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村低碳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鉴于国内对低碳发展研究呈现"重城轻乡"的现状,界定低碳乡村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并从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域单元为样本做实证分析,描述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格局,揭示省域间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及各子系统空间分异,为统筹省域间低碳乡村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乡村低碳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鉴于国内对低碳发展研究呈现“重城轻乡”的现状,笔者界定了低碳乡村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并从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域单元为样本做实证分析,描述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格局,揭示省域间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及各子系统空间分异,为统筹省域间低碳乡村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但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为整体把握企业创新支持政策的现状,明晰政策共性与特性,文章以2011-2020年115份省域企业创新支持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域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呈波动下降趋势,且省际差异显著,部分省域围绕地方特色、发展需求积极展开政策创新;针对所有企业的普适型政策和针对特定企业的专一型政策旗鼓相当,专一型政策主要针对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创新政策主题按标题划分为四大类,其中任务类政策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其次是引领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要素类政策数量最少;企业创新支持政策在省域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空间集聚主要体现为普适型政策和引导类政策;政策措施重点强调扶持政策、研发机构与研发平台、企业人才队伍、创新型企业培育、技术创新服务机制和企业技术改造等领域,各地政策措施既具有共性又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4.
杨智勇 《未来与发展》2010,33(12):38-41,45
通过构建餐饮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中国各省域餐饮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了其差距及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的研究意义,构建了中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1986—2006年度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发展水平展开了实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并对提升我国省域软科学研究机构竞争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对建筑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评价省域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分析省域建筑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从省域建筑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低碳发展水平视角,将全国建筑业分为标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及按兵不动修炼内功四类省份,并提出其低碳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省域高校科技绩效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改进的DEA方法和PCA方法,对2002年我国省域高校科技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基于DEA/PCA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了省域高校科技绩效,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省域高校科技的投入,改善结构,增加对中西部省域高校的科技支持,以提高省域高校的科技绩效。  相似文献   

8.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是指在社会进步中各省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程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其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综合运用地理软件和重心演变路径模型,从中国各省域的GDP、三次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年末总人口等指标重心入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重要指标重心演变路径进行测算及比较研究,探寻基于省域数据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空间变化规律,并有针对性地从各重要指标改进和缩小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黑龙江省1996-2004年城镇建设用地和特殊用地为基础数据,科学预测其需求量.结果表明,利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省城建设用地需求量是可行的,能够为全国新一轮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的编制及建设用地预测方法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发桂 《学会》2010,(9):10-13
在群体性事件中,缺乏制度化的对话机制是导致公众的诉求非制度化表达的重要缘由,民间组织以理性的特质在政府与公众之间起到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对于满足公众有效获取信息、实现利益整合、促进理性表达和增强民众博弈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将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才能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超镭 《学会》2009,(8):9-13
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股新力量。该文从我国民间农业合作组织产生的原因、现状、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对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最后,结合一些案例,深入分析了民间农业合作组织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政府的角色问题和组织的内部管理问题,以期更清楚地认识它们。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通过全国性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了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现状、特质与价值。调查发现,中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已经从急剧增长期过渡到相对停滞期,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受政策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调查还发现,民办非企业单位在就业与经济方面的贡献要远远大于社团,特别是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具有自主性较强、而公共性较弱的特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强自主性改变了中国民间组织“准政府”的特征,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弱公共性却不利于有序、和谐的公民社会的形成,而这需要政府、民办非企业单位与社会长期、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着慈善供给不足、服务活动的特殊性、非独立性和业余主义等问题。我国的NGO也存在着非政府组织机构不完善、公众志愿参与不足、慈善供给不足、信任危机等志愿失灵的现象。对此,政府要给予NGO合法性地位,同时NGO要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志愿活动制度建设,化解信任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深入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理论的演进历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柏晶  周定财 《学会》2010,(5):3-7
在西方,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着慈善供给不足、服务活动的特殊性、非独立性和业余主义等问题。我国的NGO也存在着非政府组织机构不完善、公众志愿参与不足、慈善供给不足、信任危机等志愿失灵的现象。对此,政府要给予NGO"合法"地位,同时NGO要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志愿活动制度建设,化解信任危机等等。  相似文献   

18.
吴光芸  谭威 《学会》2010,(12):14-20
民间组织通过建立合作联盟或联席会议等形式,广泛开展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会展合作、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异地服务以及对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行业突破行政区划障碍,有效遏制区域间的过度竞争,促进区域各类市场资源的连接和整合,实现行业间经济、技术合作及产权运作,已成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对此,政府要加强制度和立法的供给,打破行业协会行政管辖的分割。同时,民间组织要加强自治自律,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好地参与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9.
粟多树 《学会》2013,(9):16-23
政治参与是政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对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其政治参与程度对我国基层政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制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政治参与状况不容乐观。在突破这一瓶颈的多种可行性方法中,鼓励和引导农村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政治文化素质,拓宽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和范围,进而实现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