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源源 《考试周刊》2008,(21):152-153
本文从韦纳的归因理论角度对自卑的形成模式和交往中自卑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进行分析.着重强调负性核心信念对自卑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在交往中有自卑表现的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内在稳定因素(能力),把成功归因于外在因素(运气好、任务容易).克服自卑的方法:(1)进行自我分析.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意识到成功和失败都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2)交往成功的情况下,要作内在稳定归因(能力);交往失败情况下,将原因归于不稳定因素(努力和运气).(3)坚持培养归因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理工科高校在学生招考、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性质、课程设置等方面与综合类或文科类高校存在明显区别。文章以安徽某理工科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内卷化”现象,得出结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的“内卷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分数执念、群体焦虑、择业困境,及身心分离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精致的利己主义价值观、非理性竞争、目标手段异化,及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诸多因素的交织缠绕。因此高校需要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大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培育大学生理性的竞争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出现很多大学生盲目竞争现象,大学生“内卷化”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认识与把握大学生“内卷化”的实质与表现,深入分析“内卷化”的外部和内部原因,更好地破除“内卷化”不良影响。作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借助思政课主渠道,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以“双创”为契机,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深刻的价值观和灵活的评价技巧等因素,学生很难对自己作出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学生面对挫折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引,很可能由于归因偏差而导致自我评价的误区,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本文尝试以归因及归因理论为基础,利用归因理论的知识分析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且积极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是在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深刻的价值观和灵活的评价技巧等因素,学生很难对自己作出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学生面对挫折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引,很可能由于归因偏差而导致自我评价的误区,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本文尝试以归因及归因理论为基础,利用归因理论的知识分析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而且积极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被多元价值文化充斥着的转型期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产生偏差,出现知行脱节、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高校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基于归因理论视角,从克服归因偏向、进行正确归因训练以及提高教师归因管理准确性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矫正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是指观察者依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人们的归因受归因偏向、社会视角、自我防卫等因素影响,常常会有偏差。人们可以通过合理认知、换位思考等方式突破归因偏差。  相似文献   

8.
对学生学业成败的师生归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学生学业成败的原因归因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于学业成功,教师明显比学生看重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对于学业失败,学生更多归因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外在因素,而教师则归因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努力”等学生自身因素及“班风、师生关系”等外在因素。总的来看,未发现国外有关研究中存在的“自利性归因偏差”和“推卸责任”倾向。  相似文献   

9.
归因理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在教育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归因呢?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所谓学习的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对于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 学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聪明;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这类归因指向自身,称为内部因素。考试考出好成绩,归因于教师猜中题目;竞赛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这类归因指向外界,称为外部因素。 2、稳定性因素或不稳定性因素 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大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英语学习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它是在个人的归因方式、目标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对自我效能信息的加工与调节形成的,并可以通过正面信息激励、改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负面因素达到促进其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应该说,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设立和成绩提高具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阐明了当前一些高校违纪学生观和教育观存在的偏差,阐述了高校对于违纪大学生应该秉持的学生观,并从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积极意义和积极成就等6个维度,讨论了高校对于违纪学生应当采取的积极教育理念、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在归因方面,大部分的中学教师对于教学的成败能够从自我努力的维度出发,进行积极的归因,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倾向归因于运气、环境等消极的归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教师,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教学,而自我效能感较弱的教师,会以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对待教学。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有效的英语教师,不仅自己要进行积极的归因,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不仅要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也要设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内卷化”指同领域间过剩人口与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现象,被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但目前尚无学者对“内卷化”进行系统化的梳理、阐释、究因。从“内卷化”的历史出场入手,进而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以竞争理论和资本逻辑视角透析“内卷化”的出场逻辑,最终从政府的宏观调控、稳民生促发展、青年人不懈奋斗来应对“内卷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已成为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从分析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培养出发,通过“学校建立健全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机制”“教师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积极体验”“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等三个方面,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江苏教育》2021,(8):60-63
<正>【设计理念】随着学业压力的日益增加,初中生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厌学等情绪。正确合理的归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提升学习动力。当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当归因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时,学生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本课聚焦期中考试后归因方式的探讨,借助心理剧和表达性心理治疗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归因方式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归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相似文献   

16.
大班幼儿的积极归因能力较弱,调查发现幼儿归因偏差有很多影响因素:遇事过分依赖成人,期望成人帮助其归因,对自己的行为不懂得归因;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间接影响了幼儿的归因倾向;幼儿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不同的性格气质导致自我归因能力的发展程度也各有不同。文章结合案例提出了相关的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归因就是寻找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原因推理。对行为结果的不同归因,会直接影响随后的行为倾向和方式。一般的归因有四个因素:努力程度、运气、能力、任务难度。具体而言,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便会激励自己继续努力;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缺少努力,则会因此而内疚,并可能会下决心发奋努力。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感到惊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不佳则会感到抑郁,但这些情绪都不会延续到将来的活动。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有能力,便会体验到自信和自尊,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会不断提高;若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则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优质教育需求加剧,产生了教育内卷现象。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已进入普及化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一些大学生逐渐陷入非理性竞争旋涡。部分学生出现改变现实自我的无力感和理想自我的迷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产生自我认同危机。在对学生自我认同危机分析的基础上,在学生个人和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应对教育内卷。学生个人应当树立自我发展、团结合作意识,反省自我,缓解教育内卷带来的心理冲击;高校应通过加强融合交流,打造学生共同体等一系列举措帮助学生确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化解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数学考试成败归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有不同的原因知觉.在成功情境下,大学生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外部的因素,而较少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在失败情境下,把考试结果较多归因于内部因素,而较少的归因于外部的因素.大学生对于学业成败归因有一定的年级特点,而且,在决定各项原因的方差方面,成败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早在1976年,斯奈德等是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成功解释为自由身内在的一些因素所造成;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人们的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的影响。本研究是通过问卷 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以期了解社会性发民菜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否也存在此种现象,并最终证明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已产生了萌芽,其产生早晚与表现强弱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