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鲁达 《出版经济》2006,(10):68-69,71
迎着雨水、泥土、孤寂、芳香所滋润的生活,在那荒凉的南方土地上,孕育生长出常春藤、月桂、蕨类植物,以及聂鲁达的诗. 刚刚挣脱了寒冷、雨水和街上的泥泞--也就是美洲南部令人憎恶的和肃杀的冬天,黄色的炎夏便来到了这一带地区.环抱我们的是尚未开发的山峦,然而我很想了解大海.恰巧我热心的父亲从他铁路上为数众多的同事之一那里借到一所房屋.我那当司机的父亲在漆黑的夜间4点钟(我从来弄不明白,为什么总说是清晨4点钟),用他那只司机哨子把全家叫醒.从这一刻起,屋内顿时不安静起来,天还没有亮,我母亲、姐姐劳拉、哥哥鲁道夫和厨娘,在被四面八方钻进来的风吹得摇曳不定的小小蜡烛光焰下来去奔忙,把几个大床垫用麻布片卷成一大团,然后由几个妇女急急忙忙搬走.几张床也要装上火车.那几个床垫运往近旁的火车站时,还是热乎乎的.我生来身体虚弱,从睡梦中被惊醒,便感到恶心,浑身发冷.同时,屋里仍然忙作一团,没完没了.穷人为了度一个月的假期,什么东西都得带上;连罩在燃着火的火盆上的烘笼也要带,以便烘烤因天气不佳而始终潮湿的被褥和衣服,于是烘笼被挂上标签,装上等待运载行李的大车上去.  相似文献   

2.
一九五四年,杜鹏程同志的《保卫延安》刚刚出版,我便借来阅读.未读几页,便被他那环境描写的生花妙笔所吸引.他把延安描写得太美了,美得叫人心驰神往,不禁要投入那场保卫延安的战斗!书中写道: 夏秋交接的季节,是陕北最好的时日.早晨大雾罩着延安,罩着延安城周围的山川和流水,几十步远,就什么也看不清.雾气里,牲口的铃当声怪中听地响着,报告一天劳动的开始.远处,雾气罩  相似文献   

3.
去年9月1日,刚刚穿上军装的我同来自全国200多所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大学生一起来到美丽的青岛参加为期两个半月的军训,在这之前,关于军队我是一无所知的,最初只是凭着儿时对军人的崇敬选择了军营。喜欢读军报,是从我入伍后开始的。从走进军营的那一大起,军报也逐渐地走进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的良师益友,教我了解军营,热爱军营。那一天,信手拿起一份《解放军报》来读,很快便被那篇《英烈父子》吸引住了,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它讲的是抗洪英雄徐向群同他的英雄父亲的感人事迹。读着读着,泪水便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当我把…  相似文献   

4.
昏黄的油灯下,父亲伴我夜读,不知不觉,熟睡在案头。哦,我那慈祥的父亲,望着您那微驼的身影,听着您那熟悉的鼾声,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要对您倾诉一片激情……“刚下学那年,在家闲得无聊,夜里便偷偷写起新闻稿来。父亲知道后,把我叫到跟前,严肃地说:“孩子,好好干吧,你爹支持,晚上看书、写字由爹陪你.”父亲的话语不多,说得我心里像有团火在烧。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袁长瑞1911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铜山县敬安镇东梁集村一个地主家庭.1934年的一天,父亲从报纸上看到税警四团在南昌招考两名准尉司书的通知,当即决定投笔从戎.当他风尘仆仆地赶到南昌时,招考时间已过,父亲便直接到税警四团访问孙立人团长,当面激切地表达了投笔从戎之志和追随孙团长的决心.孙立人听了他的陈述,颇为感动,当即特批他入伍,"补编外司书,支上士饷,试用三个月". 在试用的三个月中,我父亲工作勤恳,把伙食办得很好,所以顺利地通过了试用阶段,转为正式的准尉军官.就在他转正的这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24日上午,机关一个战士兴冲冲告诉我:“肖干事,我给你摆个新闻!”他说,今天早晨,一个名叫魏××的小偷,钻进指导员谭长斌在本市牟家巷的租房里,被谭妻发现便堵在屋里擒获。“嗨!那嫂子太聪明了,她发现小偷进了屋,不喊不闹地把门上的双保险锁钥匙连扭两圈反锁了,小偷出不来。然后她亲自骑车跑来喊我们警卫排,是我和杨建全等几个人亲自赶去把小偷押到河北派出所的。这事儿一百个真实”。接着他又给我讲起他们跑步赶到那里时,只见百十个群众围住租房,小偷从窗口上探出头来央求群众不要把他打得太惨,由于门锁一时打不开了,群众便叫  相似文献   

