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哲学的最基本问题本体论入手,揭示了我国佛教和道教本体学说在本质上的相同。提出无论是佛教的“性”本体论还是道教的“道”本体论,现代社会,我们都应该看到它们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佛道两教的相互关系入手,论证不同宗教间的相互交流的最终趋势是在彼此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彼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出于宣扬教义、体现宗教伟岸精神的现实需要,佛教、道教音乐大量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优秀成分,而中国传统音乐也不断地汲取宗教音乐中的因素以充实自己。佛、道等宗教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显示出了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和借鉴,体现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彭华 《成都师专学报》2010,(2):14-18,40
古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之说,但三教实际上又不可等量齐观。就伦理道德层面的功能与作用而言,佛教和道教确实是不可与儒教比肩的。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便在伦理道德上自觉地选择了“儒学化”这一路径。道教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其走向与佛教基本上如出一辙,即在伦理道德上亦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儒学化”的道路。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的“儒学化”,主要体现在阐述忠孝思想作品的撰写、忠孝思想的提倡、戒律与“五常”的会通、以忠孝作为宗派立教之本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道教作为一种根植于中国本土、来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思想曾与经西域传入内地的印度佛教互相碰撞、冲突,彼此融合、吸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三界”说展示两教思想的融合,并简要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维以他对佛教的虔敬、热忱以及他那些充满禅趣的诗歌,赢得了“诗佛”的称誉,但是通过对王维生平和作品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信仰的不是一种纯粹的佛教,他的思想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佛教思想,而是一种融合了道教的复杂思想。  相似文献   

7.
徐州是两汉重要封国所在地,境内汉墓众多.作为古人遗留下来的重要信息载体,墓葬所体现的社会内容十分丰富,社会思想即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原始道教和早期佛教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原始道教的创始者张道陵为沛国丰(今徐州丰县)人,从睢宁刘楼汉墓封土中出土的铅俑等来看,说明原始道教由徐州人创造是有其社会基础的.道教形成之后,迅速在各地传播开来,并逐渐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徐州作为道教创始人的故乡,墓葬受其影响在情理之中,并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墓门解除、辟邪杀鬼、神药厌镇、长生不死等等.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创立于南亚印度地区,大约在西汉后期佛教通过陆路传入我国,东汉时期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东汉早期,徐州地区佛教渐盛,这与楚王刘英的信奉和推广有关,因其时代较早,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当有较大推动.东汉末年,徐州一带佛教更盛,墓葬中,象征佛教题材的出土遗物较多,有尖帽胡人俑、塑像座、九枝灯等,另外还可能有鎏金铜造像.画像石的题材更为广泛,内容多样而生动,反映出佛教思想的日渐普及.因此,可以说,徐州汉墓的相关内容体现出社会思想对墓葬的影响及墓葬对社会思想充分反映的相互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多宗教国家,其固有的宗教为神道教.外来佛教传入日本后,由于圣德太子对佛教的大力传播和发展,使佛教在日本扎根立足,外来佛教与本土神道教的逐渐融合使日本宗教有了新的发展.对日本神道教教与佛教的早期融合关问题进行研究,将在两国民众友谊桥梁的架设中突显更加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宗教对我国的文学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表文从佛教禅宗和道教的教义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文人的作用入手,分析了这两种宗教对《天龙八部》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钱伟 《林区教学》2011,(2):11-13
在上千年的历史递嬗演变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历史上,儒道佛三教的冲突始终不断,三教的融合也一直是思想文化发展的主流。儒道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哲学思想,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融互补的。通过对儒道佛哲学思想的特点及其差异的分析,探讨三教在思想上的相通互摄,相异互补,并认为,儒道佛三教人生哲学在现代与未来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佛教经典在翻译、释义等方面不断吸收中国本土文化的内容,由此也形成了佛教中的一类特殊经典——疑伪经。从佛道二教的关系来看,疑伪经中能够明显地反应出佛教对道教思想的吸收与融摄。注重修行的天厨思想、关注生命的益算增寿思想以及星辰人神化的星斗崇拜等方面,都能够反映出佛教疑伪经对道教思想的融摄。这是理解中国佛教特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道教音乐的形成与发展、道教音乐的特色以及道教音乐与佛教音乐的比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13.
保山位于云南省西部,系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方。保山古代的历史文化主要经历了“哀牢文化”和“永昌文化”两个文化时期,在从以夷文化为主体的“哀牢文化”到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永昌文化”的传承光大过程中,已经中国化的佛教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影响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依附、冲突、适应和融合后,到隋唐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佛教的中国化到中国化的佛教这一过程,既可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开放和包容,也可看作是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弥补和完善。佛教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从模糊走向确立,理想世界由彼岸走向此在,社会化人格由外在压抑走向内在自由。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之所以被社会所接受,为统治阶级认可,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崇拜信仰,是因为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性教化价值与和谐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也应当重视佛教的价值,发挥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佛教、道教中,用来婉称僧侣、道士的死的词语是相当丰富的。但这些词为什么要这样说,它们的理据何在。本文力求弄清楚这些"死"的同义词的理据。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文化上的交流也源远流长。其佛教的传播、发展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也不可否认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主要通过对一些相关日文文献资料的整理,梳理出佛教在日本古代早期(平安时代之前)的传入、发展、兴盛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并最终总结出其传播中体现出的政治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道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在东南亚传播较早,影响也很深远。道教传人东南亚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具有若干特点。在东南亚有些地方,它演变成许多新的教派。  相似文献   

20.
武当道教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武当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地位及其发展历史等方面,都折射出武当道教文化的开放性、兼融性、延续性、辐射性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