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爱》     
作者资料: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小说家,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相似文献   

2.
《中文自修》2011,(5):2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与同为作家的妹妹埃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勃朗特三姐妹"。女性主题与抒情笔调是她小说倒作的两大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1847年以柯勒·贝尔为笔名发表《简·爱》而享誉文坛。她出身于英国北部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为了谋生,当过家庭教师。后来,出于对文学的爱好,她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一起去布鲁塞尔学习法语和当地的文化,在那里邂逅贡斯当丹·埃热夫妇,并对埃热产生了极其微妙的感情。这一些,都为她的小说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除了《简·爱》,作品还有《谢利》,以及没有完成的《爱玛》等。  相似文献   

4.
窦桂梅 《江苏教育》2008,(13):71-72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爱”。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谢莉富于反抗精神,在充满压迫与偏见的社会里仍能保持自由、自尊和独立。在她身上,寄托了勃朗特姐妹的人生理想,也体现了作者对妹妹艾米莉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简·爱》简介]《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就在于"尊严 爱"。  相似文献   

7.
韦萍 《考试周刊》2007,(26):112-113
伯莎·梅森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中的一位人物,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只是把她看作使剧情起波澜的配角。自从美国两位女教授把她从小阁楼中“解放”出来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伯莎不再只是个使剧情曲折的配角,她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她同简·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她透射出简的内心世界。她是另一个简·爱,是现实生活中的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8.
我们由简·爱而与夏洛蒂·勃朗特相识,又因夏洛蒂·勃朗特更加深入的理解简·爱。心灵契合的时刻,她们互为彼此,寄托期望的时刻,夏洛蒂又成为一个画家,极力描绘着理想中的自己。《简·爱》的出世,让平凡的夏洛蒂不再平凡,而简·爱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尊严与自由,始终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9.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简·爱》曾经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音乐剧等。今年,又一部同名电影即将上映,可见这部经典小说确实魅力非凡。说起夏洛蒂·勃朗特,不得不提勃朗特姐妹的文学成就——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榜单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不如。  相似文献   

10.
夏洛蒂.勃朗特的最大成功,不仅在于她是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一名才女,还主要在于她在<简·爱>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造成的深远影响.从夏洛蒂·勃朗特作品<简·爱>中读到的自尊、独立、人格魅力及幸福价值观对笔者深有启发.本文从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作品<简.爱>中主人公"简.爱"人物形象分析出发,结合当今现状,论述夏洛蒂·勃朗<简·爱>中的幸福观特对当今人们的影响,尤其对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19世纪中叶的《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时代先锋,美丽灵魂的女性,在女权主义开始流行,但男权主义仍占绝对主导的维多利亚时代具有重大意义。虽然作为一个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无法完全与主流思潮、社会割裂,因而简爱在最后也有与主流社会妥协回归的一面,但总的说来,简爱仍是反抗的典型,时代的先锋。  相似文献   

12.
夏洛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文学批评家的高度关注。《维莱特》是夏洛蒂最后一部完整的小说,文学批评家从多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研究,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文章旨在以小说文本为基础,结合夏洛蒂·勃朗特所处时代背景,从典型女性人物形象比对、女主人公情感经历、小说开篇与结尾的巧妙设计三方面探究夏洛蒂·勃朗特在《维莱特》中传达的先进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与艾米莉具有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挖掘出两颗迥异而强劲的创造灵魂。艾米莉超越狭隘的个体意识。勃朗特姐妹具备诗人气质,而艾米莉则是比夏洛蒂更伟大的诗人。从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产生的自觉行动,勃朗特姐妹诗性意识中的女性独立意识,分别阐述勃朗特姐妹的诗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介绍艾米莉·勃朗特(1818 ̄1848),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她与《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1816 ̄1855)和她们的小妹妹《爱格尼斯·格雷》的作者安·勃朗特(1820 ̄1849)号称勃朗特三姐妹,在英国19世纪文坛上焕发着异彩。艾米莉出生于贫苦的牧师之家,曾在生活条件恶劣的寄宿学校求学,也曾随姐姐夏洛蒂去比利时学习法语、德语和法国文学,准备将来自办学校,但未如愿。艾米莉性格内向,娴静文雅。从童年时代起就酷爱写诗。  相似文献   

16.
张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1):56-57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声音三方面对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除新颖奇特的内容外,别具特色的叙事手法同样是使勃朗特姐妹的小说长久不衰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简·爱     
《海外英语》2012,(1):6-6
《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还记得那段经典语句吗?“你以为我能够忍受待在这。你却无视我的存在的感觉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默默无闻又相貌平平,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和你一样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分析了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多部小说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在论证其中他者意识的同时,探究这些小说身份叙事背后的隐性自我书写.  相似文献   

19.
灰姑娘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她作为模板赋予新的内容,写出了《简·爱》。她们之间有许多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但主题一样:通过个人努力,最终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0.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小说,本文主要依托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女主人公简爱的心理成长因素及行为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