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含水量、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康脑液大剂量组、康脑液中剂量组、康脑液低剂量组,大鼠缺血2h,分别再灌1d(即24h)、3d、7d,于大鼠苏醒后及再灌24h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24h后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再灌1d、3d、7d分别测各组大鼠脑含水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康脑液治疗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脑含水量明显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脑水肿形成,减轻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康脑液干预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康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康脑液28.6、14.3、7.15 g·kg-1·d-1剂量组(灌胃给药7 d),改进Longa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后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6h、12h、24 h、72 h、7d处死大鼠);采用TTC染色法观察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VEGF、BDNF、MMP-9的表达.结果:比较各组缺血再灌注24 h大鼠脑梗死灶面积,发现28.6、14.3 g·kg--1·d-1剂量组较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明显减小(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28.6、14.3 g·kg--1·d-1剂量组各时间点的VEGF、BDNF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MMP-9表达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脑液可促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中VEGF,BDNF的表达,同时抑制脑内MMP-9的表达,缩小脑梗死面积,发挥对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的保护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促凋亡蛋白Bax与抗凋亡蛋白Bcl-2在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方法: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组、溃疡组、盐水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ax和Bcl-2表达变化,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进行积分光密度值(IOD)分析.结果:Bax阳性细胞在胃溃疡组1d即增多,表达强度强,显著高于正常组与相应盐水组(P<0.01);之后随术后时间延长,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表达强度渐弱,至术后23d,溃疡组Bax IO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阳性细胞随术后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多,至胃溃疡损伤后的第6天Bcl-2阳性细胞数量最多,表达强度最强,胃溃疡损伤后10d及14d Bcl-2 IOD略低于溃疡后6d,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至胃溃疡损伤后23d,Bcl-2 IOD显著降低,与正常组、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胃溃疡自愈期间Bax与Bcl-2共同参与了胃黏膜的损伤修复.在胃溃疡损伤早期以促凋亡因素为主,抗凋亡因素对溃疡胃黏膜的保护及修复作用主要是在损伤后的6~14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RI模型组;葡萄籽原花青素预处理(GSPE)组(160 mg/kg),每组10只。于再灌注后3 h检测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光镜下比较各组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GSPE对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HIRI模型组比较,GSPE预处理组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GSH-Px、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MDA含量下降(P〈0.05)。光镜下GSPE预处理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SPE预处理组肝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而Bax蛋白的表达量则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GSPE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损伤和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讨论其对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和黄芪注射液预处理组,每组按再灌注(1h,6h,24h)三个时间点分3个亚组.建立动物模型;测定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及肝组织凋亡指数(AI);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IR、IP、A组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表达以及AI均增加(P0.05);与IR组比,IP、A组肝组织Bax蛋白的表达及AI减少,而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IP组比,A组肝组织Bax蛋白的表达及AI减少,而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通过透射电镜下对肝细胞学观察,可见Sham组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IR组损伤最重,IP及A组肝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轻,A组更轻.结论:IP及黄芪注射液都可通过抑制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来减轻肝细胞凋亡,相比之下后者效果要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癫痫大鼠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12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TZ(戊四氮)组、VPA(丙戊酸钠)组、Gb(天麻素大剂量)组和Gs(天麻素小剂量)组(n=24)。对照组和PTZ组分别以生理盐水(4mL/kg·d)灌胃;VPA组给予丙戊酸20mg.kg^-1,Gb组和Gs组分别给予天麻素200mg.kg^-1和100mg.kg^-1;每天1次,连续7天。造模第一天,除对照组大鼠外,余者均腹腔注射戊四氮75mg/kg,记录动物行为学变化。于致痫后12h、2d、5d和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细胞化学术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致痫后12h,P11Z组Caspase-3有微量表达,其余各组几乎无表达;2—7d。PTZ组Caspase-3表达增加。与PTZ组比较,Gb组、Gs组及VPA组Caspase-3阳性表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VPA组比较,Gb组和Gs组Caspase-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麻素能降低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戊四氮(PTZ)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以及中药复方AAP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44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模型组(PTZ组)、中药大剂量组(AAPl组)、中药中剂量组(AAPm组)、中药小剂量组(AAPs组)和丙戊酸钠组(VPA组);每组各6只.CK组和PTZ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4mL/kg.d)灌胃;中药各组分别给予中药复方大、中、小剂量(10.26g/kg、5.13g/kg、2.56g/kg)灌胃,每天1次;VPA组腹腔注射VPA(20mg/kg.d).造模第一天,除CK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戊四氮(PTZ)75mg/kg,观察记录大鼠行为学变化;于致痫后12h、2d、5d、7d相应时间点取材,制备脑标本;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表达.结果:致痫后,除CK组外,其余各组海马区caspase-3阳性表达增强;7天,与PTZ组相比,AAPl组、AAPm组和AAPs组海马CA3区caspase-3阳性表达减弱(P〈0.05).结论:caspase-3参与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过程;AAP能降低caspase-3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肾强心合剂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肾强心合剂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皮下大量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的方法制备慢性心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及益肾强心合剂大、小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给药四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模型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Bax促凋亡蛋白表达明显增加,Bcl-2抑凋亡蛋白表达减少、Bcl-2/Bax的比值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益肾强心合剂大、小剂量组凋亡指数、Bax蛋白显著降低,Bcl-2蛋白明显增加、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强心合剂对慢性心衰心肌细胞凋亡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是防治慢性心衰(C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MP-9与严重烫伤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后又设3、6、12、24、48 h 5个时相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干温重法测脑含水量;紫外光度计检测脑EB含量;免疫组化观察脑MMP-9表达.结果:烫伤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线粒体肿胀或溶解,突触小泡减少,突触间隙增宽.脑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空泡化,内皮肿胀,基底膜厚薄不均.