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是世界性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公民教育提出了内在需求。从国家德育政策视角审视我国中小学德育,可以帮助我们前瞻公民教育发展走向,在政策层面引领中小学德育实践的深入展开。我国在德育政策下进行的公民教育还存在一些暖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公民教育的本土化问题、民族精神的教育问题、政策推动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传统德育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公民教育思想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公民教育的完整概念和明确表述还没有真正进入德育政策设计的范围中。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尝试都给德育政策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德育政策必须面对公民教育思想的冲击,在政策设计中积极建构公民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199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发展变化,中小学德育政策得到高度重视,确立了德育为先的地位。德育工作突出育人为本,为学生发展服务,德育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注重教育环境的整体构建。在对德育政策回顾分析的基础上从德育内容、目标、方法、管理等层面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民的责任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和课时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教材中,对青少年进行公民责任教育,是其中的教育重点。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主要有:传统的"圣人"教育的观念影响下的道德标准高不可攀,脱离一般人的生活实际;中小学德育系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挤压,公民意识教育比较滞后;灌输说教式的高校德育方法未能使学生把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真正内化;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阻碍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学教育》2010,(12):60-60
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区域实施对策,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策略与有效路径,交流各区域中小学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教科所《中国德育》杂志社于2010年12月5日在华东师大二附中联合举办了以“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为主题的“2010’浦东教育论坛”。  相似文献   

7.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德育政策既可能包含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中、作为宏观顶层设计文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能是综合反映德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方略的纲领性政策,还可能是针对德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专门颁布的应对式文本.这些政策能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注重理论知识支撑和基于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俱进性、...  相似文献   

8.
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论文作者:张晓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德育专业2004级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朱小蔓教授摘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政策文本的概括、分析,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德育政策文本内容的发展变化脉络,并对阶段性的重点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探究德育政策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描述与反思中小学德育决策体制与实践操作模式,力求把德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呈现出来。本研究将我国近三十年的德育政策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底,第二阶段从1992年邓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相似文献   

10.
公民德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内容,包括对公民责任、民主意识、参与热情及个人尊严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德育应当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其政策设计应当更多体现公民教育的道德立场,而不是一般道德教育的立场。道德教育既不能代替公民教育,同样也不能代替公民德育。严格地讲,公民德育是由公民教育所演生出的教育问题,而不是由一般德育演生出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做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自21世纪之初开始重视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的问题,积极制定评价标准,实施全国性的评价,它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评价体系更是具有自己的特色。深入研究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的内容、结果,对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德育理念的更新——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公民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德育相比.公民教育在德育目标上,实现了个人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在德育内容上,涵盖了以往德育内容又弥补不足;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生活与主体性的德育观.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凸显.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驱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重视乡土资源的德育功能,促进教育与地域生活的联系,是日本中小学德育的传统特色.在都市化、信息化日益突出,社会变迁加剧的背景下,引导学生亲近故土、热爱家乡,培养良好道德心显得尤为重要.日本中小学乡土德育以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融入多种教育途径,具有一定实效.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保证,多样化的指导体系,推进乡土德育的开展,对改进我国中小学德育也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英国中小学的公民教育也在此时开始得到重视。对两个公民教育演变历程、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公民教育途径和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能够为我国的公民教育进一步良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和价值追求。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思想政治课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学"新时代的劳动者"一框时,我围绕公民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初步尝试,现介绍如下,以求教于同行。一、众里寻她千百度:公民意识的挖掘思想政治教材蕴含着丰富、典型的显性或隐性公民意识教育资源,教师应做有心人,仔细梳理教材,找准并挖掘教材知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结合点,将公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发生了较大的发展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被分为4个阶段的政策群,包括以重建为主的政策,以完善为主的政策,以改进为主的政策和以深化为主的政策。我国在德育政策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政策结构完整,政策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在制定、执行与评价上既有成就也有其不足。通过分析其成就与不足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研究将会集中于以下四个领域的研究:第一,专家化以及政治化话语霸权的合理规避;第二,中小学德育教师以及中小学生德育政策保障资源的供给;第三,德育政策运行向多元利益主体合作共生的模式转变;第四,中小学生德育实践生活体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归宿,贯穿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摄着中小学教育。我国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在改革中求发展,以发展促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党和政府连续制订和颁发了一系列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纲要,如《中学德育大纲》、《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2001年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些重要的指导性文件顺应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正教育部部署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加强中小学德育的薄弱环节,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改进中小学德育的关键载体,广泛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