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根据《上海市生命教育纲要》精神,它的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于是我们尝试着在语文学科进行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素云 《科学教育》2007,13(2):11-12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生命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初中《生命科学》正是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教材中有许多围绕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生命科学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一种很好的载体。作为生命科学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要增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并加以拓展,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为主要研究途径,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懂得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命自觉"是人类生命的本体特征,唯有"生命自觉",人方以为"人"。在教育和教育学的领域和视野里,"生命自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生命自身的自我了解、自我领悟、自我把握与自觉实践。"生命自觉"在现实的教育与教育学研究中的"双重失落",其根本是"人"之本质的自我失落、自我沉沦。作为擎秉人类希望之光与成长力量的教育活动,必须有勇气和智慧承担起"培育个体生命自觉"这一教育自身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4.
目前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主题聚焦于生命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即生存教育。自我定义记忆是指个体生动、充满情感和更能准确定义“我是谁”的记忆,这些记忆与个体生活中未解决的冲突或持久的关注点密切相关,与生活目标和生命意义相连。将自我定义记忆融入生命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同时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选取生命故事、主体性视角讲述自己生命故事、借助自我对话融合多重观点、通过测评衡量生命意义建构程度等,与自我同一性相结合,向具体化、可操作性和自主性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大学生毁人及自毁事件,从高校生命教育出发,剖析造成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与传统教育、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生命教育内容、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大学生自我生命教育意识等有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坚持"人本"理念、设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丰富生命教育内容、加大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生命教育的意识,以期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生命的教育方面,学校与家庭教育都应该教导学生先从认识自己出发。对儿童"自我"的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等。本文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视角,以生命教育作为儿童"自我"教育的背景,论述在"自我"教育下,儿童在感受、感动、感恩中,体验生命、关怀生命、服务生命这一由"感"生"情"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命教育的独特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大学前"生命教育渐次完善和"大学后"生命教育内省提升相比较,大学生命教育的独特品性是更强旺的主体能力展开个体强旺的生命。这种强旺展开的生命现实结构,包括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其中,精神生命的教育是基础性构成,包括了对真、善、美、利的追求和对假、恶、丑、害的批判与扬弃,是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和价值感的凝聚和结晶。它们一起与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教育融为一个自我区分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论教师生命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教育之本。教育改革在重视学生生命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生命的发展。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成为时代所迫。教师的生命划分为: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和社会生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体验与感悟生命,获得生命的自我认同感,寻求生命的自我解脱,实现生命的自我超越。教师为探索教育真谛而不断地追求,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白玉玲 《中国教师》2013,(19):72-73
人文阅读是一个民族阅读灵魂的核心,是一个民族阅读文化的本质。人文阅读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人文阅读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愉悦身心的人文阅读环境,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感悟生命的神圣与美好。通过阅读活动可引领学生认识并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  相似文献   

10.
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任何对学校教育的完整关照都离不开对师生关系的审视。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这两种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全人生命教育作为"人的整全生命的自我生成的教育,是个体生命全方位全层次地自我呈现和自我实现的教育",通过个体生命在"身、心、灵"三个层面的统整,指向人整全生命的美好。这与"立德树人"的基本精神契合不悖,或者说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需要全人生命教育的关照。  相似文献   

11.
开展大学生网络生命教育有利于拓展生命教育范围,有利于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有利于增强生命教育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生命教育效果;通过网络促进家校生命教育联动建设;拓展网络生命教育内容,实现体验式教育。通过网络生命教育使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关心社会,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创造自我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正>学校生命教育是指在学校进行的关于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什么是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立论点?这一立论点我们可以用三句话表示。一是提升学生的"人的价值"意识。这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生命教育的主旨是让学生认识"人",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社会。二是达至真、善、美境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这是  相似文献   

13.
生命是教育存在的前提,没有生命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为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其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关心自我、关爱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江苏省常州市于2005年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区域生命教育品牌”的德育工作目标,全面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明白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价值吻合。体验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体验中,人不断地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对生命的创造和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体验式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生命;丰富实践教育内涵,帮助学生认知社会生命;吸收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认知精神性生命是其基本方法,最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是自我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的立体式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每个人的一种独立的生存方式,不仅具有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作文教学的四个要义,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健康地发展和创造性地发展.学生作文个性化应体现"情感"与"认知"自然和谐的统一;作文教学若能为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构建宽松环境,缔造有利条件,创设相关情景,提供必要引导,则就是个性化作文教学.作文个性化是个性化教育的一部分."个性"存在着多种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价值判断.个性化教育是一个不断实现,又不断推进,以使受教育者的优良个性不断向完美发展的过程;作文个性化则指以学生作文和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非个性色彩的统一化、模式化、强制化向个性色彩的多元化、个体化、自主化不断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而进行的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因此,在教育与课程改革中加强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因为现时缺乏与初中生匹配的生命教育,一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和珍惜,往往因一件小事就自杀或损害别人的生命,还有一些威胁青少年人身安全,影响青少年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打架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生命的开始和教育的原点,家庭关系的亲密性使家庭生命教育具有易实施性特点。根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自我保护、抵抗挫折,升华生命、实现价值"的家庭生命教育理念,应加强儿童家庭生命教育,具体的实施措施包括加强父母教育、和谐家庭的氛围、平衡家校关系、完善社会立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人的优势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是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发展生命"的教育实践。"认识生命"是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并能正确面对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热爱生命"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  相似文献   

19.
将大野生命与人际生命进行"类本质"的交融,从生命本质的维度,用大野生命的"是"诠释人际伦理的"应该".我们生命中的敢于有两种:一种是敢于敢--斗争;另一种是敢于不敢--和谐,敢于不敢,更重要.因此,通过学科交融:自然生命觉醒--人与自然和解,敢于不敢--和谐可持续发展;自我生命觉醒--人与自己和解,敢于不敢--师法自然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关心人的生命成长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关心人的生命成长,其实就是要尊重人,尊重人性,让生命得以舒展。表现在对待学生上,就是教师要一改以前师道尊严的样子,而以伙伴、朋友、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更重要的教师是一位关怀者,一尊学生生命发展的守护神。基于上述的理念,改变原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