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严阳 《生活教育》2013,(3):38-39
作为教师,恐怕很少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对于这样的观点,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因为如此,就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老师的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太过绝对化,另一方面,也给我  相似文献   

2.
严阳 《山东教育》2013,(8):16-17
作为教师,恐怕大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是平心而论,对于这样的观点,除去那些教育专家,事实上能够接受的并不多,尤其是我们长期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老师:如此这般,那不等于说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是万能的?或者说,只要是我们的学生中出现了"次品""废品"之类,责任全在我们的老师身上?这样的说法一方面显然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另一方面,也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教师的惩戒权问题,社会各界讨论得热火朝天。其中,"老师能批评学生吗?"明显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人、任何组织说教师没有批评权。2019年4月,广东省司法厅公布的《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在"学校教育惩戒与违纪处理"部分规定,学校和教师可以依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颖娣 《考试周刊》2011,(21):226-227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当学生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教师应该及时又实事求是地提出批评,但过分的批评却容易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作者从多方面阐述了教师要如何科学地运用批评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从而让它产生奇效。  相似文献   

5.
正受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会偏离常态,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业要求,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老师应当予以批评指正,甚至予以必要的惩戒,以便使学生及时转化,健康成长。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坚持科学方法,学生心悦诚服,知错就改,人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而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方法不当,学生不当一回事,不理解,不服气,逆反对抗,甚至还会记恨终生。不同的批评教育效果不同,体现着不同  相似文献   

6.
正"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7.
张丽 《中国教师》2010,(16):11-13
<正>针对一些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教育部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近日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专门在第十六条明确了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权利:“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显然是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的规定。作为一名教师,我不禁疑惑,不是班主任,就无权批评学生吗?怎样才算是批评学生的“适当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国建 《教师》2011,(13):18-18
目前,“学生是皇帝,老师惹不起”的现象在许多学校发生。在“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脸色给不得.提问少不得也多不得,开除不得,处分不得……”的托词之下,有的老师开始放任学生,乃至学生的习惯养成变差、纪律变差、行为不良,也少有老师理直气壮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使学校教育步入一方面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另一方面教师放任学生的怪圈,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校风日下、学风不浓。  相似文献   

10.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传统观念中,学校是封闭的环境,一旦学生进入校园后,学生的活动皆由教师负责。只有在学生出现较大的问题的情况下,教师才会联系家长。而在家长的心目中,也认为只有孩子出现了问题老师才会联系。因此在面对老师时,很多家长是带着挨批评、受教育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黄胜 《中小学电教》2010,(10):73-73
<正>长期以来,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种种弊端,教师只顾"教什么",不研究"怎么教",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务于教师的"教",学生一切围着老师转。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一切都得服从于老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取得真正的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德育》2015,(2):81
用"爱"和"理解"为学校教育写魂河南省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以下简称"74中")建于2003年,是一所现代花园式的市示范高中。目前学校有34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150名教师。74中作为河南省理解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将"理解、和谐、发展"作为核心的办学理念,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学校的理解教育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构建起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精神家园,它影响和陶冶着学生,提升和改变着老师,推动和改变着学校。  相似文献   

14.
老师教得好不好,学校办得好不好,家长和学生也有发言权,一种全新的教育评价体系正在形成。然而在“学生评教、家长评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尴尬局面。 一位中学老师在对一名逃课的学生批评教育时,那位学生回答道:“你别管我,快轮到教师考评了,我会给你高分的,否则我不好过,你也不好过。”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考评比较随意。某中学一名初三学生说,他们考评的主要依据是教师的外在形象、言谈举止、是否打骂体罚学生、教学能力,也不排除个人喜好。某中学一高二同学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他们考评  相似文献   

15.
学校与教校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莫把学校变成教校",意指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教育应以学生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这是他学习老师杜威"以学生为中心"后的感悟。不知什么原因,陶先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苦心实践后来并没有在学校中得到完整的传承,反倒是以教师为主导的现实在校园随处可见。领导和教师更多地成了学校的主人。不过,如果换作今天,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持,我想陶先生的实践可能得到更大的改观,学校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思想能得到更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重拾"惩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一所学校讲学时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教师惊讶不已,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学生啊!  相似文献   

18.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学生的现象.为了尽快遏制这种现象,<规定>不得不以法规的形式赋予班主任以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不过其方式必须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9.
正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的中高年级比较多。教高年级孩子,班主任老师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因为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不再什么话都与父母、老师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秘密,不再把老师所有的话都当成圣旨。这时候班主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觉得棘手:孩子大了,不好教育了。我认为,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时,应该讲究点艺术,不用大声吼,不要硬碰硬,  相似文献   

20.
窦爱军 《辅导员》2014,(15):37-38
<正>二十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教的中高年级比较多。教高年级孩子,班主任老师要和他们"斗智斗勇"。因为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大部分开始进入青春期,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不再什么话都与父母、老师说了,有了自己的世界和秘密,不再把老师所有的话都当成圣旨。这时候班主任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时,就会觉得棘手:孩子大了,不好教育了。我认为,作为高年级的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时,应该讲究点艺术,不用大声吼,不要硬碰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