严重烫伤后脑含水量和EB含量明显增高,MMP-9表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严重烫伤后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与脑内MMP-9表达升高有关,提示MMP-9是严重烫伤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补充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G)、运动组(EG0h、EG48h)、运动十补药组(ER0h、ER48h),每组8只.EG、ER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运动4周,ER组每天给予月季花色素1ml/100g体重灌胃.训练结束后按组别取材,测定血清CK、LDH的活性,肌组织中MDA、SOD的活性.结果:1)EG组运动后血清CK、LDH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运动后48h仍高于CG组(P<0.05);ER组运动后48h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EG组(P<0.05).2)EG组运动后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ER组运动后即刻、48h肌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EG组(P<0.05),SOD活性均高于EG即刻、48h组(P<0.05).结论:补充月季花色素可明显抑制运动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肌肉酶的活性,提示月季花色素对运动性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limbremoteisehemiepostconditioning,RIP)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建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予以双下肢远隔缺血后适应,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雄性SD大鼠脑缺血后12、24、72h进行评分,运用磁共振T2加权像(T2-WeightedImaging,T2WI)计算梗死体积。结果:RIP组大鼠24h后Bederson评分较再灌注模型组评分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T2WI算得RIP组脑梗死体积在12、24、72h均较再灌注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P减少缺血后24h神经功能评分,减少梗死体积,具有减轻再灌注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线栓法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缺血1、6、12、24、72 h组与120 h组6个时相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记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血清NSE含量的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灶体积.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1h神经功能评分就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持续到120 h.假手术组脑梗死灶体积均为0;模型组在缺血6h脑梗死灶体积才明显升高,24 h达到最高,72 h明显下降,120 h再次升高.假手术组血清NSE含量在各个时相没有明显变化;模型组在缺血1h血清NSE含量就明显升高,12h达到最高,24 h明显下降,一直持续到120 h.结论:脑缺血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灶体积、血清中NSE含量都明显升高,但三者在不同时相的变化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和大蒜油的排铅效果,为铅中毒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40mg/L的醋酸铅溶液,按0.01mug体重剂量连续15d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将48只雄性成年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和中毒不治疗组,连续15d驱铅治疗。在造模前、第16天、第31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的体重及抽取小鼠尾部全血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小鼠的血铅含量,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血铅含量:统计学意义驱铅治疗后,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分别与中毒不治疗组的血铅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乙二胺四乙酸组的血铅含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驱铅治疗后各组的血铅含量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EDTA组〈大蒜油组〈中毒不治疗组。(参体重: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分别与中毒不治疗组的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与大蒜油组的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的体重〉大蒜油组的体重。③存活率: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大蒜油组分别与中毒不治疗组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组与大蒜油组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大蒜油对血铅均有促排作用;驱铅功效为:土茯苓中药复方制剂〉大蒜油。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甲醛对运动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服用刺五加后的作用,探讨甲醛对运动大鼠的心肌组织毒性及刺五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人为模拟不同程度甲醛染毒环境进行动式染毒,甲醛剂量分别为0.8 mg/m3,2.4 mg/m3。每天染毒30 min,每周6次,连续4周,刺五加的灌胃剂量为104.17 mg/kg,测定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2.4 mg/m3剂量染毒运动组大鼠心肌组织 CAT、GSH-PX、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服药染毒运动组与染毒运动组相比,0.8mg/m3剂量染毒服药组大鼠心肌组织CAT、GSH-PX、SOD活性明显高于染毒运动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染毒运动组(P〈0.01)。结论:甲醛可以降低染毒大鼠心肌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心肌组织氧化性损伤,而灌服中药刺五加可以有效缓解其毒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空间学习记忆训练后大鼠海马Caveolin-1(Cav-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v-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水迷宫实验中,与青年训练组比,老年训练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在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沪〈0.05)。WesternBlot检测表明,与青年和老年对照组比,青年和老年水迷宫训练组大鼠海马Cav-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青年对照组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Cav-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青年训练组比,老年训练组大鼠海马Cav-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果提示Cav-1蛋白可能参与了空间学习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对大鼠海马、小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探讨急性乙醇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酒后0.5h组,饮酒后1.0h组,饮酒后1.5h组,饮酒后2.0h组,饮酒后4.0h组;实验组60%(v/v)白酒1次灌胃(灌胃体积10ml/k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Moms水迷宫法分别检测大鼠小脑和海马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gamma 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以及逃逸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小脑和海马中Glu和GABA含量明显下降(P〈0.01),小脑中Glu和GABA比值在0.5h和2,0h组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大鼠在饮酒后逃逸潜伏期(EL)值明显延长(P〈0.01),2.0h组和4.0h组的EL值较其他实验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引起行为学改变可能与小脑和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IL-6、CRP的影响,研究依达拉奉对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7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1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患者血清IL-6、CRP水平;结果:两组7d、14d、21d较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4d、21d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与对照组比较,7d、14d、21d时血清IL-6、CRP水平下降(P〈0.05);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血清IL-6、CRP水平,从而减轻出血性脑损伤,对受损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对参加心理行为训练的3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干预组在前测、后测中,其果断性因子、自觉性因子、自制力因子和总均分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坚韧性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对照组在前测、后测中,各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及时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意志品质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均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在长效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觉性因子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