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4,(2):23-23
科学,准确的定位,是报纸成功的前提,也是报纸专刊保持生命力的基础。其关键,就是要瞄准报纸的服务对象——读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王琰  张仕勇 《新闻传播》2004,(10):65-66
报纸经营性专刊的大变脸,一方面显示了专刊在报纸整体定位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也预示着经营性专刊向受众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专刊四题     
报纸专刊采编与新闻版相比有着其自身的规律,而如何把专刊办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话题。首先,要突出一个“新”字。所谓“新”就是指要强调专刊的新闻性。许多人认为时效性是新闻版的事情。其实不然,专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  相似文献   

4.
报纸分工细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其标志是一些实力派报纸纷纷推出了名目繁多的新闻专刊,以经济类的新闻专刊为例,就有财经、金融、证券等更细的分工,此外还有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科教文卫新闻、娱乐新闻等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是以承载新闻为主要任务的报纸专刊。从性质上讲,新闻专刊实际上就是分类新闻专版。 从发展上看,分类新闻走热是报纸继扩版之后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应该说。这一变化是报纸扩大新闻信息量,克服杂志化倾向,更好地服务于受众而进行的一种新尝试。这种新尝试既是媒体激烈竞  相似文献   

5.
2003年8月 ,郑州报业掀起了又一轮改版狂潮 ,《大河报》借创刊8周年之机进行了大规模改版 ,其中 ,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对专刊的调整 ,其最大特点是对原来内容上有联系而形式上相割裂的版面进行了整合 ,形成了《现代教育》、《女人扮靓》、《女人当家》、《轻松周末》等几大板块 ,而《大河楼市》、《一周电视》的单独成叠使板块构成上更为清晰。几乎与此同时 ,同城的《郑州晚报》也对专刊进行了大规模调整 ,压缩了影响报纸整体形象的部分经营性专刊。报纸经营性专刊的大变脸 ,一方面显示了专刊在报纸整体定位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  相似文献   

6.
曾有业内人士说,现在的时代是以编辑为中心的时代,这一论断有一定道理。笔者从事报纸专刊编辑工作过程中,就如何办好专刊有一些粗浅体会。笔者认为,要编好报纸专刊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媒体竞争激烈,报业发展形态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各类报纸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专刊,而且专刊在现代报纸版面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重,难怪读者评判扩版的报纸质量,往往将专刊的水准作为衡量的标尺之一.笔者最近翻阅部分报纸的专刊之后,就如何办好报纸的专刊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战翠萍 《青年记者》2012,(20):31-32
在报刊如林,竞争日益激烈的报业市场上,报纸专刊也存在着现实的生产压力.兼顾报纸的新闻性和实用性,找准报纸新闻的第二落脚点,努力创造出自己的鲜明个性和地方特色,是新形势下报纸专刊成功的前提,也是报纸专刊保持生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便是报纸专刊的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9.
冯婉蓉 《声屏世界》2013,(5):130-13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报纸产业也迎来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反映在报纸版面上,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反映各行业经济建设成就的行业性经济专刊的大量出现。经济专刊现象,可以说源于周末版,发展于报纸的扩版,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经济专刊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读者对新闻更深层次的需要,也承担了报纸  相似文献   

10.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11.
杨磊 《传媒观察》2005,(5):20-21
汽车杂志、楼市周刊、新家居、时尚生活……如今报纸上名目众多的各类专刊令人眼花缭乱。一个专刊时代已伴随着“厚报”向我们一步步走来。  相似文献   

12.
在报纸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已是纯新闻和传统的副刊无法承担的,于是便有了专刊。各种专刊有其独特的一面,它立足报纸的优势,吸收杂志的营养。和一般杂志相比,它更具有新闻性,而和报纸新闻版相比,则显得更集中、深刻、独到、实用,在篇幅运用、新闻深度、新闻文化含量等方面,可做更大的文章。报纸专刊的这一杂交优势决定了报纸专刊的基本特征:新、专、独、深、实。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我国报纸飞速发展,表现在版面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专刊大量涌现。通常认为,专刊是由副刊脱胎而来的,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认识。我国报纸专刊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修伟华 《青年记者》2002,(11):36-36
自1996年以来,在国内生活类报纸中,专刊的生存与发展经历了一番风雨。对专刊编采人员来说,既感受过专刊突飞猛进“扩张”时的喜悦,也体味过专刊“不知何去何从”的苦恼。但是无论怎样,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生活类报纸对专刊一直是重视的,从专刊所占的版面比例上就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5.
王国庆 《传媒》2000,(2):9-9
4.问:报纸出版专刊专版有何规定? 答:报纸的专刊专版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是报纸设立专门版面或刊期相对集中刊载某类专题或内容的一种出版形式,其中部分专门版面的为专版,某一期全部版面的为专刊.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专刊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之后,已渐成气候。如今,各类报纸专刊专栏因其资讯丰富、内容详尽已拥有了特定的读者群,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专刊也在大多数报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回顾报纸专刊的发展历史,尽管各个不同时期报纸专刊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报纸专刊的发展历程已经显示,其不仅关系到报纸的生存空间,更与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在可预期的未来,报纸专刊仍将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从报纸和受众的双重角度,并结合本人采、编专刊的经验,来探讨报纸专刊的发展历程和前景,揭示其发展的原因,解密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找准经济专刊的“生命线”经济专刊是随着现代城市经济生活的变化应运而生的,报纸开设什么经济专刊,经济专刊有没有生命力,不是看报纸自己的好恶,而是要看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对经济生活的关注程度。只有摸准市民经济生活的脉搏,才能找准经济专刊的“生命线”。1997年,笔者在齐鲁晚报专刊部《都市生活》干记者,主要负责对市民经济生活的报道。1997年年底国家要取消福利分房政策,住房要作为一种商品向市民出售,就有了推出房地产专刊的想法。1998年1月6日,齐鲁晚报在省内所有媒体中率先推出了房地产专刊。正如所预想的那样,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因为每个人在福利分房取消后都要面对买房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也把推动房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报业广告衰减、报纸纷纷想办法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报纸专刊也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报纸专刊成本较高,读者群相对较窄,一些报纸已开始通过增加新闻版,减少专刊版面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各家报纸都针对读者市场推出了诸如房产、汽车、旅游、理财、家居、教育、女性、时尚等各类专刊,名称不一,内容雷同.一个好专刊要在这种内外夹击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把握好自身独特的优势,发挥特色,脱颖而出,打造品牌专刊.笔者认为,应该着力做好四个字:专、新、活、靓.  相似文献   

20.
报纸专刊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兴旺而产生的一种报道版面,其定位介于新闻版与副刊之间。它既像新闻版追求有价值的新闻,又强调资讯与服务性。而且,由于专刊多为周刊,时效性较弱,导致其生存主要植根于专业性、权威性与新闻产品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