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学习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的一处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并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障碍提出教育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学困生的形成有许多的原因,其中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心理障碍的形成又与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教师把学困生现有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视当学习潜能的极限,看不到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对学困生转化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我们农村小学,几乎每班都有几个这样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有困难,这些学生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个别学生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因此,他们上课不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对这些学生,老师、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耐心地进行教育和帮助,但收效甚微。怎样有效地转化这些学困生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是转化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学困生”自卑、胆怯、压抑、逆反等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热爱关心学生,以增强“学困生”学习信心;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困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发现闪光点实施成功教育和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教学对策。实践表明,74%的“学困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教育最容易引起教师、家长和社会的烦恼。“学困生”的种种心理障碍,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巨大阻力。通过多种渠道让“学困生”体验成功,是消除其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一、“学困生”心理障碍举例1.自卑心理。这类学生有的由于学习基础差,上进心受挫,不思进取;有的由于自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消除中职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期能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出现越来越多的学困生,且大都是偏科的学困生,中学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许多的学生都感觉中学英语的学习充满障碍。下面将和大家分享我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分析及战胜的对策。学困生指的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许多学困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习能力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奋进观念等,老师自然喜欢积极又聪明爱动的学生,诸多的不良因素造成老师们对这些学困生的关心较少,自然自  相似文献   

9.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师,要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原因,加强学困生的心理辅导,促进学困生转化,努力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一、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心理障碍的几种学生类型  相似文献   

11.
杨玉红 《考试周刊》2011,(30):127-127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成了"学困生"。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加大对学困生的转化力度。为此,教师应加强思想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习困难生(以下称为学困生)是指初中阶段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心理,智力不能正常发展,不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救和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内心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只要帮他们找到解决心理障碍的方法,他们也可以成才。为此,笔者展开了对学困生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难免地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等。教师不能对"学困生"熟视无睹,要帮助他们脱"困"。在教育实践中,对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障碍的矫治是前提;培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是重点;改变课堂知识投放的方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魏琴 《辽宁教育》2008,(4):12-13
由于人的差异因素影响,每所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学困生。以前,人们对学困生的辅导往往只归结到学习能力上.但其实学生的心理问题占了很大比例。特别是部分归因于学校或家庭教育失误而出现某些心理障碍的高年级学困生,其日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令人堪忧,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认真分析他们心理障碍的成因和行为表现,顺其天性,巧妙引导,才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原因。小学生因智力或发育不正常而成为“学困生”,如学生先天能力而造成观察能力较低,表达能力较差等,因自身心理障碍而变为“学困生”,这类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感,性格比较孤僻。(二)学校教育的失误是产生“学困生”的主要成因。教育观念陈旧,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形成了一套违反学习规律的教学体系,导致了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少数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和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学困生”向更坏的方面转变。(三)…  相似文献   

16.
赵宏文 《考试周刊》2013,(98):173-173
社会的不断发展构建出了新一代教育体系,虽然教育体系在不断更新,然而学困生问题依然存在,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甚至这一问题在农村更严重,所以对学困生的心理状态及转化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学教师可能在日常教学中,都可以发现班上总有让教师头疼的学生。这些学困生可能在学习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障碍,只有张弛有度地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障碍,才能从本质上改变他们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每一个教师都应积极了解并正确分析和把握"学困生"的心理,找到转化学困生的方法。本文着重分析"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及转化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探求的问题。但我认为在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切勿忽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所谓“学困生” ,一般是指学习困难且有障碍的学生 ,但主要表现于生理和心理障碍引发的学习困难的状况。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 ,多是外在客观的 ,很难凭借他们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只注意到学困生的短处而批评指责 ,却不为他们创设必要的条件和成功的机会而创新研究。更有甚者 ,把学困生拒之成功的大门之外 ,轻则辱骂…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困生对班级的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的领导都应该做好学困生的工作,排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以此促进学困生健康快乐发展。学困生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长的教育、教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影响等。因此,本文重点从学困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出发,着重分析了解决学困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 ,初中无疑是影响个人身心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因而对初中学困生的帮助也日益成为教育界及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农村初中学困生占不少比例 ,这部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兴衰成败。本文拟在对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170名初中学困生进行调查访谈的基础上 ,对农村初中学困生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类型及其对策做以初步分析 ,试图为重视学困生心理结构的塑造、推进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一、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心理障碍类型1 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没有…  相似文献   

20.
探究式教学是当今公认的良好教学模式,它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很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但它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很难进入探究的角色,对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等阶段感到无从下手,以致于效率低下,形成学困生。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和教学实践出发,就学困生的心理障碍、情感障碍等方面进行剖析,找出让学困生走出学习"沼泽地"的方法措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