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意见》把校园文化建设提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这对我们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德育的内在联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先进的校园文化与德育是有机的统一体(一)先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德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形态而言,主…  相似文献   

2.
为顺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文章针对当前高校德育中一些重要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内容交叉等现象,从教师专业化视角,对高校德育、高校德育教师、德育教师队伍构成等一些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厘清,指出德育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对象,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家教委对心理咨询工作十分重视,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肯定,把心理咨询视为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新任务、新内容、新途径,先后通过了若干重要文件。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9月,以下称《意见》)和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1995年12月,以下称 《大纲》),都明确地提出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给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在2005年颁布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构建具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意见》是针对构建全国性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而颁布的,这就决定了它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寻求共同性与统一性。这种普遍、共同的、统一的德育体系对地方德育体系和校本德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但它不能取代地方性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说服性传播论"。本文以"《弟子规》与当代大学生德育"的问卷调查为例,尝试借此理论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初步探讨。并在一定意义上验证了"说服性传播论"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揭示了《弟子规》及国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为了加强《北京教育(德育)》编辑部与作者、作者与作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提高德育论文撰写水平,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于2010年5月26日~30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北京教育(德育)》笔会。北京、河南30余所高校、50余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王达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北京教育(德育)》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为推进首都大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德育工作面向大众生活是德育本体的复归。归纳整理《朱子家训》生活化的德育观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的需要,亦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提供文化源动力。《朱子家训》较为集中的体现着“源于生活又复归生活”的生活德育观,它以日常化的德育内容、通俗化的文本表达、体验式的德育路径、典范式的德育追求共同构建了生活化的德育体系;它深刻的德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有效的德育方法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吸收《朱子家训》的德育精华,突出生活化内容、注重生活化实践、运用生活化表达,加强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社会化研究是高校德育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德育社会化问题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并逐渐走进学术研究的视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高校德育社会化的内涵、必然性、存在的问题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进一步深化高校德育社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我国高校现行德育模式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基础,这种模式首先满足的是国家的政治需求;而大学生需求的德育模式则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公民教育为基础,这种模式首先满足的是大学生学习做人的基本需求。本文将现行模式下,因忽视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的需求,而出现的使德育内容构成比例向国家的政治需求走偏的态势,称为高校德育模式的结构失衡。这是高校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为此,本文分析了高校现行模式的构成和特点,并对提高德育效果的新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价值澄清理论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德育学派,它反对以灌输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个人价值选择的自由,对美国德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这一理论,论述它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系统的定义入手,运用系统论的一般理论,结合高校德育工作,提出高校德育系统的定义,基本属性和构成要素,通过介绍搞育系统的基本概念,提出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的定义,针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如何评价德育工作提出一些评价指标,进而运用图示工具架构出高校德育系统的简单模型,探讨高校德育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迫切要求高校德育在继承德育工作优良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新德育观念,充实新的德育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对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和创新,以充分发挥高校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美辅德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赵美娟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人们对德育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地位的认识,已没有原则性的分歧了。但是,令一些人困惑的是,德育效果与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成效明显,但经济全球化和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导致社会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增多,这对高校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高校应适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思想教育研究》2013,(11):102-103
2013年7月9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下简称《问道》)出版座谈会”。会议围绕如何坚持中国道路、引领社会思潮和怎样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教育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座谈会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文件精神,都在积极探索怎样才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坚定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和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引领青年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崇高思想的引领者、高尚道德的示范者、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湖南生物机电专业技术学院在新形势下依托“雷锋之家”德育基地,在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我国社区德育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多,主要对社区德育的概念、内容、特点,社区德育的发展历程、意义和功能,社区德育的理论基础、途径、方法和机制,中外社区德育的比较,我国社区德育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注意到了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一些较好的观点。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成果不够丰富,研究的创新性不强,研究水平总体较低,以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代替社区德育研究,对社区德育的一些重要问题关注不够,对质的研究方法不重视等缺陷。  相似文献   

18.
高校德育实践中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理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高校主体性德育正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来的,它是以发展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德育。构建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改革传统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的基本概念、实践依据、基本目标、基本特征、基本原则、构建策略等基础理论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回答,旨在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动高校德育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蔡文国 《中学教育》2003,(6):42-43,8
一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发展 ,素质教育到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由破到立、由局部到整体的改革历程。今天 ,学校德育成为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 ,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德育的研究也有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教育领域 ,德育研究首先在高校兴起 ,九十年代中后期 ,高校德育研究进入系统化阶段。开始注重对德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概念、范畴、规律等基础理论的研究 ,它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化和德育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 ,中学的德育研究也随之兴起 ,成为学…  相似文献   

20.
曲迎春  孙学文  刘超 《华章》2007,(3):51-51
高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必不可少.当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不同程度的淡化、简化和软化的倾向,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倾斜,理想信念淡薄,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特别是德育素质的提高.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