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警·审判·挽歌──评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邵培仁严格地讲,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算不上传播学家,虽然他著述颇丰,堪称美国当代政治领域里的权威学者。布热津斯基于1928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贵族家庭,其父是旧波兰政府的外交官。他自幼随父母生活在法国和...  相似文献   

2.
曾娅妮 《当代传播》2011,(5):104-106
儿童伴随着长大在现实成长环境中进行着自我的社会化进程,但对于在电视机旁长大的他们而言,还有一个无处不在、无可回避的成长空间,这就是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所营造的媒介环境。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曾指出":今天对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世界大选年。处于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冷战后“不规则的穆斯林新月形区域组群”的东南亚的三个主要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选举,对这个充当大国间缓冲地带的东南亚地区来说,是能否巩固第三代领导人的核心地位,解决政经难题、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波兰裔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曾经提出这样的说法:"对于世界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电视是接触社会和接收教育的最重要工具。在这方面,它正迅速地替代历来由家庭、教会和学校所起的作用。"①而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布热津斯基的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网络媒体。鉴于在网络上收看影视剧已经成为很多人休闲时的一种常规性选择,因此,新媒体环境对影视剧的影响就成为了影视传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布热津斯基曾在1993年预言:在21世纪初,我们将面临媒介的全面失控.如今,媒介失控已初见端倪,但却不是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电视媒介失控,而是以电脑为基础的网络媒介面临失控.从群体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媒介失控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带来一系列恶果;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媒介失控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社会动因.根据国际学术界关于网络媒介失控理论研究最新思路,完全可以找到防范和应对网络媒介失控的路经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出于维护美国全球利益的动机,布热津斯基深入思考了大众传播媒介对美国社会的全面影响,认为电视等媒介造成了社会的失控与混乱.这一论述对当下中国的传播现实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暄 《当代传播》2004,(1):79-80
世纪之交,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时代,形成经营全球化、管理全球化、竞争全球化的态势。与此同时,各种媒介集团也开始参与全球竞争,传媒开始走向全球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 1962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了著名的“地球村”概念,认为电视促成了“全球村”的形成。1969年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中正式提出“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8.
由广播和舞台表演的“延伸物”谈起目前我们简称电视为TV。T是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缩写,V是拉丁文ViSio——看的缩写。这标志着电视具有“看远方”的功能。然而电视真正实现瞭望世界的功能却经历了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电视与策划 从我国电视20多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电视经历了节目竞争阶段——栏目竞争阶段——频道竞争阶段的历程。目前,中国电视已处于频道竞争阶段,各地观众能够收看到的频道已经增加到30—40个,频道竞争究竟靠什么取胜,是每个电视人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其核心是策划。一个频道给人的是一个总体印象,这个总体印象不是某一个栏目或节目可以担当的,它需要总体策划。因此,可以说,电视已经进入了策划时代,办电视离不开策划。 从省级电视台的生存现状来看,目前,各省级电视台大多处于一种内外夹击的境地,一方面…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电视媒体以其传递迅速、纷繁多样、具体形象、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导向性强的特点和优势,把大量的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样式、文化类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极大地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家庭里,天天看电视的青少年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占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占14.5%,不看电视的仅占1%。在信息化、网络化逢勃兴起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仍然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媒体。这就给电视工作者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电视这样一个大众媒体,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真正帮助当代青少年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探讨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就成为摆在全社会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记美国金山湾区“华声”电视徐熊美国金山湾区的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过去基本上是台湾传媒独霸一方的局面,中国内地新闻难求一席之地。不过,此间华文华语传媒,也同此地华人一样,对中国内地情况还是很关心的。比方,19...  相似文献   

