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为 《辅导员》2012,(3):49-50
学校,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当时称为庠、序或学宫。据记载,到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在这类学校中学习的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说,学生除了学会礼仪、音乐、经典、计算这些文化知识外,还要学习体育,射、御就是当时体育活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西周时期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 ,其教育内容是 :“礼、乐、射、御、书、数” ,即六艺 .分析了“六艺”中的“射、御” ,阐述了“射、御”的体育功能 .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体育先后经历了西周官学中的“射”、“御”,春秋战国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汉代太学教育中的“武艺”,隋唐学校教育中的“武”,宋明理学教育影响下的“武学”与“养生”,明清之交早期启蒙教育思潮影响下的学校体育六个发展阶段。体育教育内容日益拓展,教育方法日益多样,教育宗旨日益拓展,教育对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4.
习斋体育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习斋先生是清朝初年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尤其具有独到的建树。在“习行”的哲学基础上,习斋先生较为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到了体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价值和体育的社会价值,构建了以“礼、乐、射、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为近代中国体育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点和美好姿态的教育过程.人有爱美之心,美比丑好,各个阶级,各种人,各个历史时期,各有其审美观点,但都讲究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丘,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授弟子.这六个科目,会活政治、伦理、历史、自然科学、军事体育以及文学艺术造方而后内容,实际上是古代的一种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除了“乐”(诗、歌、舞、演奏等艺术综合体)是美育的专门科目外,“射、御”(射箭,驾车)是包含着德育和美育的体育科目.射和御不仅有礼仪和口诀,而且,在训练中特别注重情感的培养.古代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教育界关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讨论,热浪迭起.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延续或继续“应仕”教育、“应试”教育,还是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素质教育.答案从莫衷一是到取得共识,那就是摒弃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与生活相脱离的“应仕”教育和“应试”教育,实行素质教育.如果追溯得更远一些,我们还会发现,这是一个古老的课题.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就规定为“六艺”,亦即:礼、乐、射、御、书、数.包括了当时的贵族道德规范、音乐舞蹈、射箭驾车语言文字、文学历  相似文献   

7.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9月,教育部公布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军国民教育方针。这里的军国民教育即体育。按照蔡元培的说法"六艺之射御,军国民主义也。"以教育界之言三育者衡之,军国民主义为体育[1]。所以,当时军国民主义的氛围很浓,且贯穿于学校体育之中。在这一教育宗旨指导下,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壬子学制。1913年,在壬子学制的基础上补充了十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国家形成后,伴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进行,出于对司法官吏的培养、法律知识的宣传及法学理论的研究等需要,法制教育活动也开始出现。探讨先秦时期法律的传播教育的状况,有助于了解我国早期法制的发展进程和加深对法律在当时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一据史书记载夏代已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如《孟子·滕文公上》里讲到夏代就“设为序学校”,以教育培养子弟。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射御礼乐等。传说中的夏礼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祭神祈福的祭扫仪式改造而成,以《史记·礼书》所讲的“上事天,下事地,酋先祖而隆君”为主要…  相似文献   

9.
“六艺”是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六门课程,包括“礼”、“乐”、“射”、“御”、“书”、“数”。1.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2.乐:属于综合艺术,包括音乐、诗歌和舞蹈。3.射:即射箭技术训练。4.御:驾驭兵车技术训练。“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当时作战以战车为主。每辆战车由甲士(包括御者、射者、盾牌手)和徒兵各若干组成。甲士身穿盔甲,在车上;徒兵步随。车兵进攻的主要武器是弓箭,所以射箭和驾车是最基本的军事技术训练。5.书:识字与书写,如干支次序“甲子、乙丑、丙寅……”,方位“东、南、西、北”等。6.数:计算九九,加减乘除等。辨认方位,认识干支与熟悉九九,对于日常生活,甚至对于行军与部队组织方面,也是大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射御之教”以养生健身为宗旨,并与礼、乐之教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孔子全面发展人的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孔子有一套比较系统的以动静结合、形神共养为特点的养生思想与实践,如强调劳逸适度、讲究衣食起居卫生、乐于参加各种养生活动等.对孔子体育思想的论证,也是完善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甲骨文加以比较研究说明,殷商时期已有专门的官方教育传播机构,教育传播人员主要由商王朝官员兼任,教学传播内容主要与"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关.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课程总是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影随形.因此,中外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而那些众望所归的优质名校,不仅有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更有体现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早期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也叫"学程".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校就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唐代开始有了"课程"一词,学校也开设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等专门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含义大约是指学生学习的功课及其进程,这种课程理解已经接近现代课程认识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50多年来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种特征同各个时期的思想特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相联系,与我国政治、教育、体育等的发展变革存在密切关系,各个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其内容和结构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及人才素质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木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酝酿调研、自身定位阶段;设计研发、课程实施阶段;反馈梳理、完善调整阶段.在国学校本课程研发实施的这三年中,学校做实了课程建设,使教师提升了文化底蕴,学生得到了成长. 树立利于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理念 古代六艺之学(礼、乐、射、御、书、术)是古代对人进行综合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我们的校本课程融合了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时代需要,舍去了射箭(射)、驾车(御)两种技艺,将其替换为"弈"和"武",借棋道与武德涵养身心,也给其他"四艺"重新做了注脚.最终在提炼、增补、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六艺",即"礼、乐、弈、武、书、术",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可观、可听、可触、可赏的立体国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悠久。春秋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就有了职业教育的萌芽。到了东汉,便有了艺术专门学校——鸿都门学。到了唐代,进一步有“书学”、“律学”、“算学”和“医学”等各种专门学校的出现,不仅京城设立,而且在地方府学和州学中也设立了“医学”。及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现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职业教育(当时称为实业教育)作为一种独  相似文献   

17.
一虽然系统的教学评价理论和完备的教学评价技术产生于现代西方国家,但教学评价的思想和活动起源于古代中国则是世所公认的。追溯过去,我国古代教学评价的思想和实践极为丰富,形式也极为多样。就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来看,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以射取士”之记载,到了西周,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学考评制度初步建立。据《学记》记载,当时考评的标准和内容是:“一年视离经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聚焦苏区时期的学校体育.回顾苏区时期如火如荼的各类学校体育;阐述苏区学校体育注重课程思政,注重科学教学方法等特点;从体育进报刊、进教材、进歌曲等方面论述了苏区时期学校体育的宣传方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课程改革在学校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新理念、新教材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音乐教育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古代思想家孔子为学生制定了"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学内容,把音乐列为必修科目.  相似文献   

20.
和谐教育及其思想并非今日之时髦名词,而是古已有之,且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早在我国西周时代已形成了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内容。当时的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文化传统又注意实用技巧;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符合礼仪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