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2014,(12)
区域性"民间公益中心区"是基于我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现状提出的概念,其内涵可以界定为在政府和民间公益组织双重力量推动下区域内民间公益组织的数量、规模及其所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使地方公益生态和社会治理呈现良好的区域性示范引导效应。本文以东三省为模拟区域,以沈阳和大连两市为辽宁创建区域性"民间公益中心区"模拟城市样本,对比上海、杭州、深圳等国内城市范例,探讨辽宁创建区域性"民间公益中心区"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玉苗 《学会》2013,(10):24-33
受内外环境的制约,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面临着重重困境,其成长和壮大需要自身的努力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目前,各地广泛兴起的“政社合作”模式大都以纯粹新办的民间支持性公益组织为综合培育的主体,这些新创办的民间支持性公益组织也面临合法性、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瓶颈,影响了草根公益组织的培育效果.而以具有一定规模、资源充足、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运作成熟、管理规范、理念先进的公募基金会作为“政社合作”模式的媒介可以充分地利用其“官民二重性”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新建民间支持性公益组织的不足,提高草根公益组织培育的效率和质量,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政社合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准政社合作”.“准政社合作”培育模式具有过渡色彩,可以作为“政社合作”模式的有益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益环境的改善以及来自民间的支持性公益组织的成熟,公募基金会逐渐去行政化和社会化并向资助型转型,“准政社合作”培育模式可能会逐渐向“政社合作”演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公共图书馆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现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存在的问题,对公共图书馆与民间公益组织合作方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戴皓 《学会》2012,(5):38-38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环境渐趋宽松,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人不断增多,民间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和成长,尤其是经历了汶川和玉树两次灾难之后,中国公众的公益热情井喷式爆发,在救灾援助期间,民间公益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李月娥  李坚 《学会》2011,(4):3-8
网络时代,在传统公益组织凭借互联网发展壮大的同时,草根公益组织也迅速兴起,成为推动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公益组织提供发展机遇,也使公益组织面临新的问题。正确认识互联网对公益组织的双重影响,加强网络时代公益组织的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承认草根公益组织的合法地位、加强对公益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建立权威性"中国NGO网络公益平台"等,整合政府和网络资源,实现政府与公益组织间的良性互动与合作,以推动我国公益组织和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龚万达 《学会》2017,(2):29-36
通过对南京市养老社会服务机构这类社会组织的个案考察发现,政府为养老机构的发展破解瓶颈、提供资源,占据了养老机构所处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从当前中国养老机构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这种"结构洞"状态具有积极意义。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是现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着力点。由于民办养老机构的营利冲动,造成"服务"这一"使命驱动"不足。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实质上是致力于用公益慈善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升华养老社会服务机构"使命感",使之真正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学会》2011,(7):36-36
<正>在今年的中国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上,160余家公益组织参展,展示其创新性的公益项目,上百家企业、基金会、媒体、研究机构,以及地方民政官员参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益项目交流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8.
加强公信力建设 构建中国一流NP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玉生 《学会》2005,(1):22-25
一、新世纪新挑战近年来,各国日益感受到一股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的生长,那就是在国家机构和市场部门之外兴起的非营利或非政府部门。以至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社会部门的世纪”。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兴起的中国社会公益组织在过去20多年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在推动社会变革、解决大量涌现的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主力军、构建中国公民社会的基础。但是,由于中国社会还缺少现代公益的“基因”,以及受中国公益组织发展环境和基础的制约,中国的非营利…  相似文献   

9.
公益创业是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的全新创业理念,是追求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的创业活动。较之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公益创业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温州社会生态系统中有着孕育和发展公益创业的土壤和环境。以“社会责任”为联结纽带,温州公益创业的主体主要包括温州市政府、民间公益组织、温州高校和社会企业等。当前,温州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还处于发育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复杂环境,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大胆创新,有利的外部环境加上系统内部诸要素的良性互动,才能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成熟的公益创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公益组织与和谐社会大家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2005,(6):23-24,27
2005年4月13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共同主办“公益组织与和谐社会”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在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注册的部分市属公益机构和全国性及海外知名的公益机构等20余家公益组织,与会者就“公益组织与和谐社会”的话题展开了座谈与研讨。  相似文献   

11.