7.
贾樟柯 《出版参考》2004,(35):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8.
三松堂断忆     
宗璞 《出版参考》2005,(29):37-38
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一年了. 去年这时,也是玉簪花开得满院雪白,我还计划在向阳的草地上铺出一小块砖地,以便把轮椅推上去,让父亲在浓重的树荫中得一小片阳光.因为父亲身体渐弱,忙于延医取药,竟没有来得及建设.九月底,父亲进了医院,我在整天奔忙之余,还不时望一望那片草地,总不能想像老人再不能回来,回来享受我为他安排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赶着去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他担心时间不够,便催司机将车开快点。司机怕违章,拒绝了他的要求。戈尔巴乔夫只得命令他坐到后面去,自己亲自驾驶。轿车飞快行驶,不到几公里就被交通警察拦截住。警官命令他的下属将车上人员扣留下来。一会儿,下属回来报告说,车里坐着的是一位显赫的人物,恐怕不好查办。警官问“:那显赫人物是谁?“”不知道。”下属答“,不过戈尔巴乔夫是他的司机。”不寻常的“司机”  相似文献   

10.
初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第十五章第三段写到“文采同志”闹的又一个笑话:另外一次,他在一个县委家里吃饭,想找几句话同主人谈谈,他便说:“你的胖胖的脸很像你父亲。”那个主人很奇怪,问:“你见过他老人家么?”他指着墙头挂的一张木刻像说:“这不是你父亲么?你看你的两个眼睛多像他。”不防备把一屋子人都惹笑了,坐在他对面的人,忍不住把满嘴的饭菜喷了一桌子。“天呀!那是吴满有嘛,你还不认识,同志,亏你还在延安住过。”“吴满有的像我看得多了,这个不是,这真不是你父亲么?”这段文字两次提到的“吴满有”,在1950年后印行的《太阳照在桑干…  相似文献   

11.
前些年,父母亲跟我在美国东岸过日子.父亲经常坐在小板凳上,前后院子里拔野草.太阳好大,父亲蹲坐在树荫底下,这样呆着经常一整天.黄昏时候,我把车子开进车道,仍然看他蹲坐在小板凳上,头低低地几乎埋进肩膀里.那几年,父亲扫落叶的时候也会愣住.他想些什么?做大半生的回顾?那是个无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他说“我不是藏书家”从我记事那天起,最初的印象,总是把父亲和他的书联系在一起的。那时,抗日战争的烽火正在祖国大地上燃烧,上海已经沦陷。为了躲避日伪的搜捕,父亲改名换姓,独自“蛰居”在居尔典路的一座偏僻小楼上,和中共地下党保持秘密联系,坚持着神圣的抗日救亡事业。每逢节假日,母亲便悄悄地带着姐姐和我,去探望父亲。每次去,我的第一个感觉,便是父亲的那间斗室里又增加了不少书。除了几个小小的竹书架塞得满满之外,桌上、地下、乃至床上,到处堆满了古老的线装书。“父亲真是爱读书呀!”  相似文献   