12.
蒋亮 《视听纵横》2005,(3):116-1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传媒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电视吸引观众、增加影响力的重要方法。电视舆论监督因其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倍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关心。这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电视从业人员,提高对电视舆论监督的认识,正确把握电视舆论监督的选题,确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诞生了电影、广播、电视,同时电脑、多媒体技术与信息高速公路也向我们走来……现在,一个电视文化的时代已经逐渐成熟起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视。电视不是一切,而一切又都出现在电视里。我们可以预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电子电视、信息时代,让您足不出户便知道天下大事,足不出户便可以了解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艺术,足不出户便可与外界沟通,您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自我,而是多元的电视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元素。因为,电视说到底也是一种文化工具。人类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使用着工具,当一种工具被创造并加以使…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说起倪萍的时候,许多人会把电视荧屏上的倪萍和生活中的倪萍当成一回事儿,固然作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倪萍首先是由倪萍本人塑造的,但同时也是电视媒介塑造的,她还是社会需要塑造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倪萍已成为了一个符号或者说成为了一个角色,她是个人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三位一体的结晶。因此,倪萍的成败得失并不完全是由她个人造就的,而是这三种角色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影响和渗透的结果。理解与评价倪萍应当从这三种角色的关系入手,方能得出比较合乎实际、比较中肯恰当的结论。倪萍的主持艺术历程…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趋同化的解决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台、一个频道、一个节目(栏目)开办之初,大家都煞费心机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但过不了几天,大家就会发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曾相识的面孔越来越多,相近、相似、相同的节目越来越多。过去一个节目的特色能保持好几年,现在一两年就不得不改版,因为克隆的速度太快了。特色和个性是电视的生命。我们只有象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那样来保护和追求电视的多样性,电视节目才能避免趋同化,电视文化才能独立于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林。电视的趋同化有哪些表现和特征?电视资源和电视市场缺乏宏观研究和科学规划,导致了电视…  相似文献   

16.
数字电视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特别是数字压缩编码技术在电视领域的应用,是包括制作、播出、传输、接收在内的整个电视系统的数字化。数字电视是以高度压缩信息量和以离散方式快速处理信息为其基本特征的,它可以数十倍地压缩图像信息的体积而保证信息量不变。与现行的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显著优势。———多频道播出。原先传输一套模拟电视节目所需占用的8MHZ带宽,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后,可以传输3—5套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模拟条件下,一个卫星转发器只能传送一套电视节目,数字压缩技术则可以使卫星的一…  相似文献   

17.
电视散文是电视文艺中的一个新的艺术样式。简单地说,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文字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散文集电视和文学之长处,传达给电视观众一个声画结合的场信息量,使观众从中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8.
姚松平 《新闻前哨》2002,(11):38-39
每个电视编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前期拍摄完成后,面对—大堆素材,便会想到一个问题:这条片子怎么编?这时,你便有意无意进入结构的过程中。不管你做什么类型的节目,你总要表现生活中的—件事或一个人,你不仅需要讲得清楚明白,还要讲得生动活泼,吸引人,感染人。那么,你就得为叙述找到—种外化形式。结构,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外化形式。从总体上看,电视片的结构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就是整体形式的把握;一是内部构造,就是对片中各部分构成转换过渡的把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演进,传统的手法已经无法涵盖电视…  相似文献   

19.
樊怡 《新闻界》2005,(2):100-100,57
电视与人类家庭已经成为亲密的伙伴,在家庭里电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摆设物件,更是一个娱乐工具。有时候,我们打开电视而不看,这时电视构成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和环境。电视节目内容也是人们交往中的部分谈资。今天,电视文化蓬勃发展,其影响力更是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20.
早间收视时段一般是指早晨6时至8点半之间这段时间。作为特定的电视早间收视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紧张”、“忙碌”、“期待”。从受众的心理需求考虑,早间时段的这一特点,也对电视早间新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电视早间新闻应该能够给受众提供更多最新最有时效的东西。面对这一特点,必然要求电视早间新闻要具备自己的风格─—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灵活多变、结构紧凑。 首先,一天当中,相对于白天和晚上,早晨是紧张和繁忙的时段。 而早间时段被分割,就决定了快节奏的新闻节目才符合早间收视时段的特点以及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