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洪学文 《广西教育》2011,(31):30-30
我校地处桂平西山脚下,现有学生868人,其中25%为留守学生,为避免其出现“亲情饥渴”,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我校着手进行《纠正留守学生不良心理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下一大批“留守学生”.他们是孤独的、自卑的或是自由元度的,教师应多方面给予关心帮助,以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初中留守学生为被试,非留守学生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考察留守学生和非留守学生在心理弹性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自我认知和人际支持这两个维度上,留守学生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学生。(2)男女留守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问题解决和人际支持这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3)不同年级的留守在心理弹性总分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目标感这个维度上,初三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和初二年级。  相似文献   

4.
刘能 《考试周刊》2012,(85):170-171
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经历着一场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巨变。当他们理应享受童年欢乐的时候,却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当困惑和无助“袭来”时,他们没有准备,没有经验,缺乏指导,从而引发了许多心理困扰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家庭关怀的缺欠、学校教育的滞后、农村环境的封闭等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妥善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农村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教学对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留守学生心理缺失的表现方面,阐述了关注留守学生心理缺失教育的意义及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学校进行留守学生心理缺失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熊林 《时代教育》2010,(2):170-170
本文通过对留守学生的性格、行为进行分析,针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留守学生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具体分析了“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厌学情绪严重、相互攀比、消极模仿等异常心理行为。同时,提供了以“培训家长”、“建立优良班风”、“搞好个别教育”等有效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社会转型期,不少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使其孩子成为“留守子女”,家庭也就自然成了“空巢家庭”。相对于经济上的贫困而言,这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心灵关爱和抚慰。  相似文献   

10.
留守学生是中国特殊的社会教育环境下的特有产物,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无心也无力关爱孩子,这些孩子缺乏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担任着孩子父母和教师双重角色,给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教导,使他们厌学的心理回归本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特点及两群体之间的差异,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对娄底市和双峰县5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的16个自然班级91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困难总分和影响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留守女生在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社会行为和影响因子方面均好于留守男生,而在情绪症状方面比留守男生差。留守初三学生比初一、初二学生显示出更多亲社会行为。城市和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无显著差异;③非留守女生在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上均好于非留守男生,初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受到各方面困难的影响更大,尤以初二学生最为突出;城市非留守初中生在情绪症状、同伴交往和困难总分方面均好于农村非留守初中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学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关注这一问题,作为对儿童成长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品德课,更是责无旁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运用课程改革的理念研究教材,发掘内涵。关注"农村留守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农民外出打工产生了许多“留守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心理健康存在许多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是解决三峡库区“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农民朋友出外务工,一方面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把孩子留在家中少有管束,他们大多数正值9年义务教育学龄阶段。他们有的辍学务工,有的虽上学而心理又不与其他同学一样正常,这给农村中学教育带来新的问题。这就是近年人们普遍关注的留守学生问题。全社会都应关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问题。笔者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多年,认为要让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就应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心灵之桥。要真心帮助留守学生克服心理自卑感,树立生活自信心,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拨亮留守学生的心灵之灯。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中促进学习的一个很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于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没有涉及到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本研究对成都市三所乡村中学的留守和非留守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学生与非留守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年级、性别等方面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温生彬 《学周刊C版》2011,(7):208-208
随着城市的发展,农民工如潮水般地涌向城市。为了多挣些钱,大部分进城的农民工只好把孩子留在农村,有的由爷爷奶奶照管,有的寄亲戚朋友照管,还有的托给老师照管……这样,留守学生就自然地产生了,并且数量在不断地上升。与此同时,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了,他们大多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盲目反抗和逆反、怨恨父母。作为学校,对留守学生特别关注,很有必要;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很有必要。那么,如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呢?我认为,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要从沟通开始。因为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取得信任的最直接途径。沟通的方式很多,可面对面地交谈,也可写书信、打电话、发短信,还可QQ交谈……当然,这些方式要因人而异,因情况而异。接下来,我就针对“如何通过沟通来辅导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话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教师》2017,(23)
少年期是留守学生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势在必行。依据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状及产生的根源,加强师资培训、家校共同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三位一体的合力作用,是促进留守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班级授课制优缺点并存,缺点最明显的就是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差异。从培养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入手,激励后进学生,消除他们自卑的心理,直至指向于升学考试,化解思维中的变异心理。  相似文献   

19.
“代沟”问题是八十年代以来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个普遍而又严肃的问题。“代沟”好儿童与在人、青年与老估交往过程中心理上产生的隔膜。本文旨在从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差异入手,分析心理差异的种种表现,及如何根据平等、互助、互补原则,运用“让步--折衷”、“存异--求同”、“放弃--接纳”等方式消除代际之间的隔膜,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健康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20.
雷久能 《时代教育》2007,(8Z):109-109
目前,农村的留守学生队伍庞大。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依靠任何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须全社会重视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