13.
我在团里任报道员时,每每和摄影干事一起外出采访。看到他挎相机抓拍那一个个美的瞬间,尔后幅幅作品见诸报端、我眼热得心里直痒痒,恨不得夺过相机“咔嚓”几声,过过瘾。我连做梦也想有一架自己的相机。前年底,还是义务兵的我探亲归队时,老母亲见与我一起走的几个战友,有的转了志愿兵,有的提了干,唯独我还是个义务兵。便把积攒了一年的辛苦钱塞给我,让我跟领导意思意思。母亲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却另有想法。归队后,我拿出几年的积蓄,买了一架海鸥DF相机。嗨!刚有相机那阵,别提有多高兴了。珍惜得象个宝贝。当天夜里一直瞧到凌晨三点还没睡意,反倒不舍得咔嚓了,生怕它坏了,再没能力买。战友见我买了相机,都想借用一下留个纪念。遇到这种情况,我宁  相似文献   

14.
母亲离世后,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父母留下的照片非常少,1949年以前的几乎没有. 记得小时候,曾看到过父亲穿着长衫、戴着圆形眼镜的一张照片.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1967年底"造反派"来抄家,照片被当作罪证搜走了,而且一定是搞丢了,因为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张照片.那是个寒冷的黑夜,"造反派"抄完家,就把父亲押走了.他被押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我十四岁.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10,(10):63-65
父亲去了。父亲去的地方是那个人人都不愿去,但人人最终都得去的地方。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离去竟是那么快。就在他患病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在数干公里外的军营里很想念他,焦灼的思念使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16.
做"土记者"的父亲带我入了新闻的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或者说最让我感到"纠结"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我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新闻完全不搭边.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一张白纸".我的父亲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他退休前一直是乡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新闻.他从20多岁给县广播站投稿开始,40多年来一直痴迷于"业余通讯员"这个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职业".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他总是在自行车把手持挂个包,随摊备掏出里面的钢笔和本子,记下他认为是"新闻"的事儿.然后熬个夜或者起个早,把稿子写好,传到电台和报社,之后就是准备在广播里听到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那种幸福的期待,伴随了他40多年.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不太爱哭的人,但是有时候也会挤出几颗“金豆子”,不过这些“金豆子”也分酸、酣两种。 有一天,我正在无聊地看着嬉戏玩耍的同学。突然从我的身后传出一声“打开了”的叫声,我向后一看,原来是林星超把韩康的秘码文具盒打开了,看他那神情,简直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还要兴奋。我便问他:“你是怎么把它打开的?”于是,他详细地告诉我打开文具盒的窍门。正当他说的眉飞色舞、沫星四溅的时候,韩康从外边跑了回来。林星超顿时站在那一动也不动,好像是一截木桩。韩康走到桌子旁边,看了看半开的文具盒,仿佛明白了几分,立刻冲着…  相似文献   

18.
《出版广角》2013,(5):89+85
我学鞋匠只有两个月。初中毕业,父亲说我肯定考不上高中,不如赶紧去学个手艺。我觉得他讲得很对。中考前一个月,我还在课堂上抄一本借来的《唐宋词选》。老师把父亲喊到学校。这一次父亲没有打我,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我的心就像被拨动的琴弦,颤动不已,有时甚至会黯然泪下,不为别的,就为那深深的父爱。……思绪又回到了去年刚开学的那段时间。记得,第一个月过星期回家时,走到家门口,正碰上爸妈,他们提了两包东西准备来学校看我,见到我回来了,妈妈赶紧接住我的包,又是问寒又是问暖,到家爸亲自下厨为我做饭,我和妈在屋里聊天。妈说:“你爸这几天晚上一直梦见你,梦见你和他说话,你爸说他很想你,也不知你能不能适应学…  相似文献   

20.
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徐启雄前得知,在 他之前,浙江美术界也曾有过一位全国政协委 员,那就是黄宾虹大师。从黄先生逝世的1955年到1993年这38年间,浙江美术家中再也没有人能进入全国政协。浙江画院的徐启雄得此殊荣,不容易! 画美反被美所累 徐启雄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工笔”:说话一字一句一板一眼,严谨得我插不上一句问话。 满头银发的徐启雄,人长得也很“工笔”。当年把徐启雄从中央美术学院选调到人民日报社的华君武,曾有入木三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