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伴随产生了网络传播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然而,网络在影响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传播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而很少考虑作为受众的广大网络用户的需求和爱好。结果导致,网络传播信息量越来越多,可用率却越来越低,网站运行成本快速增加,网络运行效率却迅速下降,这就是网络传播的“经济悖论”。  相似文献   

2.
李伦 《青年记者》2017,(12):17-19
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使信息传播变得空前地便捷,但网络传播也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色情信息、虚假信息、憎恨言论和反社会言论等.规制网络不良信息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传播伦理学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平台. 网络传播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构建网络传播伦理.网络传播伦理是调节网络传播主体与信息、主体与主体关系的规范体系.网络传播伦理涉及处理网络传播各种权利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规定传播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和传播主体的德行清单,确立网络传播行为合理性的根据,以及维护网络传播秩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影像符号的种种悖论进行了思考与探析.涉及到影像的视觉性放大、生产性悖论、媒介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会展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与经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网络会展与传统会展进行比较分析,探究网络会展发展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6.
魏颖 《新闻世界》2009,(12):139-140
本文从网络广告的针对性、分众化、网络经济信息的可信度以及网络经济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直接性、可再生性、全球性三方面,阐述网络传播经济信息具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蔡刚 《出版经济》2004,(4):36-38
一、新新闻vs.守门员 今天的新闻不再是一种精心烹饪的大餐、一张人们每天早上或晚上必须阅读的报纸、收音机中午对早上报纸新闻的更新广播、晚间黄金时间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8.
微商给人们的现代化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早已从简单的商品交易层面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层面。他们往往针对大量女性参与者和相关商品,以女性主义为旗帜,极力宣传和倡导消费主义,主动向资本上缴"社交媒体"这一文化创造"自留地",自身沦为资本的"劳工",将自行自由交往的领域变成一个商场,并驱使更多的人们一步步成为互联网时代被资本和技术俘虏的"单向度的人"。在微商活动对社交媒体的入侵过程中,女性或是最大的受害者。由于商业活动对新兴媒体的入侵,传统的传播活动中所缺席的女性形象、角色、价值在新兴的媒体中依然会继续缺席。  相似文献   

9.
新闻图片不仅以一种复制的方式记录着记者所见,一张图片的内容选择还承载着记者的行为动机。有的记者为了获得某种利益不惜弄虚作假,导致新闻摄影伦理危机的出现,而危机所体现的就是记者在各种利益权衡之下的伦理选择以及当今大众消费的新闻娱乐化、景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池蕾 《视听》2022,(2):164-165
时政新闻内容的重要性与其传播效果的"倒挂"是当前时政新闻制播遇到的"悖论".受众对新闻报道的接受和认可是实现新闻价值的前提.推进供需对接是时政新闻报道转型突围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蒋锐 《今传媒》2013,(4):43-44
运用网络平台进行自我展演的个人不在少数,而他们区别于网络的线下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却鲜有人去关注,为此,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法与运用 youtube 进行自我展演的个人进行深入交谈,旨在了解他们隐藏在电脑屏幕背后的真实状态.本文就是基于笔者与访谈对象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访谈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王波伟 《编辑之友》2017,(12):44-49
新媒体时代信息量的增多伴随质的参差不齐,带来的是信息转化为知识量的不确定性.在对新媒体时代易于混用的知识和信息观点纠偏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新媒体时代知识传播的独有特性,进而探究新媒体情境中知识传播的五重悖论,如知识表象的超载与知识接收的欠载、异质性的知识传播与同质化的知识获取等.最后,从知识传播的理念和实践层面,为悖论的现实困境提供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闻,把当下人们文化生存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互联网与新闻--交集在一起.互联网的重要性,既体现在全世界的网民数量、中国网民的数量等一系列数据之中,更体现在其以当代人生存方式建构的重要意义上."网络化生存"业已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术语,这一命名本身即隐含着特殊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对网络技术作文化思考已逐渐成为各种理论关注的焦点,《网络体论》是这种理论探索的新成果之一。在完成《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年5月版)之后,严耕、陆俊出版了其新著《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无疑是对网络问题研究的深化。网络真的具有深厚的“义化”内涵吗?作者们的答案是明确的。他们对“网络的文化反思”是从两方面展开的:其一,作者认为,网络发展如此之快,除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有突飞猛进的变革之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技术背后有着巨大的“文化”动力。作者们在研…  相似文献   

15.
隐私观——从模糊日趋清晰 2008年5月,网上关于“校内网被日本人收购”的传言沸沸扬扬。传言说,“中国数千万精英的真实信息可被敌人掌握”,并号召大家退出校内网。消息迅速在QQ、百度、新浪等论坛和网站,甚至校内网自己的论坛上传播。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本质特征就是促进人类的交流.对互联网真正本质的理解,一方面必须基于其技术的协议以及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超越纯粹的技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透视互联网的精神底蕴.  相似文献   

17.
18.
19.
袁珂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23-124
因特网的发展使我们全面进入网络传播的时代.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因传受角色的变换及把关力量的削弱,引起传播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亟待人们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一、网络传播的新特征网络媒介是一种“双向型、去中心化”的“新型互动媒介”,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点对面的线形模式,是对人际传播点对点互动模式的回归,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的网状传播结构。 1、迅捷性:传统媒中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烦琐: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