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张老师教这道例题时,将原例题改为“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5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理由如下: 1.例1是学生刚接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改编后的例题当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还有乘客17人。避开了原例题第一步计算中下车的是18人,车上剩下的也是18人的巧合情况。2.针对低年级学生感知比较笼统、欠精确、容易忽略细节、无意注意强,又不善于检查自己的知觉思维特点。排除了原题是“18+9”中的“18”究竟是车  相似文献   

2.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指导直觉判断,训练直觉思维直觉判断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和综合的判断,是直觉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直觉判断不是按部就班进行逻辑推理得出,而是在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直接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直接判断,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如,一辆公共汽车原有乘客51人,到 A 站后,下去13人。上来17人。到 B 站后,又下去14人,上来10人。问: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若按习惯思维一步一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第四册数学课本中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的第一道例题是这样的:“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在计算这道题时,应先求出下去18人以后,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应列式为:36-18=18(人) 这道式中的减数和差都相同,即下车的是18人,车上还剩下的也是18人。接着计算“上来9人以后,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应列式为:18 9=27(人) 由于第一步式中下车的人数与车上剩下的人数相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板书了一道题给学生讲解,但是非常遗憾,写的时候一不小心,我把问题“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乘客?”错写成“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人?”表面一看似乎没什么漏洞,但没想到的意外却出现了,就这几个字却引起了学生思维强烈的碰撞,并深深地震撼着我,现将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过程及反思整理如下。 出示题目: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0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18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  相似文献   

5.
一、游戏导入,提出问题师:以前,小朋友经常做开火车的游戏,今天,我们来做开汽车的游戏.老师讲清游戏规则,提出要求:做游戏注意观察,原来车上有几人,到站后下去几人,又上来几人,现在车上有几人?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玩开汽车的游戏,游戏后提出上面的问题,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6.
加减计算的应用题,是两步应用题的起始,对整个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起着奠基的作用。教材安排了一道很有代表性的例题:“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通过这道例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懂得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及其分步解答方法,而且还应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有意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开阔学生思路,促使学生思维求新求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特别是数学教学倡导的算法多样化,更使很多教师课前备课总是充分挖掘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或解题策略,课上常以鼓励学生探索为主,教师适时适宜引导为辅。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但若不论学情,都急于求成,这样的拓宽合适吗?这是我们倡导的算法多样化吗?笔者在听课时遇到这样一节课。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乘车》,题意是车上原来有56人,到×站下去27人,又上来19人。课始教师的导语、情境呈现信息,学生观察、估算、…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教学要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说”本身就是思维的进一步加工,“说”数学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说”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从“说”在例题呈现中的应用、“说”在新授中的应用、“说”在课堂小结中的应用、“说”在练习中的应用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想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铺垫”。在汉语里,“铺垫”这个词的意思是十分清楚的。但在数学教学里怎样解释,尚未见到确切的表述。我认为在讲解新知识时先作些过渡性的准备练习,或者在前一个教学内容里安排一些为后继学习作准备的内容,应该是教学中“铺垫”的大致含义了。 那么“铺垫”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看不宜就事论事列出几条,应该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如果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还停留在陈腐的“填鸭式”教学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瓶瓶罐罐,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观看的教学方法,那么,“铺垫”的目的就只能是为教师讲课扫除一些障碍,其作用不会很大。欣喜的是,持有这种陈腐教学思想的人已不多见,许多教师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0.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例1是: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18人,上来9人。这时候车上有乘客多少人?这是一道顺叙题,题意的发展顺序与计算顺序一致。以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是用两个问句的连续性题目引出两步应用题。先出现:“一辆公共汽车里有乘客36人,到胜利街车站下去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本应承载教学与教育的双重职责,既要教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数学学科的“教育功能”往往是融合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落实的。案例1:“怎么上下车?”《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片断巩固练习时,其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88路公交车原有乘客36人,到塔山中心校后有一些人下车,又有若干人上车,这时车上有()人。师:谁能用字母表示车上现有的人数?生1:我把下车的人数用字母X表示,上车人数用字母Y表示,所以车上现有36-X Y人。师:还有其他表示的方法吗?生2:36-A B……生3:36 Y-X师:这样的表示方法大家都认…  相似文献   

12.
根据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发展水平低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直观化、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好数学。如,在教学“8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弄清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含义,我请第一排的8个学生站起来,让全班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同学,大家异口同声地说“8个”。我又问:“从左往右数,第8个同学是谁?”“张明!”这时我继续问:“8个和第8个有什么不同?”学生答不上来,于是我就进一步引导:“8个指的是哪些同学?第8个同学指的是谁?”这样,学生从最直观的活动中悟出了“8”和“第8”的不…  相似文献   

13.
练习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历来被教师所重视。新形势下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下面就笔者多年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一、练习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已突破的难点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而这些生长在旧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人们一般把它称作是“难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车上的乘客     
周末的时候,妮妮和爸爸妈妈去看望住在乡下的奶奶。长途汽车上原来有乘客29人,到红山村下去8人,又上来4人;到四岩村下去7人,又上来10人。请你算一算,车上的乘客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如果多,多几人?如果少,少几人?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要内容的课型,它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思维缺席”现象严重,在低等级水平技能上“高频”练习,在高等级水平技能上(如数学思想、理性思辨等)上“低频”发展比比皆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那就是在练习课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让数学练习课实现再生长,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练习课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提升练习课的教学效益,对于巩固和深化新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有重要的价值。以下就以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一”(关于比的意义、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的综合练习)中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谈谈笔者打造精品练习课的实践.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的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和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数学练习,保证数学练习的有效性,并通过有效练习去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练习的高效性. 一、练习设计要有趣味性 据调查,有3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畏难情绪,有40%以上的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和练习,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去完成作业和练习.要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首先对数学练习的设计要有趣味性,让学生看到习题后,就想做下去,就想把题目搞懂.  相似文献   

18.
数学练习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要求,如何在新课程下进行练习设计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体现人文性传统的数学练习严肃有余,活跃不足,缺乏人文性,使学生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数学是一种文化,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练习中呆…  相似文献   

19.
朱宏 《考试周刊》2013,(25):61-61
<正>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初中数学课本中,集中了大量的例题与习题,它们所表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当然重要,但蕴涵的数学思想却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利用例题与习题,运用数学方法点拨学生的思维,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进而上升为数学思想。一、有目的地安排练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适度的问题,经过缜密考虑,安排合理的练习训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是有思想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更离不开思维的“运动”。如何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运动的“场”,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