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写下了“狼、狗、枭——‘天马’”这个题目,到底要说些什么呢? 说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贾雨村这个人物是颇有深意的。从第一回“贾雨村风尘怀闽秀”起,到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止,作者把他作为一个开场和收场人物,除了含有  相似文献   

2.
说“末世”     
<正>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曾多次用过“末世”一词。主要的,有如下三处:一是第一回,写贾雨村身世,嘲讽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但仍要“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二是第五回,王熙凤的判词,慨叹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三是第五回,探春的判词,惋惜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作者何以要在这三个人物身上,赫然用此一词呢?似有说一说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是《红楼梦》第四回的节选,写的是封建官吏贾雨村巴结权贵、媚上求荣、徇情枉法、草菅人命的故事,揭露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国家机器的反动本质。作品鞭辟入里,物无遁形,是认识封建社会罪恶面目的生动教材。“判断葫芦案”从贾雨村授应天府“有人命官司详至案  相似文献   

4.
“问”中藏奸“问”里传神湖北/冯涛《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文中主要塑造了两个典型人物:封建官僚的代表人物贾雨村和封建官府爪牙门子。对这两个人物,作者并没有过多地展开直接议论,表达其憎恶,而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选文围...  相似文献   

5.
翻开《红楼梦》这部今古奇观,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始到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终了,这出复杂纷纭的闹剧似是由这一对冤家拉开的序幕和收束的尾声。由此可见,这两个人物在书中所占的位置及其人生价值是何等的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红楼梦》的作者以狡黠之笔用假语存(贾雨村)言,将真事隐(甄士隐)去,何必将这两个虚构的典型认真考究呢?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元代以后,宋儒程颢、程颐和朱熹的理学成为钦定的正宗哲学,元明清三朝的文化,包括文学,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它的影响。《红楼梦》第二回,通过贾雨村与冷子兴的谈话,曾提到“程、朱”,可见曹雪芹是接触过程朱理学的。二程朱熹曾将人的本性分为“人欲”与“天理”两个部分。文学是人学,《红楼梦》在揭示人物的本性的时候,自然不可避免地也会接触到程朱所说的“理”与“欲”。  相似文献   

7.
许见军 《文教资料》2006,(24):85-86
《红楼梦》全书一百二十回,其中第三回“贾雨村寅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全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这回,曹雪芹把整个故事的序幕完全呈现给读者面前,《红楼梦》故事的主要人物也将一一地粉墨登场。我们可以用“豹头虎尾”来形容《红楼梦》的整个故事,那么这一回实际上就是“豹头”,写得非常好,其艺术审美价值极高,给读者以充分的愉悦享受。品读此回,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曹雪芹不仅有条不紊地把贾母、林黛玉、贾宝玉等十二个人物展现出来,而且更令人叫绝的是作者给每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安排都不同,且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给我们留下…  相似文献   

8.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有这样一节记叙:贾雨村与门子正在私室密谈,门子献出护官符,雨村尚未看完,忽见传点来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忙具衣冠接迎,“有顿饭工夫方回”。这节记叙中“王老爷来拜”和“有顿饭工夫方回”,乍看似与全文关联不大,属于可有可无的穿插,是个闲笔。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非但不是闲笔,而且还是十分精彩的妙笔。它妙就妙在——第一,暗示了此案背景。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一个“王老爷”,这“王老爷”是谁?文中没有交代。我们把上  相似文献   

