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     
《中学生电脑》2009,(7):91-93
读书,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 从读书人的角度看。有人爱书成癖.譬如诗人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据说他结婚那天.亲朋好友突然发现新郎不见了.东寻西找最后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当然,也有人视书为仇敌,有人依趣味读书.有人因实用读书.有人读书增进情趣,有人读书只为谈资。  相似文献   

2.
陈晨 《下一代》2014,(4):12
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在我们的生活字典里模糊起来。有人不爱读书,有人没时间读书,有人读起书来"不知是他读书还是书读他",也有人认为,现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触手可得,为什么还要读书?在一些地方,政府下大气力建起的农家书屋里,渎者寥寥无几。那里的常客,只是个别老人,还有放假的学生。其他人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3.
<正>对读书而言,每个人都能谈出自己的观点,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名言主要讲读书要多读,强调的是次数及熟悉程度。并未涉及读书的快慢,快慢其实也很值得研究。有人读书如蜗牛爬行,有人读书如行云流水,也有人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书的速度对一个人的读书究竟有没有影响呢?那是有的。读的太慢了,势  相似文献   

4.
我是电大的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5.
<正>宋朝诗人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无味,面目可憎。"要想使自己的面目不让人憎恶,那就需要美容。有人说:"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剂,你再化妆、再打扮都是要老的,唯有一样是让人不老的,那就是读书。"曾有学者提到读书的重要性。的确,读书是一种深层的化妆,特别对女性而言,读  相似文献   

6.
    
老师教给小鼹鼠一个拼音"a",可他学不会。谁都知道这是最简单的,但是再简单的东西也有人学不会,所以鼹鼠爸爸必须带着小鼹鼠到外面去找"a"。早晨,河边有许多晨练的人,有的在跳扇子舞,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读书,这些小鼹鼠都看不到,他只听到有人在"啊——啊——啊——",有人在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读书人。同学聚会,回忆师范的老校长,就会想起他曾经在开学典礼说过的一句话:跳出农门进龙门,你们就是读书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还没有褪去,又有人在墙上刷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当时,勤奋读书的人很少,爱读书的人更少。受人  相似文献   

8.
[文题]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相似文献   

9.
[题目]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以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你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编一个故事,写一则寓言,或者抒发自己的感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不脱离"书"这个话题都可以.  相似文献   

10.
王崧舟 《教育文汇》2012,(11):52-53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  相似文献   

12.
正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于"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高品位的书对我们来说既是"窗子"又是"镜子"。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通过读书,我们照见了内心的灰尘。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孙双金 《江苏教育》2014,(19):15-16
<正>校长如何成长?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有人说校长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能滋养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位;有人说校长在思考中成长,因为"我思故我在",思考使人深刻;有人说校长在实践中成长,因为"行为知之始",实践之树常青。我认为这些说的都有道理,都能给人启迪。但我个人认为,研究是校长成长的必由之路。研究者,必然要读书,要思考,要实践。研  相似文献   

14.
<正>比尔·盖茨是当今几代人的偶像,所有人都羡慕他的财富,羡慕他的光鲜,殊不知,他的成功,却不是偶然。记得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他曾经这样回答:"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阅读让我的眼界更加宽阔。从而将我带向了成功。"是的,读书可以明志,读书让人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在人生的道路上,我  相似文献   

15.
古今读书法     
江风 《职业技术》2004,(3):41-41
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治学经验和读书方法,时下读书人当深悟之. 苦读苦读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孙敬和苏秦是苦读的代表,一个头悬梁,一个锥剌股.当然,也有人不赞成这种"苦读"的,林语堂在他<论读书>中对苏秦锥刺股的做法指出:"不睡觉,只有读坏身体,不会读出精彩来."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  相似文献   

17.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就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思想也是开阔的。因此,一个人要多读书,并且要从小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读书的人     
现在因为有英特网,阅读常常不必通过纸质媒介。所以有人说,买书这不是傻吗?网上什么没有,还用花那份冤枉钱!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不应该在网上,真正的读书人不可能是一个整天挂在网上的人。读书,就是读书,而不是浏览网页。即使你下载电子书,阅读效果仍然无法跟阅读纸质书籍相比。这是肯定的。经常有人质疑说: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呢?读书有什么用呢?读书能增加财富吗?不能,买书需要花钱,读书需要时间,整个读书的过程是个消  相似文献   

19.
读书是一种习惯.什么是习惯,习焉不察,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一种行为方式自然而然到自己不能察觉的时候,就成了习惯.英国作家毛姆说他喜欢坐在公园的长凳上读诗,这是他读书的习惯之一;欧阳修的"三上,三多"是他的阅读写作习惯;三国著名学者董季直的"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是他争分夺秒学习的习惯;司马光的警枕夜读是他克服瞌睡,增加学习时间的习惯.读书形成一种习惯,而习惯形成一种生存方式,生存方式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在他看来,书籍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同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一样。弗朗西斯·培根也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叹。可见,哲学家对于读书、知识的看重要高于万物。在日常学习中,读书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最经济、最快捷的途径。然而,读书需要一定的方法,科学的读书方法或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或人生道理。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读书质量异常看重。主要围绕小学生读书方法进行探讨,指出读书的目的,提出相应的读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