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阳能沼气池远程测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农村沼气池普遍存在着冬季产气率低的问题,如何提高户用沼气池冬季产气量,是当前沼气池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将太阳能集热系统与厌氧发酵装置相结合,研究设计太阳能加热的沼气发酵系统,同时针对现有沼气池环境监测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耗时耗力易受干扰且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基于Lab VIEW技术的沼气池厌氧发酵环境变量实时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监控的实时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设计开发一套多路传感信号演示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多种传感器及信号采集装置、多路信号转换装置、PC机实时显示界面3部分组成.传感器及信号采集装置包括:由霍尔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弹簧振子演示装置、压力传感器演示装置,超声波安防测距演示装置等.多路信号转换装置采用单片机控制各通道的选通,系统实现了多通道信号的方便切换,便于在大屏幕投影设备实时显示多种演示效果,充分利用了单机通信有限的接口资源.PC机界面采用VB6.0软件编写,系统操作方便,界面美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基于PLC技术的太阳能集热供水控制装置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相应模块的选型,介绍了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思想并给出了相应的子程序;系统还可实现触摸屏操作和显示。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严寒地区某示范工程进行土壤源热泵-太阳能供能系统进行设计,得出所需的太阳能集热面积.与传统常规能源系统相比,计算出本示范工程土壤源热泵-太阳能供能系统中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年节能量和因节省常规能源而减少的二氧化碳、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可见,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进行补热具有很高的节能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6,(5):75-77
围绕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提出了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该采集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Labview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主要介绍了调理电路与数据采集卡选型;软件系统重点介绍了数据采集、滤波与存储,通道波形回放,模拟信号输出三个模块的Labview程序设计。所设计的系统能够为各种现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AT89 C20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多通道温度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K型热电偶的多通道温度采集系统。系统采用基于Modbus-RTU通信协议的DFM206系列6通道隔离输入测量模块,采集多路K型热电偶信号,上位机使用libmodbus库实现与DFM206模块的通信,系统软件采用Qt进行开发,利用QcustomPlot实现温度曲线显示,温度数据保存于MySQL数据库中。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可靠性好,具有较强的扩展性与可移植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温度采集场合。  相似文献   

8.
<正>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供电的无线液位检测装置项目是一款采用太阳能供电、GPRS远程数据传输且低功耗低成本的管道液位检测终端。该终端可为智能水厂、智慧城市排水管道等液位采集提供便利,减轻远距离采集布线及液位信息管理的单一模式的困扰,构建全区域、大面积的液位采集  相似文献   

9.
浅谈绿色建筑中太阳辐射能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当前建筑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技术和措施。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被动式又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热一蓄热墙式、附属温室式;主动式又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和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光伏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钒钛黑瓷集热板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装置,与温差发电技术进行集成,设计出家用热电装置。测试该装置的加热和发电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自制的家用热电装置能将容积为64L的水箱中的水加热到45~75℃,冷热端温差为20~45℃,可产生电流为10.1~1994uA,电压为45.2~2105mV。  相似文献   

11.
多路温度测量控制和报警系统广泛用于锅炉、烘箱、恒温等装置中。首先设计总体方案,绘制系统框图,用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化成电流信号,经精密运放变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电压信号;用模拟开关CD4051实现信号路数选择;用模拟可编程器件ispPAC20实现温度控制及报警电路;用数字可编程器件EPM7128外接数码管实现温度测量显示。结果显示:该系统灵活性强,能实现0~150℃温度测量控制和报警,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集热器测试系统利用两级温控,采用PID控制方法,把进水温度的漂移控制在±0.2℃以内;利用变频器采用位置式PID算法进行控制,将流量控制在±1%的精度范围内.对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进行了瞬时效率的测试,通过测试,证明了此种集热器热效率高,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高层住宅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应用现状,阐述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构件中的集热器和贮热水箱与高层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的要点,并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It is promising to simultaneously develop multiple products through the combined utilization of sea-water by solar chimney technology. A small scale experimental system was set up. The collector temperature, the seawater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the airflow under the collector were measured. Thermal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flow is nearly saturated at the entrance of the chimney, and the mean dry-bulb and wet-bulb temperatures of the airflow have increased by 8.4℃ and 9.6℃ respectively. The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between the collector and the sky is the biggest heat loss in the system, which is up to 29.1% on average of the solar energy. However, the water evaporation heat is about 23.6% on average of the solar energy. To reduce the heat loss and enhance the water evapo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emissivity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llector and increase the evaporation areas.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套闭式循环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150m^2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2台额定容量为15kW的吸附式制冷机组、1台冷却塔、风机盘管以及循环水泵.实验表明:由于水容量较小,系统的运行过程呈现出波动特性;由于进入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水直接来自吸附式制冷机组,太阳能集热器阵列的进出口水温周期性地振荡;此外,吸附式制冷机组的进口水温波动明显.然而,系统的制冷性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与开式循环系统相比,闭式循环系统由于减少了循环水泵的数量具有高电力COP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化家庭住宅模式将成为家庭住宅模式的发展趋势。而智能化的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必然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基于上述发展趋势,本文以FPGA芯片为主体,基于VHDL语言设计了一套智能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本控制器可以实现太阳能加热与辅助加热相结合、自动上水、定时上水、水满则停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菲涅尔跟踪式太阳能集热器是一根管的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方式是在太阳能真空管下方放置许多条形镜面,通过微电脑的程序跟踪和光感跟踪结合的方式实现条形镜面将太阳光精确地反射聚焦到太阳能集热器上,从而实现太阳能的中温利用,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热效.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低倍瓦式聚光集热器,对其瓦式抛物面聚集器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光路传输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基于数学推导和建模,通过MATLAB软件,理论模拟该集热器的几何特性、聚集性能等,并分析影响因素,对重要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瓦式聚光集热器能将建筑屋顶空调节能与太阳能集热系统统一起来,对低成本高效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分析了U型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效率的表达式,并在FLUENT中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U型管的入口流速和结构尺寸、太阳辐照度对真空管内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入口流速和U型管内径、增加太阳辐射量和U型管的长度都可以使真空管的出口平均温度增高.该分析结果可对U型玻璃真空管的优化设计、参数匹配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