陈鹏 《学会》2014,(6):18-22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上海浦东新区在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浦东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置于"公益"的理念和范畴之下,强调公益是一条上、中、下游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即上游环节(基金会)——中游环节(支持型、枢纽型社会组织)——下游环节(草根型、操作型和社区型社会组织)。从组织生态来看,浦东公益服务园、基金会服务园、社区公益服务园和公益街同处一个园区,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共生、完整自洽的"生态圈"。浦东公益示范基地的成功实践表明: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应该对社会组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是社会组织自主治理的内生动力和强烈愿望,以及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国锋 《学会》2006,(10):3-13
2006年7月17日至2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率领代表团一行12人出访日本,围绕中日政府间技术合作项目——“日本NPO法律制度研修”,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一系列考察、学习活动。访日期间,代表团聆听了部分日本专家学者的讲座,与部分日本政府官员、民间非营利组织负责人进行了讨论交流,现场考察了一些民间非营利组织、支援机构。这次考察、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明显效果,特别是对日本民间非营利组织体系、法律框架、发展状况等方面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把握。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法律制度基本框架、公益法人制度改革、当前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李月娥  姚威 《学会》2009,(10):34-37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各类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一类即是从娱乐团体发展而成的草根公益组织。这类组织虽然数量不多,却为公益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辽宁鞍山"阳光公益行动协会"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它的出现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公民慈善意识增强的体现。重要的是,它在从娱乐团体向公益组织转变的过程中,在人员构成、团队协作、活动经验等方面突显了一定的优势,这是值得其它公益组织学习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4.
玉苗 《学会》2013,(2):18-25
社会公益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益事业发展。文章论述了云南公益组织通过与香港公益组织的合作,引进并创新徒步筹款模式,成功地塑造了云南公益品牌的过程。分析该公益品牌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认为云南徒步筹款公益品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云南公益事业"引入外援、提升自我"的借力发展,以及"公益事业与地方产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合作共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太平洋学会联合北京信息空间文化经济研究院等多家民间机构共同发起组成"创意中国产业社团",并且提议将5月22日定为"创意产业日",每年在北京开展"创意中国周"活动,以推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晓畅  仲伟周  李霞 《科研管理》2004,25(2):129-134
自推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公益机构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时期;目前公益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社会组织,并在科教文卫体等领域的公共物品供应、救死扶伤、促进社会效率与公平以及正义等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转轨社会制度对社会活动主体行为规范性有效约束不足。我国目前的公益机构的行为在许多方面出现了偏离原有社会规范的种种扭曲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恶果,严重阻碍了我国公益机构的健康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发挥。本文在对我国公益机构形成与发展进程充分描述的基础上揭示了公益机构的性质与功能,剖析了我国公益机构行为扭曲的表现、恶果及其根源,并从中外比较角度提出了公益机构行为扭曲管制的宏观政策与微观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基金会可作为规范民间科学活动的制度选择,其特征是非赢利、非官方的公益组织。它不仅可以管理、支持、促进民间科学,使之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主流科学体系的完善和正确科学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公益与效率: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亚平  陆明远 《学会》2006,(5):9-14
公益性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根本价值准则,是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核心能力,而公益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检验非营利组织实际状况的基本标准。中国非营利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由于社会转型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减轻了政府与企业的压力。但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仍然出现了“公益腐败”“、公益低效”等不正常现象,严重破坏了公益事业的形象。究其原因,在于中国非营利组织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因此,笔者提出引入效率目标来完善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目标体系,通过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手段来推动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振华 《学会》2016,(1):5-10
资源不足是影响公益慈善组织功能实现的核心难题,因此,资源动员成为了公益慈善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任务。伴随着我国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动员逐渐成为了公益慈善组织筹集资源的新型模式。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例,尝试运用资源动员理论分析其较为成熟的动员知识与技术,以期为其他公益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博 《学会》2009,(3):27-28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众利益、社会正义的重要手段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社会团体的身影已在公益诉讼领域悄然出现,在被称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案的"华清嘉园绿地实测案"中,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成为公众利益在这场利益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