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丽敏 《辽宁教育》2023,(23):54-56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在明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提炼思辨性概念、明确学习主题、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思辨性问题、构建学习任务、组织思辨性活动等方式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昌静 《科幻画报》2023,(4):182-183
学习任务群作为目前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既能提高学生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特别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必须完成总体学习目标。教师要结合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环境,积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小学语文自身具有较强的文化自信,在语言和语句应用方面需要一定技巧,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分析教学内容,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培养自身核心学科素养。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分析在学习任务群背景下开展小学思辨性教学的意义,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分析基于学习任务群视角的小学思辨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学习任务群设计合理性不足、阅读教学资源开发不完全、思辨性阅读过程缺乏自主性等,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助力加强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其实现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教学的载体,能够增强阅读教学的系统性、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实践探索的能力,推动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材和资源为例,从解读教材、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角度入手,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入小学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群的驱动下开展深层次的阅读和表达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情境创设是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围绕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情境创设的逻辑起点、系统关照、儿童本位、思维密钥、目标导向、素养旨归,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具有真实性、整体性、趣味性、思辨性、有效性、自主性等基本特性。通过情境创设,让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 18 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6 个,属于必修课程范畴,该任务群的设置由核心素养引领,又指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本文将从理念引领、任务情境设置的合理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的体现程度等方面,评析张春华老师《人人都是评论者“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教学设计》课例,以试图探求核心素养背景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思维能力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并明确提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突出强调思辨性阅读。本文立足思考思辨性阅读的内涵、意义并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操作进行探寻,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资鉴。  相似文献   

7.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思维是语言文字运用的思维,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的思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单元主题设计的关键在于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立足语言文字选择具有思辨性的切入点,找准与生活的联结点进行全盘架构。以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以语文思维的外显化、问题化、可视化为纲,呈现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整体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对接的是“思维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设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搭建思辨平台、注重思辨要素、统筹思辨性读写进行整体规划。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关注教学内容和载体以及学习主题、学习情境和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9.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理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通过开展思辨性活动、提出思辨性问题及搭建思辨性阅读支架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展开思辨性表达。这样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0.
周伟丽 《知识文库》2022,(22):97-99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围绕适合学生的学习项目设计单元主题,引导他们参与学习任务群探究。在构筑学习任务群问题的时候,要注意设计链式结构、辐射结构、树状结构等符合认知路径的问题结构。在开展互文阅读的时候要设计单篇精读、单元参读、整本共读等符合不同价值维度的阅读任务。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助读系统,巧妙开辟任务群学习素材,创设视听情境、构筑交流平台、鼓励读写并进,帮助学生全面迁移、提升,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余卫华 《教师》2023,(11):24-26
基于学习任务群开展各类思辨性阅读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大有裨益。文章作者运用文献法,分析开展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同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研究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简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阐述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教学任务,并提出单篇多篇项目、创建真实情境、科学布置任务,以及练用结合等具体的设计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3.
曾淑玲 《甘肃教育》2024,(5):100-103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功能定位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精神,思辨性问题的设计是这一任务群教学的突破口。但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着问题设计浅显化、课堂提问随意化等特征,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从把握思辨性问题设计方向、找准思辨点优化思辨性问题设计路径两个层面提出了思辨性问题的设计策略,以期提高教师的问题设计水平,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将“思维能力”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主要内容之一,并设置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充分表明了思辨性阅读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第一学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课文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以问启思、搭建支架、利用练习、多元活动等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思辨性阅读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陈雪红 《亚太教育》2024,(4):122-125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用学习任务群开展大单元教学,能通过学习任务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育人效果。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以单元要素为依据,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应立足单元梳理、内容取舍、单元整体、核心素养四个角度,统筹规划学习任务群设计,明确实施重点,创设趣味情境,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指向“思维能力”这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探究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研究课标,钻研教材,统整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多样活动,关注学习成果,去训练、提高、评价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语言的交际性和思维性,并强调两者的内在统一,为此专门设计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有效理解、把握和落实这一要求,教师需要深度理解“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明晰学生在形成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时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而探索落实这一任务群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18.
林珍 《文科爱好者》2023,(1):141-143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特定的主题,以主题为中心,设计相互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等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在运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搭建符合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学习任务群,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旨在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情境的真实性、任务的驱动性、活动的探究性、评价的多样性等特征。在具体教学中,应采取“创设情境,选择真实的单元语文情境;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深度建构;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迁移构建中提升素养;渗透评价,持续性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等策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主动学习、实现深度互动、提升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文章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确立单元主题和学习目标,按照学习任务群的方式设计了学习任务,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演讲、辩论、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思维导图、图尔明论证模型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思辨过程,对议论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进行了系统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