大学进行全球化思考与本土化行动应有四个方面:一是开放办学.互联网时代,接受高等教育不应再受到时间或地点的限制.高校如何在所服务的周边社区以外发挥影响力,远程化教育将极有可能改变全世界高等教育传播的前景.二是高校的领导力.历史上的高校就已经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学习型社会的年代,高校在确定教育战略重点时应把当前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许多紧迫问题优先考虑进去,继续发挥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三是服务社会.很多高校已经有了为所在区域提供服务的牢固传统.但在全球化社会环境中,高校可以通过跨区域服务,如人道主义援助、制度发展、技术援助和政府咨询来加强这些传统,我们一定要鼓励并支持师生来从事这些活动.四是大学应在培养多元文化理解中发挥作用.作为启蒙与教育的中心,大学应通过为人类与文化的多样性问题提供广阔的视野,在促进多元文化理解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