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德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告诉我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可见,真正富有实效的品德教学就应努力让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2.
董晓帆 《考试周刊》2012,(83):178-178
学生的消费观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是他们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职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金付 《小学生》2012,(9):56-5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中新增加的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课程。通过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发现它密切了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点燃学生成长过程中自信的火焰。一、活动激发自信心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社会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江泽民总书记曾经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多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少年儿童同大人一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存在于他人之间、社会之间"。他们生活和存在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李华 《西藏教育》2009,(8):35-35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目前《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智慧,而是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离开了生活,道德教育是无意义的,也是没有效果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贯通,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应体现生活性的特点.我们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首先应明确两点。一是教育对象的特点。我们的学生最基本的属性是“人”,心管现在是“小人”,但不久将成“大人”,人,不能没有生活,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如今他们从事学习生活,将来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如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将来他们是社会的主人。因此,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让学生拥有生活——拥有今天的学习生活和明天的社会生活。二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必须源予生活,服务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联。脱离生活的语文教育只不过是一些语、  相似文献   

9.
特殊学生寄宿,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培养特殊学生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特殊学生为对象,阐述了智障生、肢残生、自闭生等在学校寄宿生活中的思想特点,并围绕学生寄宿生活,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对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智障学生由于自身的智力和身体残疾,再加上家长的包办代替,自理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较差。带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学会一些简单的技能,为智障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林秋玉 《中国教师》2014,(14):46-47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杜威也说"教育即生活",由此可见,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进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源于生活,主要是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只有贴近  相似文献   

12.
生活积累。一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了解社会生活,多关心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舞台,增加生活体验。三是要督促学生养成勤写生活札记或日记的习惯。   语言积累。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与运用能力外,可适当推介一些名著给学生,让他们从书本上学语言。要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留心他人的语言,搞好分类摘抄和记录,鼓励他们在说话和写作中学以致用。   情感积累。第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导读、诵读、讨论、诱导、迁移等手段,…  相似文献   

13.
顾薪 《上海教育》2007,(6B):40-41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与他们的才智发展及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营造富有新意的体育氛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一中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不强,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中学生接触最多的环境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较少接触社会,所以当他们离开家庭和学校之后,认识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显得很差。他们长期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家庭的固定的精神生活环境和物质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固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堂中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似文献   

16.
霍丽娟 《考试周刊》2012,(83):186-186
培智教育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所以,必须从生活适应课程入手,满足智障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片面、消极,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采取错误行为.原因在于他们认识能力的局限和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克服外部环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让课堂回归生活,创设出符合学生认知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感知生活,提升感悟;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参观、调研、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指导,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习惯和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良认识和习惯,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正确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体育学科的特长,让健康教育更充分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掌控力。  相似文献   

20.
培智学校的教育是面向广大社会的,帮助那些智力落后的学生能够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对于培智学校而言,语文课堂的实用性更为重要,讲课内容更应该紧贴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拥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基础,所以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而言,语文课程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终身发展的基础。过去,很多培智学校和正常学校一样,以传授知识为主,运用相同的教材,强调学科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语言实际生活的运用能力,忽视了提高学生生活能力。所以,现在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差异性教学,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解决学生本质性问题。帮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