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里刊布的馆藏《万县正堂汪 劝兴水利白话告示》,为线装刻印本,光绪三十年(1904)由三次署授已连任八年万县知县的汪贲之(进士出身,江西金溪人)为劝说当地农民兴修水利、抗御旱灾而印发的告示,以为研究地方水利史参考。  相似文献   

2.
晚清杨守敬、黎庶昌驻日期间,曾三次借阅枫山文库藏古钞本《春秋经传集解》。第一次为光绪八年(1882年),杨守敬通过友人枫山文库馆员岩谷修私自借出影钞。第二次为光绪九年(1883年),黎庶昌通过外交途径获准借阅,委派杨守敬借出并组织人手进行对校,是为《春秋左传杜注校勘记》。第三次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黎庶昌再次驻日时,又曾借阅。第二次时,杨守敬在组织人手对校过程中,私下里又将其影钞本与古钞本原书比对,出具多条校记,时间都是光绪九年。然而杨守敬忽略了影钞本上其光绪八年的题识笔误,留下漏洞。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其刊刻《日本访书志》时,才将光绪八年的题识删除,又重写了一篇,并且未再写题识时间。由此,造成与王重民《日本访书志补》中所收光绪八年壬午夏所记题跋的歧义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人。他于同治十年辛未(1871)19岁中秀才后,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光绪元年乙亥(1875)、光绪五年己卯、光绪八年壬午参加过四次乡试,光绪八年中式21名举人。此后,曾于光绪九年、光绪十二年、光绪十五年三次赴京考进士。  相似文献   

4.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一个秋天,四川保宁府部县衙大堂,一桩人命官司马上就要开审。堂役击鼓声,捕快挎着腰刀,衙役举着回避、肃静牌,扛着水火,分列左右八字形排开,两厢伺立,并拖着嗓门,齐声喊“升———堂”。邓知县身着七品官服,从暖阁东门徐进来,坐在大堂上。座椅后墙上绘着  相似文献   

5.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月,署工部右待郎胡请设工巡总局以管辖道路、整顿环境。为整修东安门外大街,沿街铺户被迁至王府井大街原种机营操场继续营业,因它距东安门大街较近,故名东安市场。这里选刊清瓦政部、巡警部档案中关于东安市场的史料一组,以飨读者。──编选者朱淑媛警保司为查核建造东安市场事行内城总厅片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巡警部曾保司为片行事。前据工巡总局录呈《东安市场现办章程》第一款内开,东安市场安插棚摊余地一段,现奉堂批:是否安插棚摊后留有余地。又开,该商自筹资本建房招商,限定二年房屋造齐,又奉…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史学》2003,(2):2-6
1.致王懿荣[1]函 同治八年十月二十二日(1869.11.25) 何诗孙爱画之癖甚深,尤专力于司农,兄以五画之精者听其选择.十月二十二日. 2.致王懿荣函 同治九年九月二十二日(1870.10.16) 王益吾[2]前辈校刊<水经注>,略加翻阅,服其校勘精密.九月二十二日. 3.致吴大根[3]函 光绪三年六月十八日(1877.7.28)  相似文献   

7.
陆鸿仪档案     
陆鸿仪(1880~1952),字棣威,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907年选送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宣统三年(1911)夏,学成归国。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北京政府司法部佥事,大理院推事、庭长,修订法律馆总纂、副总裁。1923年,因曹锟贿选总统,愤然辞职,南归故里苏州。  相似文献   

8.
背牛顶是秦皇岛市一座千古名山 ,距抚宁县城东北 2 6公里 ,四壁陡峭 ,高耸入云 ,因其后有石如牛 ,故而得名。明正德十四年 (公元1 5 1 9年 )僧人佛海凿井建庙 ,带徒始修背牛顶 ;隆庆万历年间 (公元 1 5 67— 1 61 9年 )参将谷永修建无梁殿 ;崇祯五年 (公元 1 63 2年 )僧人慧息拓建金光洞 ;此处原为佛教地 ,称为宏量寺上院。清道光十年 (公元 1 83 0年 )满州都统钟至秀弃官在此入玄门 ,此地始为道人所占 ,改宏量寺为太清观。光绪八年 (公元 1 882年 )钟受皇封为护国长寿灵峰普济堂人 ,为主持。同治四年(公元 1 865年 )海阳袁国任施铸二铁链 (…  相似文献   

9.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原籍江苏太仓,1912年定居无锡,别署菇经堂主,近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他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先仕后教,先工后文,颇具传奇色彩。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任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后改名为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监督(校长),交大礼堂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文治堂"。1920年,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桃李遍及国内外。  相似文献   

10.
(光绪)《海盐县志》二十二卷首末各一卷清王彬修徐用仪纂清光绪三年(1877)蔚文书院刻本卷末载"修刊邑志经费数目",文录下:支府县房、纸笔费洋二十四元。支绘图及謄写底稿洋五十一元。支刻资洋一千零七十四元,连双算计字六十三万零,每字一文八毫,刻图钱八十千文,改刻及红样对,签钱三十千文。支刻局什物船只、复查水道及刻匠来盐,又苏州载书、载板、杂项洋八十一元。支书板架洋十六元。支刷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