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利专业师资队伍"学术化"倾向严重、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严重制约了高素质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分别从教师自身情况、实践平台及工程化配套制度等方面剖析了水利类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主客观原因。结合近年来长沙理工大学水电专业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分类评级、工程化训练平台分类建设以及完善工程化配套制度等工程化对策,可供今后工科专业的专业教师工程化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利类专业教学和实践,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培养、三个建设,即"123"的高职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以期缓解水利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地下水动力学"的教学,融入培养学生水利人才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通过丰富课程内容、优化学习方法、改良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水利人才核心素养,强化素质教育,期待为"地下水动力学"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实践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地下水动力学"教学过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水利人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钩严重的问题.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构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三三三"培养模式,通过以案例化教学为基础的校内外实践能力培养闭环体系,着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解决水利相关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尊严、价值和意义,确认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既是人的发展内源性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水利高等专科教育更应坚持"以人为本"哲学观,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水利科技人才而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土木、交通、水利等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文章以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现状,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指导,从强化师资与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实习体验;注重能力培养、落实核心素养、引入工程...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级水利水电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基础上,遵循"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建设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和现代水利特色的水资源与水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由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3大模块构成,下设水文预报与水利计算、水库与水电站调度、水环境模拟与保护、水资源调配和水灾害事件应急应对等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卓越计划"要求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针对水利类施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以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从教学方法、师资培训、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利类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现状,结合新工科背景下水利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要求,从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创新教育的实际出发,构建了水利类专业创新教育的知识层、训练层和应用层"三层级"课程体系,探索"四位一体"的创新教育经费筹措办法,解决了当前背景下创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水利类及其他工科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程领导力是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重要能力之一。文章着眼于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依托土木、水利、环境等学科,提出了新时代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工程领导力理念及三个核心能力,即工程生态融合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工程能力,创新了工程领导力培养路径、课程体系、育人模式和评价机制,为新时代土木水利专业硕士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水利专业的特点,对所构建的河海大学"四层次"水利实验教学体系产生的背景、过程、内涵、特点及成效进行了阐述,对相关高校专业实验教学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鹏  鲁扬  吴燕 《教育教学论坛》2014,(24):239-241
在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成为大潮的新形势下,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是其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水利高校大学生积累所必需的社会资本的要素。水利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水平,因此,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转变观念,依据政策,加强创新。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而水利人才的现代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因此水利工程专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职水利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受到教师、教材和学生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应该调整高职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增强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为基层水利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紧紧围绕"工程认知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提出了基于工程认知能力培养的土木水利类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核心是强调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认知、分析能力,对土木水利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土木水利类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后续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结合水利类专业教学和实践,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培养、三个建设,即“123”的高职水利人才培养模式,以期缓解水利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工业大学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介绍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土木水利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企业实践中的培养模式及经验。主要包括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体制、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规范和研究生在企业实践结果的具体考核办法等。通过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企业实践的机制,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同时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唐珍  丁丽丽 《广西教育》2023,(15):29-32
本文从守正与创新两方面探讨水利专业职业教育的问题,提出要在传承技术精髓、强化水利基础知识教育等方面守正,从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学科交叉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以培养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水利技术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三全育人"是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育人模式,新时代水利精神如何融入水利类专业"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中,是当前各水利类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分析了新时代水利精神背景下的高职水利人才规格,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水利精神与三全育人融合的"1234"教育模式、发挥校园育人功能、重视企业育人环节等路径,通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和企业反馈意见验证了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支持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水利类专业建设"。在我国的水利职业院校中,有些院校原为部属院校,与水利部渊源深远,在全国相关层次、类型水利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然承担着培养水利人才,培训水利单位、部门干部职工的重任,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这些院校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1):216-219
按照服务乡村振兴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优化整合校内外水利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资源,创建了农业院校特色的水利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了学科交叉、科教融合、课创一体、校企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心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建设、教师队伍科教水平提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校内外服务和交流辐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了省级水利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