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叠字,古代称之为“重言”或“复言”。对于它的表情达意功能、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作了形象的说明:“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 ‘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  相似文献   

2.
说“叠字”     
叠字是文学作品中普遍运用的修辞手法。《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之韵。”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两百来篇使用了叠字。后世文学作品如汉乐府中的“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及魏晋时代左思诗中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陶渊明诗中的“暧  相似文献   

3.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于是就有了画的高下之分。  相似文献   

4.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5.
谈起词语重叠,人们往往只从语法角度去认识而很少从美学角度去欣赏它。殊不知词语重叠也是一种审美手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国诗歌史上的丰碑《诗经》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审美内容,正是与《诗经》中所采用的丰富的审美手法分不开的,词语重叠便是其中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据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一百九十八篇运用了词语重叠手法。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评价《诗经》运用词语的重叠时指出:“‘灼灼’状桃李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似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口要)(口要)’学草木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他甚至还  相似文献   

6.
我们写作文时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可是不少同学在面对眼前的美景时却不知从何下笔,只是干巴巴地写出几句"美极了""真是太美了"这样不痛不痒的话来,这既不能真切地描绘出眼前之景,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来写好景物呢?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民歌总集,距今虽已两千余年,而其中警动的语言,依然闪耀着古代歌手们智慧的光芒。历来在《诗经》的研究中,主要是把它放在经学、史学、和文学的角度上来加以探讨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已注意到《诗经》的修辞问题,他在《物色篇》中说: ……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呆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ㄈ諊ば?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夸饰》篇又谓:  相似文献   

8.
指导要求: (1)通过对前一次作文“大扫除以后”主题的分析,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这一次作文的主题是通过大扫除以后景象的描写,表达出劳动的成绩。 (2)通过优秀作品的介绍和研究,使学生懂得如何根据主题,搜集材料,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 (3)通过优美句子的欣赏,词汇的比较,实物的描写,使学生懂得应该怎样描写景物,从而丰富学生有关描写景物一类的词汇。课前准备: (1)选择王冬龙(描写景物由内到外)、叶克才(描写景物由外到内)、马九皋(最后点出大扫除)三篇优秀作品,事先发给他们,告诉他们在课上介绍。 (2)搜集作品中有关描写周围环境操场花园等优美句子,归纳他们所用的描写景物的词汇,作为指导内容。 (3)选择几盆花,让学生在课内进行实物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关于迭音词,《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曾有具体切要的评论:“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之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皎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刘勰所举说明《诗经》时代,迭音词已被广泛运用。以后的诗词曲赋,杂剧小说中更是俯拾即是,迭音词深得作家、诗人的注重。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迭音词的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写景作文离不开"景"和"情",要么写景抒情,在一幅幅画卷中舒展情怀;要么融情入景,将情感注入景物中,给景物赋予生命力。而无论哪一种写法,最终都是"情"、"景"两条线贯穿全文,一虚一实,勾勒出唯美的景致,散发出丰富的情感。《济南的冬天》为读者勾勒出与众不同的北方冬日美景,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独特的布局和语言风格,具备了诸多启发借鉴之处。一、由字到画,巧妙布局写景文重要的是谋篇布局,按照顺序描写景物,便于读者发挥想象,融入文中的景物环境中。但中规中矩的描写手法,未免显得死板,缺乏艺术气息,吸引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师:提到海滨,我们就会想到碧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而作者笔下的海滨,除了大海、沙滩外还有哪些更吸引人的景物呢?如果你们自己想自学“海滨”这一部分课文的话,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自学?生:我准备用“画一画”的方法来自学。我想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课文所描写的景物画一幅简笔画。师:这种自学方法不错!还有准备用其它方法自学的同学吗?生:我打算用高声朗读的方法。生:我想用找重点句理解课文的方法。生:我想用作批注的方法,把描写海滨的主要景物用横线标出来。师:同学们,你们这些自学方法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  相似文献   

12.
描写景物,应从不同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去着笔,充分展示景物的全貌和变化,使所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生动的立体画。  相似文献   

13.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写文章时确立主题、选取材料、写人叙事、景物描写、文体选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突破口和切入点不同,收效也就不一样。有一个故事说,有人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要三位画师作画。第一位画深山古寺的全貌,第二位画森林掩映的一角,第三位画一个老僧在山脚汲水。三位画师选取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三)秋的图画习作要求这次作文要求同学们选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作文。详见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积累·运用三。习作指导!文题分析这是一篇要求描写秋景的文章。只要是秋天里的景物,出现在本次我们选定的画或自己画的图画中,同学们都可以尽情描写。!思路导引首先,要注意观  相似文献   

16.
表达方式,即说话写作中为了表情达意而使用的或转述事实,或抒发感情,或说明介绍等方式。一般说,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记叙和描写是写人记事的基本表现手法。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的概貌介绍给读,把分散的场景或事件的片断贯串起来,使读对事件的全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人物、景物等进行细致刻画、生动描摹,使读获得具体深刻的印象。从描写对象上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7.
“烘托”原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它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加以渲染或衬托,以使物象更加突出。这种技法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描写别的人或其它事物来衬托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在相互映衬下,更加鲜明、生动。这就有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其运用方法主要有: 一、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衬托人物形象 烘托手法常用在写景抒情方面,用景物烘托心情,在古今诗词、散文中尤其常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开头就描写了得阳江头送客的情景,“得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相似文献   

18.
写景的文章,就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告诉读者一个道理。要写好写景的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景物描写要按方位,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到外有次序地描写,并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二、要通过观察、认真分析,找出景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只有写出景物在  相似文献   

19.
我们写作文时常写到景物,常常要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在我们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景物描写既可让读者读了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可是不少同学在面对眼前的美景时却不知从何下笔,只是干巴巴地写出几句“美极了”“真是太美了”这不痛不痒的话来,既不能真切地描绘出眼前之景,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我们应如何来写好景物呢?  相似文献   

20.
大凡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会用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多,能用景物描写的少;把景物描写用得简洁精炼、恰到好处的更是寥寥无几.《落花》这首歌词一咏三叹,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为它增添了不少光彩. 说到《落花》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仅有三处.但这三处景物描写,却是恰到好处且作用各异,我觉得可以为我们中学生写作以资借鉴. 《落花》的开头"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运用了《诗鳓里借物起兴的手法.《诗经》里的《关雎》开篇先谈在河中小洲岛上和鸣的雎鸠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引出下文"君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