9.
周西峰 《广西教育》2007,(4C):29-29
在课文《葫芦僧智判葫芦案》一文中出现的“护官符”中有这么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文中人物门子对此解释说:“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好大雪’之‘雪’。”实际上在这里的“雪”和“薛”即是“谐音”这种表意法的妙用。同样的用法在这篇文中还有几处,如贾雨村的恩人“甄士隐”即表示“真事隐去”,而“贾雨村”意“假语村言”,“英莲”实表示“应怜”“冯渊”实表示“逢冤”。再例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写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前句“玉带林”即指林黛玉,后句指薛宝钗。贾家四位小姐“元春”、“迎春”、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2001,(2):36-37
从前教《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教师总把从教材、“教参”中拿来的材料和加工过的语言一齐“贩卖”给学生,学生苦不堪言,只好被动地接受。如“护官符”是全线索,贾雨村虚伪狡诈、老奸巨猾、见风使舵,人物对话很富有个性,“笑”也很传神……往往讲了4课时,学生还是模模糊糊,到运用时欣赏的方法忘了,重点问题丢了。如今搞学生自主学习的阅读实践,鼓励他们从作品中“拿来”自己需要的材料来完成《贾雨村审案报告》,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里,“出月”一词两次出现,查原著不得其解,杳词典不可得见,《红楼梦词典》号称完备,也弃而不收。后读《金瓶梅》,才知“出月”所指就是当月的下月,故引述如下以补一阙。《红楼梦》第三回,林如海请贾雨村护送黛玉进京,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此后写黛玉洒泪别父,写贾雨村到京以后得贾政之助谋了个复职,均无具体月份可考,不知“出月”所指何月。  相似文献   

12.
“王老爷”是初语六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的一个“闲人”。“王老爷”是谁?有人说 ,“王老爷”就是后文中的王子腾 ,其实不然。理由有二 :其一 ,在封建社会中 ,封建等级制度是森严的 ,王子腾是位高权重的封建大官僚———京营节度使 ,而贾雨村只是一个府尹 ,官小位卑。声势显赫的王子腾决不会屈膝去拜访一个位卑的贾雨村。而且 ,贾雨村升任应天府尹 ,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才实学 ,而是靠巴结讨好贾政、王子腾得以升官。因此只有他去拜访“恩人”王子腾 ,而决不会让“恩人”王子腾来拜访自己 ,所以 ,“王老爷”并不是王子腾。其二 ,原文…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重要人物之一贾雨村,是作者精心塑造的艺术典型。这个没落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是孔孟之道熔铸出来的活标本。他为了“再整基业”,袭用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与四大家族结成死党。贾雨村一生投机钻营,玩弄两面派手法,爬上了“兵部尚书”的宝座,骗取了一部分权力。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切腐朽没落阶级的反动本质:阴险、狡猾、虚伪、狠毒。一切反动派,都可以从贾雨村身上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原第五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出现的“护官符”中有这么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文中人物门子对此解释说:“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好大雪’之‘雪’。”实际上在这里的“雪”和“薛”即是“谐音”这种表意法的妙用。同样的用法在这篇文中还有几处,如贾雨村的恩人“甄士隐”即表示“真  相似文献   

15.
贾雨村是作者在《红楼梦》中精心刻画的人物之一,一直以来他被人们视为奸虐贪酷的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文章在对贾雨村性格的发展演变进行新的探究的同时,重在阐述贾雨村踏上"贪酷"之途的心路历程。指出个体强烈的功名理想与封建末世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是导致贾雨村踏上"贪酷"之途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包勇论     
包勇是高鹗笔下的人物。他的出场,正值贾家衰象叠起之际,环境是典型的。他闻知贾雨村有负贾府之恩,便路见不平,爆以怒骂,活脱出一位忠奴义仆的侠肝义胆,与焦大骂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包勇身上,凝聚着作者崇尚“忠”“勇”的人格理想。包勇是奴仆,但却不是奴才。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公认的语言艺术典范,让我们通过量词"位"与"个",来感受作者的精心构思。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通过冷子兴和贾雨村的闲谈大致勾画出了荣宁二府的人物关系。其中大量使用了"个"这一量词。如"宁公居长,生了四个儿子。宁公  相似文献   

18.
谜语与诗歌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许多谜语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例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贾雨村与甄士隐在中秋佳节夜晚对酌时,贾雨村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占一绝云: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甲戌本)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人教版第四册教材经过一头一尾的压缩后改题为“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在全书中的地位显著,是《红楼梦扩楔子“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回第一次对小说的典型环境(贾府)进行了直接描写.小说的一系列重要人物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也相继登场,尤其是宝黛的会合,可以说此回拉开了小说人物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说的“尺水兴波”、“文似看山不喜平”无非要求我们叙事时不要平铺直叙、呆板布文,力求让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以增强可读性。正如清朝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所说:“大体文章之妙,在驰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