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內在要求,是我国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应在现行的教育方针中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表述,在修改教育法时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未来公民的培养,其核心是一种共通的品质培养.而品质的培养在于用心的引导和人格的潜移默化.学校建立导师制作为引导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制定真实有效的量化手段,以可操作的形式衡量学生发展需求,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以及合格公民培养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将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更加符合德育实际与教育规律,是我国公民教育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客观体现,也是公民教育理性自觉的必然回归。在教育教学中,厘定公民教育的合理目标与内涵,有利于我们采取比较适切的手段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一些消极思想的渗透容易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思想阵地,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以及立足现代社会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新时期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新课改把基础教育定位于公民教育。为此,对青少年学生应着重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为国家培育"合格公民"。然而,由于我国中小学多年来的办学思想及其课程设计缺乏鲜明的"公民教育"观念,教育的成效往往出现较大的落差,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振兴公民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现,它客观反映了当代中  相似文献   

7.
当员工迫于外界压力实施组织公民行为时,这种行为便会丧失自愿性进而转化为强制性公民行为.由此可见,组织公民行为和强制性公民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概念、测量进行了梳理,比较其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异同,归纳了二者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们本应以培养现代社会优秀公民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却落入了以应试教育为中心,以考高分上名校为最高目标的让人颇为忧虑的境地。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培育合格公民,我们仍需努力"观点,希望与阅读此文的同仁一起研讨。  相似文献   

9.
10.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培育合格公民作为新的价值和目标取向进行分析,并构建包括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技能在内的教育内容体系,同时提出了加强合格公民培育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组织公民行为能够增强组织的效能.基于此,从组织公民行为的角度,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要求,分析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从民办高校教师个人因素、民办高校组织等角度,阐述民办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转型社会要求民众要有相应的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唤醒和培育与教育分不开。在开展公民教育时。公民教育的内容须有明确界定,勿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公德教育混为一谈。公民教育的展开,并不单单是教育本身能解决的,还必须有制度的支持和保证,亦要有政府和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座右铭: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育工作。 我校从2001年开展责任教育,在实施责任教育过程中,把责任教育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把责任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构建了一个具有“明德特色”的育人环境。同时搭建责任教育平台,结合“责任教育”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力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德育环境已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因此,认真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未来合格公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导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是教育战线特别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一光荣而重大的任务完成好。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在海外留学,往往表现出自我封闭、不善交往、遇事总是等待别人来解决等等。为何会出现这等让外国人感到诧异的事情?说到底还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素质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表现出高能力,低素质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拒绝翁社会,这可能是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和东欧败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公民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宽容并善为培养公民社会。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法治价值,是构成法治社会的要件。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为此,就要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要在社会大力提倡公民道德规范,本文对公民道德规范主要调整的5种关系和10个道德范畴的内涵作了探讨,以期对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