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第五节 回族文化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导引 文化是国家、民族全部智慧和文明的集中体现,是保持国家、民族生机与活力的强大精神内核,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回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近千年的生存和发展中.民族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培育和丰富.对回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散居回族,虽然散居在祖国各地.但是共同的民族文化却使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习惯代代相传.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回建 《档案天地》2009,(5):45-50
中国自占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数于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嬗变、迁徙融汇、分合交叠.相互吸纳.杂居共处,在相对发达的农耕文化吸引下逐步凝聚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尽管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有所差异.民族地区之间发展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3.
散居回族经济既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回族经济不可分离的主体,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散居回族经济是伴随着散居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散居回族经济的发展是由散居回族经济的主体即广大散居回族劳动者的居住状况、劳动条件和发展环境所决定的。从散居回族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大致经历了长达近千年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自然发展;  相似文献   

4.
回建 《档案天地》2009,(2):47-52
二、散居回族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散居回族产业结构是散居回族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它对散居回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结构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部门的出现,人们用于研究产业的变化而创立的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5.
回建 《档案天地》2009,(9):41-48
(3)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集群内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随着区域需求的集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规模的扩大进一步要求分工专业化.从而形成合理的分工。同时。由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形成正反馈机制.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6.
回建 《档案天地》2009,(8):39-47
(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散居回族资源利用率 我国回族散居地区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品种齐全,在全国资源地理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散居回族地区生物资源复杂多样.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所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不仅是散居回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国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回建 《档案天地》2009,(4):45-45
(二)散居回族传统经济特色需要在工业化背景下拓展 在历史上,散居回族经济发展在产业选择、技术更新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在商业方面,回族具有悠久的经商传统和杰出的经商禀赋。回族商人的经商禀赋来自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回族的先民来自波斯、阿拉伯商人.子承父业.其后裔大多以经商为生.另一部分人虽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而改行从事农业生产.但仍保留兼营商业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8.
二、散居回族的空间分布与地缘联系基于上述原因.散居回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地理多样性和人文区位的过渡性特点.与汉族在全国范围混杂居的格局.不仅为回族共同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文区位条件.而且演绎出回汉族际关系的重要性及回族在中华民族总体关系格局中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9.
散居回族经济特征是散居回族经济区别于其他民族经济的最显著的特点和标志,也是散居回族经济最具个性的地方,反映了散居回族经济的本质特点。散居回族经济特征是指由散居回族劳动者素质、散居回族经济的资源禀赋、发展环境和主客观条件,以及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理念、经济活动方式、经济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内容组合而成,反映了散居回族经济个性的经济象征和标志。  相似文献   

10.
回建 《档案天地》2009,(7):46-49
(接上期) 第五章 散居回族经济融合提升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散居回族内部经济发展中的融合提升 一、以内部的合作化提升散居回族整体竞争力 (一)内部合作化是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散居回族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基本上是在市场引导下自发发展起来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因而具有范围小、层次低、扩展慢的特点。许多地方把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看作是将来的事情,  相似文献   

11.
回建 《档案天地》2009,(3):47-53
一、散居回族村庄经济结构调查分析 散居回族村庄经济是散居回族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字统计.全国共有回族人口9816805人,其中居住在农村人口5369712人,占回族人口的54.70%。可见,居住在农村和从事农业的回族人口还占很大比重.而散居回族中村庄经济发展也是其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12.
回建 《档案天地》2009,(1):52-55
经济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形式和多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增长的方法和形式。其核心内容是生产要素分配和使用的方法和形式。经济增长方式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经济要素的不同组合和实现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散居回族经济增长方式是散居回族经济不同要素的组合.反映了其经济发展的途径和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13.
回建 《档案天地》2009,(6):43-48
(2)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的国际分工理论。他在1817年出版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比较成本理论或比较利益说。李嘉图认为贸易双方生产成本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前提.即使在一个国家(或区域)各个产业的产品成本都优于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分工生产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去年,回建先生由唐山改任邯郸。十月,途经拜望,见赠《中国散居回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一书并嘱为评,当时并未多想,竟贸然应允了。回来读罢全书,大为后悔。一来,我不懂经济学;二来,对回族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只限于多年前参加民族工作检查时的一些肤浅接触。  相似文献   

15.
任何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把民族结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物质力量。是民族形成、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基础。由于民族内部生产分工、商品交换和分配关系的发展,使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从而把人们结合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民族经济体。在不同的民族经济体中,  相似文献   

16.
《档案天地》2009,(4):46-50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经济发展理论 马克思、思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同时.十分注意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出现和急速加剧迫切要求有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思想理论加以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考察世界科技史和科技期刊史可以发现,科技期刊可以把科技研究导向经济领域,促进经济发展。中国的优秀科技论文外流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兰台内外》2006,(3):1-1
“以热爱社国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为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知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共统计和分析了119篇以历史文书为研究对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对历年来历史文书博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了历史文书各个方面的研究状况,归纳了历年来历史文书研究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宦萍 《天津档案》2007,(3):22-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下面,笔就档案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