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矿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旨在克服传统技术创新单一的经济化倾向,建立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协调发展的矿区工业生态经济模式.分析矿区生态经济技术创新的目标、系统组成及其特点,提出矿区开发初期、开发中、后期主要的生态经济创新技术,为矿区生态经济技术创新提供技术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总量、经济均量、经济增量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构建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比较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实力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理论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中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并计算得到中部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系数。研究表明:(1)六个省份横向对比来看,它们之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相差很大,安徽、湖南、湖北相对较高,而江西省则很低;(2)从各省五年纵向比较来看,各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呈现不稳定性,江西省变异系数最大,安徽、湖北两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则相对稳定;(3)从各省五年变化趋势看,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省变动规律很不明显,安徽省五年整体而言呈上升趋势,江西省自2001年之后协调度都很低,总体呈“U”型。  相似文献   

4.
李莹 《科技广场》2009,(10):113-116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的快速进入,中部地区吸收的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资在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同时,也给中部地区经济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产业结构二元性、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不利影响、对民族品牌的冲击、技术的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等.因此,我们在利用外资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中部地区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与生态学理论的结合引发了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生态与生态技术创新.前者关注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后者则关注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探讨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关系.界定二者对学界今后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生态与生态技术创新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与生态学理论的结合引发了两个不同方向的研究领域:技术创新生态与生态技术创新。前者关注影响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以便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后者则关注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探讨技术创新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关系。界定二者对学界今后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进行了度量,并采用Johnson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考察了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中部地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经济开放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0—2015年合作申请专利、专利技术转移信息,借助熵值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广州为例研究了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时空分异特征和机制模式。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合作溢出行为具有较强的空间邻近偏好,与技术创新合作溢出相比,技术创新转移溢出的空间敏感度较小,组织锁定效应更强。(2)技术创新溢出能力持续稳步增长,合作溢出具有持续渐进性,转移溢出具有周期滞后性,吸收技术创新溢出的能力与该省份国内生产总值具有正相关关系,与交通距离呈负相关关系,但结果不显著。(3)技术创新溢出机制模式包括传统直接模式、联合研发模式和学术创业模式等8种,企业需求是促进技术创新溢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将制度因素纳入C-D生产函数的扩展模型,利用1978-2009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但相对于物质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而言,制度的贡献较小;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省际差异,而制度环境的省际差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探讨欠发达地区经济环境对地方高校技术创新形成的制约关系,分析并提出体制的欠缺是形成这种制约关系的根源,进一步就实现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翔  邓峰 《科研管理》2019,40(3):84-94
本文基于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技术以及面板门槛技术,探讨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空间关联是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2)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不同,前者对经济增长始终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而后者对经济增长则呈负向影响。二者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化解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负效应;(3)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均存在门槛,只有当二者相互匹配、协同发展时,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技术创新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企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可以辅助实现,技术创新方法(TR IZ理论)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但目前我国对技术创新方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需要加大宣传,加大经费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和普及,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一种创新网络视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网络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和技术创新的新型创新模式。它作为相关企业知识交互作用的创新平台,为企业应对复杂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本文旨在探讨创新网络交互作用特性,基于创新网络的视角,探讨技术创新的网络性,最后对我国创新网络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法,以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企业间合作网络以及创新生态的视角来阐释科技园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建构基础以及运行机制,指出信息时代科技园区内组织间关系发生重要变革。传统的契约关系正逐渐向使能、共生关系演进,并由此提出一套科技园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基本理论。通过质化研究以及扎根理论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了嵌入式联盟网络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相互依存、互利共生、协同演化的使能型创新生态模型。通过对宏观产业层面,中观园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多层次分析,揭示科技园区构建使能型创新生态的战略意义,为科技园区在非线性、复杂的协同创新过程中进行有效协调提供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及其存在的机理,从企业创新网络的选择、治理机制和国家创新系统角度,对企业创新网络的治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ive view of innov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a theory of systems developed by the author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In its essen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ues to the origin of innovations is to be found in the fac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every technology depends upon its size and structure. Specifically, as a technology is continuously made to become larger or small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size and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changes, which in turn, severely limits the scope of its further evolution. Thus the origin of a wide variety of innovations lies in learning to overcome the constraints that arise from the process of scaling the technology under consideration. In short, technical progress is best characterized as a process of learning by scaling.These considerations in turn point to a trilogy of innov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ree main types of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structural innovations that arise from a process of differential growth whereby the parts and the whole of a system do not grow at the same rate: material innovations involving a change in the construction stuff; and systems innovation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two or more symbiotic technologies in an attempt to simplify the outline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proposed trilogy is shown to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techniques including the so-called revolutionary innovations in a variety of fields.The theory is developed and illustrated through three case studies of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aircraft, farm tractor, and computer industries. The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 further reveal that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best conceived in terms of a certain topography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Specifically, we find that technical progress is invariably characterized by the existence of what may be called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 that lay out certain definite paths of development. Chance determines which amongst many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will be chosen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nce the development is well along a certain innovation avenue. necessity prevails until another point connecting other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 is reached. This brings chance back to the fore and the process continues. In sum,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play of chance and necessity rather than one at the exclusion of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创新网络的建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第一手案例研究资料,归纳总结了企业创新网络建构的6个原则,即网络关系的多样性原则,市场、层级和网络关系的匹配性原则,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平衡性原则,弱联系和强联系的均衡性原则,本土网络和海外网络的互补性原则以及网络治理的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业是带有我国显著民族特色的传统产业之一,同时也是占据独特国际优势的产业,但是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加大中医药研究力度的背景下,严重削弱了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文章认为技术创新是改善中医药业发展格局,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阐述我国中医药业创新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唐建伟  沙宁红 《学会》2009,(6):47-49
<正>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8年以来,海宁市科协着力于加快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创业、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服务海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