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海平 《现代语文》2007,(2):103-103
在《新华词典》中,"奴"被解释为"受剥削、压迫和役使且没有人身自由的人",这是一种对人的贱称.然而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盛行,"奴"逐渐具有了一些新的内涵. 卡奴:最早源于台湾,台湾地区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银行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人称为"卡奴".  相似文献   

2.
汉语附缀式新词“X奴”来源于汉语本身,后经过台湾词语“卡奴”激发产生了一系列的词语。“X奴”中的“奴”的汉语意义已经有所拓展,而且“X奴”的分布和搭配也形成一定的模式。其中“X”多为单音节的名词。“X奴”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也充当同位语、定语。搭配上看“X奴”经常和“成、成了、称为、沦为”或“解放、拯救”等词语搭配使用。“X奴”中的“奴”通常表示受某些事或物役使、牵累的人。  相似文献   

3.
论现代汉语中"奴"的词义范畴的原型裂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6年"房奴"出现之后,又出现了"车奴""房奴"等类似"X奴"的词.其中"奴"的词义,已经不同于"奴隶"中的"奴"的基本义.它们以基本义为原型一起构成了"奴"的语义范畴.本文从原型理论出发,利用词义变化的运作机制之一--原型裂变,拟分析现代汉语中"奴"的词义范畴的原型裂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次范畴化过程.研究发现, "奴"的词义范畴由于原型的分裂呈现出层级现象,其基本义与各个引申义构成了语义范畴的第一层级,基于原型分裂而来的意义又可进行次原型分裂进而构成次范畴,成范畴内的第二层级,依次类推,又产生了范畴内的第三层级.  相似文献   

4.
“奴”字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蕴涵。古人不仅用它来区分人类社会的尊卑贵贱,而且用自己的主奴观念去建构本是平等的自然界。“奴”字也曾被人们寄寓过美好、爱昵的感情色彩,但从古至今,它还是以表达依附、顺从,被奴役、被鄙视等贬义为主。  相似文献   

5.
教学检查活动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具备相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实践证明,将"说课"的形式和标准加以规范,拓展其内容和要素,用于教学检查,可调动教师全面把握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浅析"绿色"新词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绿色环境运动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伴随着中国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含有"绿色"的词语日渐流行, "绿色"的词义得以引申并逐渐泛化,部分"绿色"词族已被吸收为新词新语.本文从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绿色"新义产生的原因及其用法和语义范围变化情况,指出了这类词族流行过程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网民借助"囧"这个字的特殊形貌,形象地表达了它原本没有的新义:郁闷、无奈、不乐观、莫名其妙、糟糕、打败、使别人郁闷或自己感到郁闷.文章就"囧"字的含义、起源和流行的原因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8.
说"潮"     
"潮"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结合起来的词越来越多,它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以认知中的隐喻为基础,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潮"的常用义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成人学员在学习汉语时,会把已有的本族语知识推广到汉语中,这种推广有时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对比,有时则会导致对汉语学习的干扰。本文通过例句分析,阐述了"不"和"没"的认识误区及核心意义,指出了避免少数民族学员混淆这两个否定副词的思路及如何准确、得体地运用否定副词等汉语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古今"又"说     
从具体例子入手,分析了古今汉语“又”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异同,并着重指出副词“又”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1.
12.
说"節"     
本文考察了“節”的本义及其相关引申义,并分析了“節”,“卩”,“即”三字之间的关系,从而认为“節”原来的意义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量词"位"的泛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量词"位"使用范围迅速扩大,连一些著名语言学家也常自称以"位",这便引起学者纷纷批评.本文从历时、共时两个角度考察量词"位"的产生和发展,证明它目前用于自称也好,用称"丑类"也好,都是词的泛用,而不是词的误用.词的泛用是社会发展与人之思想观念变化的必然产物,是词义扩大的主要动因.纵观语言发展的历史,可知没有词的泛用,就没有词义的扩大,也就没有语言的发展.因此,对于词的泛用,明智的做法只能是发现变异,查明原因,承认现实,因势利导,而不能只是一味采取规定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为了汉语规范化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语言的健康发展,为了人们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过去近半个世纪里的那种以传统语法思想为指导的汉语规范化工作模式、那种愿望虽美好而出手多失慎的所谓"匡谬正俗"活动,应该彻底检讨一下.  相似文献   

14.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在"两课"教学中的具体化,主要是教学动态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第一要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所想、所忧、所求,坚持德育教学使命与学生利益的一致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近30年来有关“文气说”研究的渊源论研究,内涵研究,价值论研究,美学意蕴研究,理论演变研究,综论研究等诸多等情况进行了考察、总结和概述,以期为日后曹丕“文气说”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玉石文化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到处可见,且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特点。《说文解字》亦收有“玉”部字,本文把《说文》所收“玉”部字进行分类,并与先秦文献和出土遗物相参照,试图说明我国玉石文化的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顽"的本义"槨头"出发,根据大量例证,理清了"顽"词义引申发展演变的轨迹,将"顽"的义项重新概括分合为八个义项:1、槨头.2、(指人)粗钝,愚妄无知.3、强暴,凶恶.4、(指物)粗钝:(1)(指表面) 不光滑,粗糙;(2)(指边缘) 无棱角,不尖锐.5、无廉隅,无节操.6、(1)(指人)强健,硬朗;(2)(指肢体)僵硬(3)(指物)坚硬.7、坚持,持久;(褒义)坚强;(贬义)固执.8、(程度)深,所论对<汉语大词典>的缺失多有订正补充.  相似文献   

19.
20.
刘红 《华章》2008,(18)
求"真"、求"情"是写作的基础,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求"真"、求"情",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样,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用求"真"、求"情"去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