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推进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充足的教育供给来源。同时,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已经有了一定的法律与政策保障。我国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教育法》,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它既包含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包含了教师这一专门职业从社会分工角度来看的专业性要求。1995年,我国又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这无疑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和发展高等师范教…  相似文献   

2.
汕头市第二技工学校创建于1963年,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最早创办的技工学校,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类技工学校,1998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2005年12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08年2月经批准又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适合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79,自引:0,他引:79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一方面需要考虑教师教育专业的边际或双专业性质 ,把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 ,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择不同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逐步把定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课程模式 ,为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的高学历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教师资格的制度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培养模式在新的世纪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国教师教育体制必须进行改革,从专业化的培养、资格证书的实施、教师考评的社会化、培训的制度化方面等方面推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改革高职高专教育思想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围绕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思想改革问题,提出要在十个方面进行改革,对如何用改革后的新观念指导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此同时,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围绕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出发,探索教师职前教育,主要是高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可在对我国高师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的分析中,指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深化高师课程改革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与此同时,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围绕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出发,探索教师职前教育,主要是高师教育的课程改革。可在对我国高师课程设置及实施现状的分析中,指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深化高师课程改革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做支撑,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化无疑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论述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中的几种教师教育模式:“能力本位”模式与“标准本位”模式、良师辅导模式、校本培训模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相似教育模式”。并对教师教育模式的选择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改革教师培训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兰州市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主题,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以师为本,在教师培训中创建以"建体系、创模式、搭平台、优课程、抓研训、保投入"为一体,以"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为策略,以"培训、评选、奖励、研训、升位"相结合为新方法,以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金城名师"与"金城名校长"、特级教师、"金城教育家"为成长路径的梯度攀升教师成长机制,在教师培训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加快促进了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主动进取、不断提高、完善自我的过程,它需要强烈而持久的专业动机,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能力,科学先进的专业思想,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为培养高学历、研究型教师进行先导性探索;以终身教育理念统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教育平台和依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向教育教学研究型转化。但教育教学观念陈旧,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仍是制约课改的"瓶颈",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既是世界性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论述了如何认识教师专业化问题以及教师教育专业化理论建设问题,对教师职业和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合格高职教师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我国教师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也是促进我国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难以适应这一趋势。当务之急,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为依据,改革我国教师教育是实现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专业化既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必须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行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正确处理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广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效能的实证调查,对广东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进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管理体制和探索适应教师教育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推行顶岗实习是基于对基础教育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角色需要,也是基于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推行顶岗实习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及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高校要从单纯教育实习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拓展,从"管制"倾向向竖立"服务"意识拓展,从过于突出顶岗支教向注重置换培训拓展,从学校主导向社会力量参与拓展,通过创新实践方式,带动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的新发展必然给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新的冲击,高师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跟上教师教育整体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高师院校在新一轮教师培养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一、专业与职业的异动要求改革高师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专业与职业完全对应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专业与职业的异动。高等学校原有的体…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有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等因素。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师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定位是有差异的。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念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各具特性;在人才培养内涵上体现层次性和丰富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呈现模式多元化、学术性、实践性等趋势。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因有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国际教育改革和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等因素。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师教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定位是有差异的。我国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理念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各具特性;在人才培养内涵上体现层次性和丰富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呈现模式多元化、学术性、实践性等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教师教育是伴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期间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的变革而经过了多次的变化。社会的变迁引起了教育的变革,教育的变革引起了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教育的转型。我想沿着这样的思路谈谈教师教育中涉及的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和教师教育的制度建设。一、教师专业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变化看,教师角色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一次是道德本位阶段,教师是一种教化的形象;第二次是知识本位阶段,教师是教书匠的一种形象;第三次是现在,正进入人本发展阶段,教师是专家形象。也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