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自汉代始,历代王朝都举行考试,并制定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形成了完善严密的考试管理制度。孙中山将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全面考察,肯定它是世界上最古最好的考试制度。举行考试,拔取真才,是中国几千年的特色,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相似文献   

2.
纵观中国历代考试选拔制度,可以说科举制是真正考试制度的开始[1]。科举制始创于隋,确立于唐,明清时期达其鼎盛,光绪三十一年被废除,持续时间长达1300年[2]。作为中国开始最早、持续时间又最长的一种考试制度,对中国后来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高考制度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应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需要与考试自身发展规律相结合的产物,时至今日可谓适应中国国情的一种非常完善的考试制度。那么从科举发展到高考的中国考试制度究竟进步了多少?笔者将在文中从考试目的、服务对象、考试内容以及导向上对此进行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书讯     
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是考试研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新领域。然而,以往学术界多将考试作为一种制度来研究,“中国考试制度史”的论著出版了几十部,至今海内外却没有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考试思想史的学术成果。2004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中国素有“考试的故乡”之称,曾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对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甚至欧洲许多国家的考试制度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勿容质疑,中国的高考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大学招生考试  相似文献   

5.
《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是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安徽师范大学共同主持编纂,由安徽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组织实施的。它是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是目前海内外第一部专门搜集、整理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资料选编。《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由杨学为、朱仇美、张海鹏任主编,由谢青、房列曙、汤德用任副主编。从1988年开始,在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从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介绍着手,说明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不断完善的努力,力图以史为鉴,说明考试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滥觞于清末新政,肇建于民国之初的近代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延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渐趋完善.形成了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包括文官考试的主持机关、考试种类、考试资格、考试科目和程序等.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主持机关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始于1913年,分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两种.文官高等考试由中央统一办理,文官普通考试由中央和地方分别办理,两者均由典试委员会具体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有着悠久的考试传统,重视笔试的考试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我国考试制度能成为古代选才制度的主体是基于它的人性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对人性的思考、对教育的信念和对贤能治国的推崇催生出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9.
以赵亮宏、梁育民等为顾问,由李化德、李素茹主编的《教育考试立法问题研究》,是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政策法规司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一部力作,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该书从国家教育考试立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笔,阐述了"教育考试立法的基本原则"、"教育考试沿革与中外教育考试制度比较"、"国家教育考试制度与国家教育考试机  相似文献   

10.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共产生状元750位.进士11万人。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日趋复杂完善,了解当时的教育考试制度和形式,其整体文化内涵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析辟科举取士制度的衰亡教训,古为今用,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①孙中山先生曾概括性地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②本文就中国科举制度对法。英。美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作一论述。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科举制的评论18世纪…  相似文献   

12.
现行学校考试制度不能适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对它的改革势在必行。现行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改革,同时还涉及我们对考试这一科学本身的认识,而当教育思想明确之后,对考试的认识就成为影响考试制度改革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拟从对考试本身的认识来谈现行学校考试制度的改革。一、什么叫考试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针对教育测量与招生的考试制度。它具有法律规定性、教育水平测试性、教育层次选拔性、接受教育过程性、证书标志性等特点。考试已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6方面:1)考试制度的教育学研究,围绕科举考试的教育性、科举制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及考试与教学关系;2)考试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分析考试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3)考试制度的工艺学研究,从考试学内部因素对考试技术的微观分析;4)考试制度的管理学研究,对考试活动以及考试机构管理的分析;5)考试产业与考试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对考试活动与考试产业的经济分析;6)对中外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考试制度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经济分析研究的缺失正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荣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的呢?是不是文才第一才能当状元呢?状元的录取与历代进士科考试科目的变化有关,如唐代重诗赋,宋代偏重经义,明、清则以八股文来衡量高低。士子要擅长当代重视的科目,才有可能大魁天下。状元的录取还与历代进士科考试制度的变化有关。如唐代是主司掌文衡,试卷不糊  相似文献   

15.
“考试”在其产生的初始阶段常常是推荐、选拔、任用官吏、考核其绩效的一种手段,为中国所首创。中国的考试制度因其存在的科学性、公平性、正义性为西方国家广泛采用,并成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考试自从应用于教育领域,就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左右教育行动。考试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地使用考试手段,可增进教育实效,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反之,就会与教育宗旨相背离,冲击正常教育活动,抵消教育效果。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必然给教育带来深度伤害。实施素质教育也好,开展课程改革也好,不改革考试制度,所有的教育设想很难实现功效。因此,建立适合教育的考试制度,改变教育适应考试的状态,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在考试的组织机构体系、考试内容、考试的类型结构、考试制度的功能等方面存在众多差异。通过比较研究,科学地借鉴美国考试制度中的优点,针对当前中国高考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考试选择人才是源于古代的“科举”。延续到今日考试作为一种制度,以其独立的体系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的考试,大致可分为社会考试和学校考试两大系统。社会考试的职能,一是选择人才,二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党校我考试的职能,一是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二是评价教学质量,无论是“科举”还是目前的“考试制度”,都是中国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要政治工作,从什么阶级,在什么阶层中选择人才,怎样选择人才,由于各时代情况不一,每个朝代各个阶段的情况不同,所采取的制度措施就自然不同,但核心都是以保守落后的因素为对立面。  相似文献   

18.
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效率主要表现为教育领域考试的行为效率和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育考试制度的行为效率是个人在该种教育考试制度安排下成功行为的比例。高考制度的弊端是招生与考试不分。要提高考试制度行为效率,必须实现考试制度功能由单一性向多重性转变、单科考试与招生政策配套改革相结合、综合科实行从教学到考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学业考试制度建设对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近代大学的考试发展史上,学业考试制度不仅备受责难与非议,还一度面临被废止的厄运。对"以考促学"的学业考试理念的不懈追求和对"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的学业考试内容的反思就成为中国近代学者改革学业考试制度的根本动力。探究中国近代学者对于大学学业考试制度的质疑及改革,可以为当代大学学业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学考试是由国家授权的考试机构建立的教育考试制度。它是自学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考试制度。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有必要对高等教育自学制度及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